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賽花
摘? ?要:英語是初中重要的課程組成,由于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在學習時不可避免會存在問題。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傾向于運用傳統方式為學生灌輸知識,師生間、學生間互動少,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弱。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學情和教學內容實施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質量。
關鍵詞:深度互動;初中英語;激活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增加互動頻率,讓學生在生動、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并深化對所學知識理解,提高學習能力。
一、巧選互動內容,激活英語課堂
科學合理的備課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一般教師在備課中需明確教學目標,學生學情以及在哪個時段適合引入多媒體教學,著重思考該如何講解重難點知識,當學生注意力渙散時該如何將其轉移到課堂教學當中,以及采取哪些教學措施調動學生與教師積極互動等。換言之,初中英語教師應緊貼學生興趣點選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最大限度保證教學內容邏輯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Amazing things》一課為例,教師應圍繞學生學情和新課程標準要求設置教學目標,讓學生圍繞“最驚奇的事情”展開交流互動。與此同時結合“Do you know which…”句型設置“你知道世界上最危險的蛇是哪個嗎?”“你知道最小的狗是哪個嗎?”上述話題緊貼學生實際生活,因而十分愿意和教師溝通交流,并為高效互動做好鋪墊。再以《Dream homes》一課為例,教師可設置以下話題“自己夢想的家”等話題開展教學活動,同時,讓學生使用英語描述國家、首都、房屋等,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運用所學英語詞匯和句型介紹不同國家的居住情況,結合新的詞匯寫一篇關于自己“夢想之家”的文章。如果學生在表述中運用的詞匯尚未學習,可通過詢問英語教師或查閱英語字典或上網搜索,以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二、營造良好氛圍,激活英語課堂
每個學生均為獨立的個體,其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個性特征均存在不同,正因如此導致學生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常見現象即部分學生英語成績較好且對英語學科有著持久的探究興趣。而部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較差,成績也較差,無法自主學習課文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正因如此凸顯教師一視同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生動的互動氛圍,調動所有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實現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以Past and present單元中的“reading”時,教師設計面向所有學生的互動任務。其中第一個任務為師生互動,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和Reading有關的問題并讓其回答,如①How long has Mr Chen Lived? in sunshine Town?②How does Mr Chen feel from time to time?③When did Mr Chen get married?上述問題難度不大,教師可挑選英語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回答,給予其更多地參與學習機會。無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都要給予其贊揚和鼓勵。尤其回答錯誤時不應對其批評,而是鼓勵學生再次認真思考并從課文中尋找正確答案。與此同時教師再讓學生以兩人組形式進行一問一答。問題①How long have you lived here?②How long have you studied English?當學生準確回答問題后教師則需運用表揚性語言,如Were so proud of you(我們為你驕傲),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學習英語自信心。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活英語課堂
情境是課堂教學常見方式之一,即結合學生學情和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形成良好的知識和情感體驗。教師在應用情境時應充分考慮初中生獨特的思維特征,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熱情與求知欲望,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積極的情緒融入學習當中。只有在教學初期讓學生形成充滿喜悅的體驗,才能為后續教學活動奠定堅實基礎。有效的課堂互動與合理情境有著緊密聯系,英語教師應借助多元教學方式維持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由此一來互動才會更為高效且輕松。
以Wild animals一課為例,英語教師借助提前制作的現代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一段有袋鼠、斑馬、大象、老虎、獅子、海豚、長頸鹿等多種野生動物的圖片與視頻。每個野生動物下面對應相應的英語單詞,不僅達到復習鞏固目的,更為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然后,教師運用教學軟件上的輸入筆,簡單畫出一只大熊貓,憨態可掬的畫面激活了師生的交流欲望。教師:“Some of them live in the wild,they are wild animals,what wild animals do you know?”學生:“Snakes,giraffe”教師:“What about our national treasure?”學生:“Pandas.”教師:“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學生A:“They are black and white.”學生B:“They are cute.”教師在學生的語言描述下在黑板上運用簡筆畫畫出是一根竹子并寫出bamboo竹子單詞,再讓學生一同朗讀感悟該單詞的發音、形與義。在上述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先借助動物世界視頻引入章節話題,并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對之前所學的英語單詞進行復習。再通過問答形式讓學生了解野生動物模樣和顏色,為后續描述動物特征奠定堅實基礎,師生也在生動、愉悅的氛圍下展開高效互動,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
總之,當前課堂教學極力倡導互動,打破傳統灌輸式等單一教學模式。尤其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借助互動教學能全面調動學生探究英語知識興趣,提升學習英語自信心,從本質層面深化對所學英語知識理解,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琪靜.試述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J].學周刊,2019(28).
[2]黃瑤.讓英語課堂“動”起來——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分析[J].校園英語,2019(12):132-132.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