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雁芳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風險一直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國家經濟安全也會形成一些負面影響。如今,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開放,企業財務風險問題日益嚴重。從整體角度評價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是憂大于喜。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對策,是企業必須承擔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控制是財務領域不可避免的重要話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風險一直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國家經濟安全也會形成一些負面影響。如今,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開放,企業財務風險問題日益嚴重。從整體角度評價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是憂大于喜。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對策,是企業必須承擔的重要任務。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
企業財務活動不可能脫離外部環境而單獨運作,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市場環境等都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形成或大或小的影響。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而言是難以捉摸的,所以會給企業造成財務風險。企業是市場主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不盡相同的。要想順應外部環境,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發展能力。
(二)籌資決策失誤
由于受到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影響,亞洲很多著名企業相繼破產,比如八佰伴百貨公司、山一證券公司、大韓鋼鐵公司等。這些企業之所以倒閉,主要原因就是資本結構不完善,公司一味尋求規模擴張,沒有能力償還到期債務,即出現所謂的籌資決策失誤。這種失誤對企業而言是致命的,會直接導致企業陷入財務風險中而無法自拔。
(三)資產流動性差
所謂資產流動性,就是資產轉變為現金,并維持其購買力的能力。很多事實一再證明,企業財務風險與資產流動性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資產流動性不強的具體表現包括資金匱乏、貨品堆積、“三角債”嚴重等,這些都是引發企業陷入流動性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我們都知道企業資產流動性源自兩方面,一是企業資產在不遭受損害的情況下快速變現的能力;二是企業能以較低成本快速獲得所需資金的能力。如果企業無法做到這兩點,可能會陷入流動性風險中,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
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企業要針對這些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此防范風險,實現長遠發展。具體而言,企業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首先,企業要構建規范的產權制度。產權明晰是責權明確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到產權明晰,企業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從目前來看,我國不少企業存在產權不清晰的嚴重問題,這是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有鑒于此,企業必須完善產權制度,做到權責明晰、各有分工。其次,企業要加強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管機制。目前,企業經營者會產生“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這是經營者逆向選擇和信息的不完全對稱造成的,容易導致企業發生舞弊現象。有鑒于此,企業董事會要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對其進行實時追蹤,如果發現經營者的行為偏離了預定的財務目標,必須采取對策,以最高決策者的身份責令經營者改正行為。
(二)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所以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大有可為,這是一種有效的財務風險控制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防范財務風險。企業要想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首先要加強信息管理,成立專門的機構,安排專門的人才整理、搜集企業的內部財務信息和外部相關信息,然后充實到預警系統中,系統信息要經常更新,保證財務信息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其次,企業要優化財務風險分析機制,包括完善企業應急措施、補救辦法和彌補方案等,面對財務危機時,企業必須弄清楚應該采取哪種手段進行規避,以此防止事態的惡化。再次,企業還要加強人才培訓,組織專門的隊伍來操作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這些人才要能及時發現企業中非正常的經濟現象,發揮在企業管理中的參謀功能。
(三)規范企業對外擔保管理制度
外部環境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會產生巨大影響。企業應該按照《擔保法》的有關規定,制定行之有效的責任追求制定,對被擔保單位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程度進行嚴格地審查。企業子公司要向外擔保的話,必須向母公司遞交報告,經母公司批準后才能對外擔保,這樣可以防止企業陷入負債風險中。
(四)構建完善的投資決策機制
籌資決策失誤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致命的。所以企業必須重視投資決策機制的建設,首先,企業要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綜合應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對企業各方面發展進行客觀分析,要應用科學的決策模型幫助企業做出相關決策,這樣才能避免由于決策失誤而導致企業發生財務風險。其次,企業在投資決策中,不僅要綜合考慮投資機會,企業發展戰略,現有的投資規模,還要對財務匹配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不能盲目求多、求快。在企業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編排有可能的條件下,企業可以多安排一些投資項目;如果現金流量偏緊,就要控制投資項目,安排好投資規模,可以將資金集中在企業優勢項目方面,以此保證企業資金的良性循環。
四、結束語
21世紀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處處充滿機遇,也充滿風險。如今,我國已經處于經濟新常態模式中,經濟速度放緩,高速增長的發展速度可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需要審慎市場發展機會,完善治理結構,規避財務風險,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不敗之地,獲得長遠、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寧.企業財務預警管理系統的構建[D].武漢理工大學,2002 .
[2]王雙龍.企業財務風險的監測與危機預警研究[D].蘭州大學,2005.
[3]姜雪琴.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問題探討[J].江蘇商論,2006,2:128-130.
[4]曹煒.芻議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商場現代化,2007,17:86-87.
[5]王竹玲.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7 :116-117.
[6]桑軍朝.金融危機下小企業強化財務管理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12:178-179.
(作者單位: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輪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