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嶸
摘要:作為外貿企業資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存貨資產管理的效果會對企業資金的運轉以及經營成果產生直接影響,關系著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和質量。本文結合存貨資產的內涵以及存貨資產管理的價值,就如何加強外貿企業存貨資產管理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為外貿企業存貨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外貿企業;存貨資產;管理措施
引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外貿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想要實現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重視資產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占據企業流動資產超過50%比重的存貨資產是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其有效性對于企業財務狀況影響較大,要求財務部門切實做好存貨資產管理工作,對存貨數量進行嚴格控制,記錄好存貨業務的相關數據,通過對存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運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一、存貨資產的內涵及存貨資產管理
存貨資產指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耗用或者銷售儲備的資產,包括原材料、燃料、半成品、成品、備用件以及外購商品等。存貨資產在流動資產中占據較大比例,會對企業資產結構的合理性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與企業利潤計量同樣關系密切。對于企業而言,存貨資產的作用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通過適量存貨,能夠實現生產的均衡性;二是通過對一些必需的原材料的儲備,能夠保證原料供應的穩定性,避免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通過對產成品的儲備,能夠為銷售提供可靠支撐;四是能夠避免突發狀況造成的停產損失。當然,企業在進行存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明確,存貨資產過多,會導致存貨成本的增加,占用企業的資金,影響企業資金正常運轉,市場風險也會增大,必須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存貨資產的功能價值,體現在購買方獲得資產功能價值后,愿意向銷售方支付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存貨資產風險的主要表現,是購買方是否愿意購買,是否愿意付出與資產價值相應的價格,是否能夠及時支付款項。影響存貨價格的因素包括國際市場供應和需求、航運指數、各國貿易及關稅政策帶來的變化等,在進行存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這些因素全部考慮在內。從降低存貨資產風險的角度,在針對存貨資產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關注購買方的現實需求,借助對存貨資產功能的持續創新,確保其能夠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減少對于存貨資產的占用。事實上,在維持日常經營需求的前提下,企業應該將存貨供應的時間跨度和空間距離充分考慮在內,將存貨資產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數值范圍內。基于此,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應該建立起合理的存貨庫存,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出現存貨積壓的現象。考慮到存貨資產變現涉及購買方是否愿意付款,以及是否有能力付款,在變現操作中,企業還可能需要面對購買方的信用風險,要求其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能夠做好必要的信用評價和信用控制,配合有效的收賬方式來對存貨資產價款進行及時回收。
二、外貿企業存貨資產管理有效措施
當前,有部分外貿企業還未能夠認識到存貨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也缺乏明確的管理標準,導致存貨管理相對混亂,影響了企業資產的正常使用。對此,外貿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必須樹立起全員參與庫存管理的意識,充分認識到存貨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存貨資產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一)明確職責權限
外貿企業應該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建立起完善的存貨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并采取措施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地貫徹落實,避免出現管理失控的現象,為存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同時,應該對職責分工進行明確,將不相容崗位分離,避免出現舞弊行為。具體來講,一是應該高度重視采購、支付、驗收和存儲等相關環節的管理工作,實現全過程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應該對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進行明確,推動不相容職務的彼此分離,通過建立不同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相制,減少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實現各項業務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應該將檢查部門獨立出來,由企業高層直接領導,確保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匯報和糾正;四是外貿企業必須對存貨管理過程中潛在的各種風險和隱患進行監督,設置量化指標,對風險變化情況進行嚴格管控,將監督職能切實發揮出來,定期就管控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及時對管控措施進行調整優化。
(二)控制存貨規模
