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武春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各方面都高速發展的時期。各種各樣的新興事物琳瑯滿目,讓很多自制力不好的人都沉迷于這個花花世界,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導致有很多本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生放棄學業,其中以初中學生尤為多,農村初中學生更多。因此,我們要探討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原因和控制對策。
關鍵詞:初中輟學;農村學生;控制對策
我國強制性要求全部學生遵循九年義務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偏遠山區執行力度不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很多地區學生在初中時期就輟學不上,去大城市找工作。這將是一個教育方面比較嚴重的問題。解決這個難題,是我們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到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受教育層次低,對孩子教育缺失,沒有強烈競爭力
由于農村地處偏遠,教育的人本身就不多所以他們的思想較為落后,“讀書無用論”這一觀念深深留在孩子家長心中。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最后還要在村子里生活,跟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勞作,認不認識字沒有什么用,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好。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讓孩子們與城市的孩子一樣,上學,成人,成才。因而導致很多農村初中學生輟學。
(二)留守兒童缺少關愛
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非常多,一般都是家里的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只剩下爺爺奶奶跟孩子在家,由于老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低,而且不能夠事無巨細的給留守兒童帶來像父母一般的關愛,使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特別是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學生,也不排除有想刷存在感輟學而引起父母的關心的情況。
(三)家庭條件不好,因為貧困而輟學
農村家庭條件都不怎么好,特別是家里孩子又多的情況下,無力支付眾多孩子高昂的學費,只能支持每個孩子都上到初中,認幾個字就行,也不求深造。也有的是一些懂事的孩子,為了不給家里造成更多的經濟負擔,主動要求輟學,去工作,去補貼家用,這些孩子們的懂事讓人心酸。
(四)自己思想觀念不對,主觀不想上學
由于受環境或者其他原因的影響,就感覺上學并沒有什么出路、前途,而且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學習成績跟不上,就主觀上不想上學,渴望早一點進入社會中去,去享受新生活,好的生活。所以自己主動要求輟學。
(五)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特別是有男生的家庭,這種情況更加明顯,一些觀念的落后,就覺得男生是傳宗接代的后人,對他的話言聽計從,聽之任之,而導致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期男生覺得輟學很酷,什么都想嘗試,而釀成大錯,因一時好玩而輟學。
(六)學校環境不好
農村地處偏遠,一些政策完全不到位,而且條件艱苦,很多教師都不愿分配到這種地方來,師資力量也不夠豐厚,學校也不重視這種事情,導致教師不教,同學們也不愿意學習,情況也就越來越不好,管理也不嚴格,孩子就不想學習了,甚至討厭學習,就會產生輟學心理,進而付出行動。二、控制農村初中學生輟學對策探討
(一)物質幫助,心理扶貧
因貧困而輟學,是在經濟極落后的地區最為突出的現象。對貧困生而言,家庭經濟貧困都不是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有的貧困生卻把貧困當成無能、恥辱,并因此引發了許多心理問題,即由經濟貧困導致心理貧困。因此,班主任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關注他們的心理、思想、情感狀況,幫助解難排憂。實際工作中,本人不僅通過充分發揮班級的凝聚力和班集體的力量成立“幫困小基金”,還主動向學校申請學費減免、廣泛動員家庭和社會力量無私救助等方式來解決貧困生的實際問題。平時還通過開展心理輔導,為貧困學生提供簡單的心理咨詢服務,幫助釋放心理壓力,引導他們轉“消極觀念”為“積極觀念”,樹立信心,積極對待人生,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引導他們參加一些社團組織及社團活動,通過自己志愿奉獻愛心來領悟人生價值、體會快樂,促使情意發展,鼓勵他們自強不息,奮發圖強,將貧困化為動力,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最終能把學生挽留在課堂里。
(二)為減少輟學,學校提供切實可行的便利條件
為了有效地減少地區初中學生輟學現象的產生,幫助學生復學,要從多方面來進行改革,從而讓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將興趣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并且在生活以及心理上都產生積極良好的改變。為了有效的幫助學生復學,我們可以成立地區學校少年宮。目的是為了學生們在學習之余,可以將自身的興趣愛好同樣也得到發揮,從而在放松心靈的同時,也能夠鍛煉自己的特長,在學習過程當中也能夠有所幫助,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樂趣,從而減少輟學以及厭學心理的產生。在少年宮的課程安排當中,設立了許多種類的活動,體育類有足球、籃球、乒乓球、跳繩等,美術類有國畫、手工剪紙、水彩等。書法類有硬筆書法,軟筆書法等。音樂類開設了器樂,民樂和管樂等舞蹈類,也開設了傳統舞和街舞等等,棋牌類也開設了象棋和圍棋等等。多種多樣,興趣愛好的設立,使學生們能夠在課余時間投入到少年宮的活動當中,從而減少自己在課上的學習壓力,放松身心。也能夠使學生們在課余活動的同時,能夠團結起來,相互幫助,相互扶持和努力來共同獲得樂趣,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能夠相互團結,相互幫助。
(三)真心關愛,真誠感動
教師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需要時時告誡自己:學生工作無小事,認真做好每件事。心中始終牢記一個信念:用自己的真心去關愛學生,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學生,用真誠的關愛為學生撐起一片天空,決不能讓自己的學生少一個。當學生突遭精神打擊時,給他們以慈母般的愛。作為班主任,教師不但要經常找這些復學的學生談心,時刻關注他的一言一舉一動,還同其家人取得聯系,讓他們用雙倍的愛去溫暖他。同時做好全班學生思想工作,要求大家關心他,讓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這樣,老師的師愛、家庭的關愛、同學的友愛,使他慢慢從悲痛之中走出,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價值和相應的歷史使命。學習就是讓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這種價值和使命。對于那些在農村初中就輟學的學生,我感到深深地遺憾。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減少甚至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我們要學習知識,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只有初中學歷是遠遠不行的,要一直學習,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寧麗娟.探討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原因和控制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37.
[2]徐占吉.控制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對策[J].甘肅教育,2004(Z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