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柳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的情況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英語教學的效率還沒有提高。英語作為一門主要學科,其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必須超越以前的被動教學方法,這可能會在學生接觸英語的關鍵時期引起沖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影響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與現階段教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有或潛在問題進行有效融合,教師在課堂英語教學期間必須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且為小學映雪教學互動提供保障,從而實現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現狀與對策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最好時期,同時也是學生最容易困惑的階段。這是因為這一階段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是最強的,但卻因為英語和漢語有著許多困惑之處,學生很容易在學習之中產生困難。因此,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學會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其養成良好的語感,以此提高英語交流的流暢程度以及準確程度。基于此,本文針對以往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關于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師生互動活動的意義
師生互動活動對于豐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其符合新課標教學目標的要求,也順應了多元化發展英語教學的形勢。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師生互動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進度。教師能夠通過師生互動活動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能夠挑選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第二,師生互動活動能夠增加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常會出現精神不集中等情況。通過師生互動活動,能夠讓學生參與到知識運用和練習中,進而對自己做出評價。當發現不懂或掌握不到位的情況,學生會自發進行思考,查漏補缺,自主探究進行學習。第三,師生互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能夠與學生們良好溝通,拉近距離,讓學生喜愛上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現狀
(一)與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脫節
良好的師生互動環節能夠豐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區別傳統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的有效參與。教師往往是師生互動的發起者,關于互動的內容及時長都需要作出教學設計,才能夠發揮出師生互動活動的價值和效果。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在師生互動活動教學中往往給出的問題難度較高,與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相脫節,造成學生回答不出或答錯的情況。不僅讓師生互動活動拖慢了課堂教學的節奏,同時也嚴重打擊了學生回答問題和主動交流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如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播放音頻等方式來導入課程內容,但是學生對于學習內容預習不足,導致理解跟不上教師的思路,進而影響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
(二)師生互動活動評價不足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師生互動活動來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途徑,以考查學生本節課堂知識掌握情況為主。教師過于嚴厲,且互動活動氣氛較為緊張,這都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學生怕出錯、犯錯,被老師責罰,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不高,失去了師生互動活動原本的功能。在師生互動活動評價中,教師也只是以學生是否能回答出問題來作為評價的指標,指標單一,評價內容不足,評價形式化,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模式的構建方法
(一)教師改善教學語言,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很少有自主表達的機會,甚至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除與教師趕教學進度、強調知識灌輸有關外,還與教師所表現出的刻板、嚴厲形象有關,學習氛圍緊張、壓抑,即使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也由于畏懼而不敢表達。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首先要求教師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喚起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為此,教師要改善教學語言,多選擇和善的、幽默的語言表達方式,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夸贊,用溫情的、友好的教師形象,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充分關注學生差異學習情況
小學英語教學應當以不斷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能力為主,對于英語掌握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當給予關注,以差異性教學來實現對學生互動交流表達的全面性覆蓋。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機會鍛煉,感受到師幼互動的趣味性。
(三)角色互換,促進多方互動
角色互換是小學階段促進課堂活躍的最好方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我們的教師與和學生之間的角色應當互換,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接受者,這樣才有助于激發學生交流欲望。此外,老教師還應當將課堂時間更多的交還給學生,逐步樹立起學生主體的意識,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在角色互換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讓學生在角色互換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合理安排任務。例如,在講解水果、動物以及飲料等單詞時,我們的教師可以將課堂歸還學生,而自己作為旁觀者以及指導者,主要是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發音能力強的學生主動負責起發音教學,而讓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負責學生的詞義教學,拼寫能力強的學生擔負起記憶教學。這樣以來,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都能有事可做,也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站在臺上展示自己。教師通過對學生言行的觀察提出指導意見,在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能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唯有從小開始培養學生才能積累越來越多的知識,從而才能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對此,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心理以及生理特點,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以及方式構建合理的互動教學模式,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其掌握更多的英語學習技能,達到提高英語水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沈靈玲.互動式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才智,2018(35):42.
[2]郝英賢.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104.
[3]李娜.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