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穎卿 胡夢晶 寧 珍 鹿 娜
(江西科技學院醫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助產士在保障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隨著現代社會對母嬰健康關注程度的增加,高素質助產專業人才培養日益受到重視。我國仍處于助產人力資源匱乏,助產士流失率較高的局面[2,3]。助產生的專業承諾是指學生在學習期間認同所學的助產專業價值,表現為情感上熱愛所學專業,行為上主動為學好專業付出積極努力,意愿上承諾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繼續從事該專業[4,5]。在校學習階段是大學生職業生涯的奠基期,此階段是促進學生專業承諾形成和提高的關鍵時期。在校助產生的專業承諾水平是專業穩定的一個關鍵參考指標,反映助產生對專業的認知態度及滿意程度。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助產專業學生不喜歡從事臨床婦產科護理工作,缺乏對助產專業的認同感[6]。本研究調查了江西省2所高校的助產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承諾現狀,分析影響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影響因素,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切實提高助產生的專業興趣,減少專業倦怠現象,穩定助產士專業隊伍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利用江西省助產士分會助產教育組微信平臺,網絡問卷調研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和江西科技學院3所高校的高職助產專業學生。其中女生242名,男生2名。納入標準:①參加高考的全日制統招大專生,②高職單招大專生。排除標準:五年一貫制高職生、休學及不愿意參加調研者。
調查前,研究者應用統一指導語解釋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及填寫注意事項,由各學院組織參與本研究的調查者指導學生獨立填寫,問卷調查時間20分鐘,共發放問卷244份,剔除選項多選、漏選或選項單一的問卷,有效回收問卷236份,有效回收率為96.7%。
2.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級、家庭所在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參加社團活動、父親受教育程度、母親受教育程度、愛好與專業匹配程度、學校性質9項內容。
2.2.2 大學生專業承諾調查問卷問卷由我國學者連榕[3]等設計,包括4個因子,情感承諾(9個條目)、繼續承諾(6個條目)、理想承諾(7個條目,將第5條的內容“有利于我考研”修訂為“有利于我繼續考專升本”),規范承諾(5個條目),共27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含3個反向計分條目,總分27~135分,得分越高表示專業承諾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27。
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進行統計學處理。用`X±S進行統計描述,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專業承諾影響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6例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助產專業大專生專業承諾總分為106.83±14.71分,以國內相關研究為對照組,高于曹海華[6]調查的助產專業大學生生專業承諾分值90.93±14.20分(P<0.01)。情感承諾、繼續承諾的分值均高于對照組水平(P<0.01)。其中分值最高的三個項目為“所學專業能充分發揮我的特長”(理想承諾)、“與專業相關的任何實踐,我都樂意參加”(情感承諾)和“我不轉專業,主要是因為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好”(繼續承諾)。見表1。
表1 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情況(±S)

表1 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情況(±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指p值例數236 290情感承諾34.53±7.54 29.25±3.95 9.726<0.001理想承諾28.26±5.93 28.31±7.26-0.087 0.931規范承諾20.98±3.46 20.56±3.33 1.414 0.158繼續承諾23.06±3.92 18.06±3.17 15.830<0.001專業承諾總分106.83±14.71 90.93±14.20 12.522<0.001
結果顯示,236名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對年級、家庭所在地、是否獨生子女、月收入、愛好及專業的匹配程度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單因素分析(n=236,±S)

表2 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單因素分析(n=236,±S)
變量名稱年級家庭所在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參加社團活動父親受教育程度母親受教育程度愛好與專業匹配程度學校性質組別大一大二大三農村鎮、縣城城市是否<2000元2001-3000元3001元及以上未參加參加1個參加2個及以上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不匹配一般匹配匹配公辦民辦人數66 106 64 154 66 16 18 218 48 150 38 33 174 29 26 134 43 33 56 98 59 23 32 156 48 140 96專業承諾總分值98.23±14.83 108.65±13.82 113.61±15.13 112.25±13.12 110.13±13.23 98.11±14.05 102.19±11.13 111.37±15.03 110.78±12.04 109.05±13.25 100.66±13.51 106.37±12.34 109.47±13.36 104.65±11.25 108.67±11.57 104.36±12.14 106.39±12.13 109.90±13.11 105.44±12.45 107.61±14.15 109.58±12.18 104.69±11.47 101.14±10.51 107.52±11.45 111.83±11.63 108.13±10.12 104.53±12.04 t值或F值19.491 8.385-2.532 7.575 2.201 2.354 1.307 8.181 1.793 P值0.000 0.000 0.012 0.001 0.113 0.073 0.273 0.000 0.084
以專業承諾總得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一般資料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分析。其中無序多分類變量設置為啞變量。引入水準為0.05,剔除水準為0.10。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各方面因素見表5。結果顯示,年級、家庭所在地、愛好與專業匹配程度是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的顯著影響因子,可解釋專業承諾的46.3%的變異量。結果見表3。

