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宵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單一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是更加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得更加凸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需要,注重創新、探索,從學生學習需求出發,演繹更精彩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已由教師變為學生,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開發、利用學生這一學習資源,注重教學方法的優化,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認識世界,對數學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拓展他們的思維,演繹精彩、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開展活動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數學學科表面上很枯燥、無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實際上用對學習方法,數學這一學科會變得很簡單、有趣。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應只為學生講解、灌輸,應更多地從學生角度開展教學,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真切地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以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更有效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探究三角形三條邊的數量關系時,為學生準備了一些不同長度的小木棒,然后讓學生利用這些小木棒自己去拼湊一些三角形,并思考是否任意三條小木棒都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呢?學生們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都非常積極、主動地進入到思考探究中。有學生任意的從中選取三根小木棒,并直尺測量好這三根小木棒的長度,記錄在本上,然后看其能否組成一個三角形。學生在組建的過程中,選取了三根小木棒,它們的長度分別為2厘米、5厘米、8厘米。但這三根小木棒無論怎么擺放,都沒有辦法構成一個三角形,于是學生想到三角形的三條邊肯定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并不是任意三個數都可以構成一個三角形。隨后,學生繼續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分析其中的奧秘。
案例中,教師巧妙的引導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很好地活躍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成功地促進了學生體驗學習,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性,很好地凸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二、開展媒體教學,豐富課堂學習內容
數學知識本身就有很強的枯燥性,如果教師還是只拘泥于傳統教學中的“黑板+粉筆”,只會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單調無趣,不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教師需順應新課改,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數學課堂內容,為數學課堂增添色彩,讓學生從中更好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數學的無限魅力。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為了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有趣的小視頻。視頻中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一片瓜田,于是八戒主動地去向田主討要一個瓜來吃。這時,八戒抱著一個大西瓜回來了,悟空打算平均分成四塊,每人一塊。但這時,八戒說:“西瓜是我討要回來的,我應該多吃一點,四分之一太少了,我想要吃這一西瓜的。”悟空暗笑了一下,開始按照八戒的要求分西瓜,最后八戒的西瓜是最小的,八戒認為悟空騙了自己,并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分西瓜。最后,大屏幕中顯示出問題:悟空是否按照八戒的要求分西瓜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被這一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并很主動地去思考與的大小關系。
數學課堂中,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枯燥的數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很好地開拓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提升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注重生活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很緊密的聯系。作為教師應適時地利用兩者的這一特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熟悉的學習氛圍。同時,讓學生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分析、思考數學新知,進而幫助學生內化,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進學生全方面發展與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數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在課堂中創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我們一起去商場買東西吧,這有一件上衣79.9元,一條長褲102元,我最后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才能買到這兩件衣服呢?學生們對這一問題很熟悉,這是自己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于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自己的一些數學經驗,列出算式“79.9+102=181.9(元)”,得到需要支付給收銀員181.9元。之后,教師又繼續帶領學生們逛商場,學生們就這樣在整個學習中表現得很是主動。
數學案例中,教師不再只選課本這一學習資源,而是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材,引導學生開展生活教學,以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靈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總之,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踐行新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貫徹、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演繹數學課堂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杜秀芹,王有光.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研究[J].學周刊,2012(31).
[2]屈秀鋒.新課改視域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探析[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Z2).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東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