蘇進
摘要:韶山毛主席故居是毛澤東輝煌人生歷程的起點。毛澤東誕生在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他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早年生活環境、求學經歷、韶山地域文化對毛澤東人格和心理品質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對其文化價值的提取,毛主席故居歷史文化內涵的傳承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韶山毛主席故居;歷史文化內涵;價值;傳承
一、歷史沿革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早年生活環境、地域文化對毛澤東人格和品質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1878年(清光緒四年),毛澤東曾祖父買下韶山沖土地沖上屋場東邊五間半茅草房。
1917年(民國六年)7月,毛順生將屋改擴建,增為13間半瓦房(堂屋與西邊鄰居共用)。
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十ー月十九日)毛澤東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1925年(民國十四年)毛澤東在此閣樓上建立中共韶山特別支部,領導農民運動。
1927年,毛澤東回鄉,在此考察農民運動。
二、韶山毛主席故居建筑及特色
韶山沖毛主席舊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坐南朝北,左右對稱呈回字形農舍,俗稱一擔柴式。房屋共計18間,東邊13間半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4間半茅草房為鄰居,堂屋兩家共用。占地面積472.92平方米建筑面積526.39平方米。舊居前有兩口池塘,水面約10畝,名為上屋塘、南岸塘,前方有毛澤東家的稻田與菜地,位于舊居東側有一曬谷坪。
毛主席故居為典型湘中傳統民居建筑,為土木結構。土坯建筑外觀,外粉石灰紙筋墻面,青瓦坡屋頂,磚木結構硬山式。建造材料主要有木材、磚、小青瓦等。
二、價值體現
1.文化歷史價值
(1)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他領導黨和人民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所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2)韶山是孕育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搖籃,她與井網山、遵義和延安,同被列為中國四大革命紀念地。一代偉人毛澤東誕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在部山讀私塾期間,接受了一些外來思想的影響,對國家危亡、民族屆辱、人民苦難有著切身感受和初步思考。在這里留下了不少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求學、生活、勞動及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痕跡,是研究中國革命斗爭史的珍資料·從例面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的狀況,展現了留山乃至湖湘地區的文化史與發展史。
2.建筑藝術價值
(1)毛主席舊居、南岸為典型的湖南中部鄉村民居建筑,具有當地傳統建筑元素,其屋頂、墻體、門窗、色彩、細節裝飾等均體現了具有湖南獨特地域性的建筑風格。其建筑裝飾注重融實用與審美為體,是建筑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其造型元素樸實簡潔,又多元活潑,具有湖湘天然的鄉土氣息,浪漫的寫意情趣。
(2)韶山沖毛主席舊居中的宗祠建筑,是具有傳統藝術文化的古代建筑。
3.科學價值
(1)韶山多丘陵,村民既有聚居于村落之中,亦有散居于各沖、灣之內,生態環境對韶山傳統建筑的村落布局、選址、取材、格焗等的影響十分明顯。民居建筑因環境不同,在朝向、布局上也多有不同。韶山沖毛主席用居的建筑主體在整個建筑布局和結構上,均結合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宣,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對于建筑選址、建筑安全的經驗總結。
(2)韶山沖毛主席舊居的文物建筑從某種程度代表了湘中20世紀初的典型建筑風格。對探索湘中傳統民居建筑、宗祠建筑的地域特征及功能利用:研究該時期建筑物空間設計理念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4.社會價值
(1)韶山沖毛主席舊居所承載的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實物典范。
(2)部山沖毛主席舊居作為我國發展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是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工程,是促進革命老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特殊意義。發展紅色旅游,對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増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5.文化價值
(1)對于部山來說,毛澤東一生所彰顯的精神、思想、品格、作品等都與韶山有著密切的關系,是部山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韶山文化的核心是毛澤東文化,更包含了韶山歷史文化、民間文化以及正在從多村走向現代城市化的現代文化。
(2)韶山沖毛主席舊居具有不可復制的紅色文化內涵,是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先進文化的歷史前提。韶山沖毛主席舊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種勇于探索、積極進步的精神深入群眾、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精神。
三、毛澤東故居承載著傳承歷史文化的現實意義
毛主席故居的保護與修繕,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內涵的載體,對傳承一種精神,弘揚一種思想,培養一種品德,使其成為廣大群眾和黨員干部學習歷史知識、了解革命傳統的課堂,成為陶冶情操、提高思想修養的重要場所,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青年時代起,毛澤東就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在國家、民族出現危機,人民利益受到損害的關鍵時刻,他舍身忘我,舍家為國, 表現出義無反顧的能動性和堅定性。毛澤東的一生,是為全中國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胸懷天下,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由此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擁護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