在存貨資產管理中,存貨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著企業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充分重視起來,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確定好存貨的數量以及供應期,對存貨規模進行嚴格控制,設置合理的存貨金額上限。同時,企業應該做好庫存規模的分析,盡可能以最少的資金占用、最低的成本消耗,滿足銷售需求,對于較大規模的存貨,應該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出售,以減少倉儲費用。而在對存貨規模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外貿企業應該借鑒一些比較先進的存貨管理方法,在開展存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如期貨保值、庫存限制、跌價風險以及缺貨風險等,對其各自的關系進行處理,促進存貨管理有效性的提高。
(三)強化資金管控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想要更好地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降本增效,這一點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外貿企業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具體來講,一是應該加強與口岸地區企業的合作,將一體化運作的優勢切實發揮出來,整合現有資源的同時,確保其能效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應該將現有的倉位盤活,提升存貨周轉率,為退倉縮容創造出更大的空間,進一步降低倉儲成本。另外,外貿企業應該高度重視與倉儲公司的談判,盡可能降低倉儲費用、出入庫費用和拆裝費用等,將費用支出控制在預算允許的范圍內,或者借助直達銷售、以銷定購等方式,對倉儲費用進行有效控制。有條件的大型外貿集團應建立自己的自營庫,實行專人管理。沒有條件的一般選擇資信較好的大型倉儲公司合作,減少存貨儲存風險。二是應該做好運輸市場分析,對物流方案進行優化,在進行貨物運輸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運輸動態,明確貨物到達時間,提前與港口部門進行溝通,貨物裝卸環節也需要對作業情況進行密切關注,縮短作業時間來對滯期費進行控制。三是應該重視對于營運資金的管理,在業務運營中獲取客戶信任,通過精細化運作來控制庫存,減少資金占壓的情況。融資成本升高時,應該推動營運資金的快速周轉,促進其使用效率的提高,以此來增加資金收益,降低資產負債率。四是應該重視考核工作,對考核目標進行層層分解,確保其能夠落實到個人,實現按勞取酬。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資本費用,將EVA指標引入到業績考核中,也可以加入“百元利潤費用比”,要求成本費用的投入必須能夠帶動利潤的同比增長。
(四)化解金融風險
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匯率變化、油價變動等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貿企業的經營狀況,如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外貿企業賬戶內美元市值蒸發,賬面應收美元賬款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失。對此,外貿企業應該強化對于金融風險的防范和應對能力,借助遠期結售匯等相關操作,將匯率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存貨跌價同樣會影響外貿企業的利潤,如果在商品采購完成且尚未轉售前,商品價格出現了下跌,會給外貿企業帶來相應的風險,導致企業經營利潤減少甚至引發虧損。為了對風險進行有效回避,可以借助套期保值的方式,實現價格保險。所謂套期保值,主要是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者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同類產品期貨合約,這樣無論現貨市場的價格如何,最終都能夠達到一個市場虧損而另一個市場盈利的結果,虧損額與盈利額基本一致,從而實現對于風險的合理規避。另外,還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對沖壞賬風險,從而防范因出口賬期較長而帶來的信用風險,以及因進口貨物較長的在途時間導致的跌價損失。
(五)完善信息系統
大數據背景下,庫存管理需要有強大且完善的信息化平臺為支撐,從事實和數據的角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對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而庫存管理也需要以強大的系統以及完善的數據作為支撐,以更好地應對復雜化的業務模式和市場環境。外貿企業系統內部可以采用統一的存貨管理系統,代替傳統的EXCEL手工臺賬,以完善的信息系統來提高管理水平。存貨管理系統必須具備多樣化的功能,如數據整合功能、動靜態監控功能、統計分析功能等,做好庫存總量和庫存結構的實時監控,對動態時點的庫存變化情況進行計算分析,設置相應的預警提醒功能,為貿易運作以及決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例如,可以將ERP系統引入到外貿企業存貨資產管理中,借助系統的相關功能,實現對物流和信息流相關信息的同步采集,對庫存情況進行實時跟蹤,保證存貨資產管理的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存貨資產管理是外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利潤水平影響巨大,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針對當前外貿企業在存貨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企業管理層應該及時更新觀念認識,切實做好存貨資產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實現貿易利潤的最大化,為企業的價值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殷璐瀅.后金融危機時期的外貿企業存貨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國市場,2020(01):170-171.
[2]葉麗.試論如何做好外貿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J].財經界(學術版),2019(23):121-122.
[3]徐燕.淺析外貿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J].納稅,2019,13(33):66-67.
[4]胡燕.簡述外貿企業套期保值業務中的內控風險防范[J].財會學習,2019(32):246-247.
[5]陳海濤.淺析新疆中小外貿企業融資問題[J].現代企業,2019(07):88-89.
[6]張芳芳.外貿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財會學習,2019(18):21-22.
[7]李德平.全面“營改增”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19(0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