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對教育的高要求使得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初中英語閱讀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在新課改中被重視,在課堂主題設計、課前教師備課、課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后的檢測與習題等方面進行改革。在核心素養高要求的大環境下,教師要加強自我認知,整合教學資源發展任務型教學法,以全面提高學生能力來應對社會對人才的高標準強要求。
關鍵詞:英語教育;閱讀;解題策略
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不言而喻。由于一些教師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新型教育思想沖擊之下無法權衡適當的教學方法,一些學校的軟硬件達不到英語閱讀教學所需要的水平,使得教學在應用過程中受限制。應試教育使得教師以及學生對于答案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變的思想。它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和個人涵養提升的重要體現。教育工作者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不再以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要增加學生英語閱讀的任務型教學氛圍,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一、閱讀教學提升的重要性
教育趨勢變化之下,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教育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此外,學生的素質教育成功至為重要,而豐富的讀寫能力是提高智力的關鍵。閱讀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語學習者的能力。在學習英語時,如果要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全日制學生的質量應著重于閱讀指導以及任務型教學法的引入。學生將對閱讀過程有自己的想法,并建立對于英語學習的感覺。閱讀能力的提高正是能夠使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世界觀價值觀。閱讀會讓人越來越聰明,對社會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更有自己創新的想法。閱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在很大程度上作為初中學生的思想教育,為學生日后在社會生存立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閱讀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清晰
由于新課改下,傳統教學觀念和新的教學思想發生一定的沖突。很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混淆的情況,不能完善落實新課改,在一定程度上達不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比如:很多老師以愛國主題的英語教育作為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卻沒有清晰認識到愛國教育范圍過于龐大,學生的大腦發育不完全,思考問題簡單,很容易在范圍過大的教育中對問題理解不夠深刻。一些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注重文章本身,反而一味追求文章反映的內涵和傳播的思想,將其強行灌注到學生的大腦中。學生沒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很難在教學中提高自身閱讀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引導問題
在初中英語教育中,教學內容過于分散,教育的側重點很容易混淆。很多教室把握不好主次之分,在教育的過程中很難讓學生有效學習與提升,甚至可能影響到學生對于閱讀本身的理解。也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一味追求量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強行灌輸,最后導致學生成為了應試教育下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產物。
(三)教學方式問題
一部分英語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秉持原有的傳統思想,不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課堂模式,營造一個新的課堂氛圍。傳統的英語閱讀方式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將現代信息科技手段引入課堂與閱讀相結合,將會大大提高閱讀的趣味性。如此一來,才會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對閱讀產生依賴感。將現代科技手段與課堂相結合,能夠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在新課改下英語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科技作品時代產物的力量。
三、英語學科閱讀過程中任務型教學法教學策略
(一)定制明確的目標
作為一個英語教育工作者,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意識到要制定一個短期可以實現的目標,使得學生在執行的過程中產生責任感,將閱讀本身視為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習慣。為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效率,定期組織學生擴展課外閱讀,讓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的同時,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推薦相關閱讀網站,讓學生自行自主的學習閱讀提高英語素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將游戲融入課堂
初中生喜歡玩游戲是正?,F象,有些老師對此提出反對,并且聯合家長封鎖孩子愛玩的天性。正所謂堵不如疏,老師固然要教育學生不能玩物喪志,但是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玩游戲這一點,將游戲引入課堂,將游戲與學習相結合。適當地利用游戲來增加課堂的生動性,拉近了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操作大大提高的課堂的效率。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基于游戲的背景來進行設計,吸引學生的具體問題向導方法,讓學生在任務導向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帶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改善了課堂的氛圍。例如,在初中有關課堂互動測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擊鼓傳花引進到課堂中,讓學生們通過玩擊鼓傳花的游戲而確定發言人員,被傳到花的發言人員要去講臺上為大家朗讀英語課文。通過這樣的游戲與課堂的結合,有更多的學生融入到了課堂中去,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隨之提高,同時也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三)以不同的方式設計問題導向
在設計適合學生的問題導向模式中,教師不要局限于一種設計方法,久而久之課堂依舊死板有余。方式有很多,例如和學生一起欣賞圖片;找有關的影像資料,和音樂與課堂相結合;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初中英語閱讀教師要學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問題導向,讓問題的導向更加符合教學主題,方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老師可以布置適當的場景來讓學生感受到每一個人物的內心和角色的心理歷程,在一次次的自我思考和經驗積累中提高自身的閱讀思考與分析能力。
(四)將科技與問題導向相結合
科技會讓課堂更加形象生動,具有層次感,教師將有關教學內容的音頻和視頻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以同樣的形式提出疑問和需要探討的問題,學生會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去。通過科技手段,具體問題的導向對于學生的效果更加得到提高。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具體分析,要想做好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適當及時分析自己的教學方式和課堂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當緊抓教學目標,涉獵課外知識點,將內容變得豐富,讓學生收獲更多。將ppt和動畫融入到課堂中去,也是學生對于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萬風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7(04):133-134.
[2]裴媛嫄.任務型教學方法的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7(10):145-146.
[3]孫玉龍.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與任務教學法結合的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7(05):183-184.
作者簡介:
譚志淳,出生年月日:1966.03.24,性別:男,學歷:大學,籍貫:山東濰坊奎文,所在單位(或學校):山東省濰坊新華中學,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