表3 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有研究表明,醫學生專業承諾水平存在著群體性差異[7]。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助產專業大專生專業承諾總分為106.83±14.71分,高于國內曹海華[8]調查的助產專業護理本科生的專業承諾分值(P<0.01)。其中分值最高的三個項目為“所學專業能充分發揮我的特長”(理想承諾)、“與專業相關的任何實踐,我都樂意參加”(情感承諾)和“我不轉專業,主要是因為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好”(繼續承諾)。與國內阮學蘭[8]等調查的高職護生同類研究結果相似。相對于其他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得分,本研究專業承諾的結果高于非醫學專業學生。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一方面,隨著城市生活的快速發展,居民健康保健意識的提升,孕產婦對助產服務需求越來越高,導致醫療機構對高素質的助產畢業生的需求量增加。而江西省是一個助產教育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助產士的培養以中職教育為主,就業多是在縣級或鄉鎮醫療機構,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無疑給高職助產畢業生提供了就業保障,這也成為了許多學生選擇助產專業的原因。另一方面,受我國助產教育的發展現狀影響,助產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助產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畢業時參加全國護士資格考試取得從業資格。因此,助產專業畢業生可以選擇改行做護士,而護理專業的畢業生由于受專業的局限性影響卻無法從事助產士工作。第三,與臨床醫學、口腔、檢驗等專業比較,助產專業的就業門檻相對較低,很多單位的對臨床醫學畢業生就業門檻是碩士、博士。而對助產專業學生就業時學歷要求為大專甚至中專,且助產生就業率較醫學生高。考慮到這個因素,許多學生更愿意選擇門檻和教育成本較低的助產專業。
4.2.1 年級
大一學生的專業承諾得分為化98.23±14.83分,大二學生為108.65±13.82分,大三學生為113.61±15.13分。年級越高的助產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分值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報道助產本科生的專業承諾一年級最高,四年級最低[6],本研究結果與之正好相反。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選擇的樣本都是高職學生,與本科生不同,她們入校時成績低于本科生,對今后畢業后從事臨床繁瑣的助產工作具有心理準備。本課題組的前期調研發現,在校學生大二學生的專業認知普遍高于大一新生[10]。可能是大二學生對助產專業的知識學習過程中,隨著理論和實踐及人文關懷理念的逐漸滲透,加強了對專業的感性認識,臨床見習也會強化專業認知,所以,高年級的專業承諾高于低年級的學生。因此,學校應在不同階段加強助產專業學生的思想穩定性,促進專業承諾的提高。
4.2.2 家庭所在地
本次調査中發現家庭來自農村的助產專業學生其專業承諾分值最高(112.25±13.12),而來自于城市的學生,卻只有98.11±14.05分。助產專業大學生大部分是女生,來自農村的女生受家庭及傳統觀念的影響,擇業主要考慮工作的穩定性、福利待遇等經濟因素[11],能夠獲得一份收入穩定又豐厚的工作是現在部分大學生的首選,而較少考慮自己的理想。產科病房在醫院里是經濟效益較好的科室,這也是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助產專業的原因。建議教育者從入校即加強助產職業教育,尤其是針對來自城市的學生,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助產人文論壇,讓學生表達內心對專業的認識,明確個人的學習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其專業承諾感。
4.2.3 愛好與專業匹配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助產專業大學生專業興趣度越高,專業承諾水平就越高。學生第一志愿選擇是專業承諾正性預測因素[12]。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增加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是培養專業興趣的有效手段。學校可舉辦學術報告、開展第二課堂等,邀請資深的助產專家介紹助產專業的內涵、學科發展前景、助產人文等相關知識,通過講述臨床實際案例、發生在產科的助產士感人事跡等樹立學生對專業的職業崇高感;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墻,不斷滲透先進的助產理念,如自然分娩、溫柔分娩、智慧分娩等,減輕學生對學習助產專業的畏懼心理,以愛和尊重的理念對待分娩過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對助產專業充滿神圣感,對未來的職業遠景充滿向往,提升其專業承諾,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及今后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