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芹 李紅英
(江西科技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新能源汽車因環保、節能等優點,成為當今汽車行業研究的熱點。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需求,不少學校已經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電機結構原理、新能源汽車電機故障檢測等方面的知識技能,畢業后能勝任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維修和售后技術服務等工作。
《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由于開設時間短,課程教學經驗不足,知識更新快等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沒有預期的好。筆者在《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本門課程存在理論基礎薄弱、實踐技能不足、知識拓展能力差等問題,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學習被動性和考試應付性,傳統“大班授課、課下練習、集中釋疑、期末考試”的課堂教學效果遠未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為有效提高學生對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的知識系統、實踐技能學習效果,急需改革傳統的《新能源汽車電機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本文以江西科技學院新能源汽車專業為例,提出一種基于移動終端設備在《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旨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學有所獲。
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資費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校認可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作為課堂教學與學習的輔助設備[1]。移動終端設備因其攜帶輕便、學習時間靈活、互動性好等特點,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大的方便性、互動性和趣味性,正日益被廣大師生應用和推廣[2]。
采用移動終端設備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多樣性,通過移動終端智能大數據分析的特點,快速匹配學生個性化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找到最合適的知識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采用移動終端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不限時間、地點的進行視頻直播,課后留言、答疑解惑等。學生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參與到老師的話題討論、習題解答、知識難點咨詢等。移動終端的教學模式,可以實現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時間、場地雙方面的自由,提高了時間利用率。
教師通過建立課程教學視頻,上傳題庫,設計在線答疑、知識測驗、搶答環節、問卷調查、資源共享等不同的功能模塊,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教、學、練、問的實用教學方案,實現多功能、多模塊、多人的互動,時時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可以實現在線與所有學生互動[3]。
教師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進行課前點名,上傳學習資料、發布課程通知、發起問題討論、布置作業任務、在線點名回答問題、發起搶答環節,學生通過手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如瀏覽教學資源、參與課堂討論等。移動終端設備還可以很方便地記錄下各種教學活動,都可以為教師觀摩、評學及反思提供客觀依據。有利于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通過發送課程通知、推送圖片、視頻、音頻、課件、PPT和作業等教學資源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都可以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學生,組織討論答疑、開展教學互動。
《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改革思路如圖1所示。首先,以學生為調查中心,進行課程調查與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需求。其次,對課程改革思路進行總體設計,涵蓋課前、課中及課后的課程教學總體方案設計。然后,教師根據課程教學方案,確定教學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學模塊等的制定。在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過程包括課程資源制作與上傳、課程過程管理、視頻錄制、作業點評等過程,確保學生的參與度。與此同時,建立課程保障體系建立,如制定課程管理制度、選用適用于移動終端設備的網絡平臺,組建專業的師資隊伍等。最后,選定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進行課程方案實施,觀察學生學習狀態,對實施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改進與提升。

圖1 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改革思路
課程資源和多媒體課件,是進行《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教學的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主要圍繞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永磁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四種電機的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各自的特點分析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述,如圖2所示。因此,應根據課程目標,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建設課程模塊知識點及教學模塊,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大綱,制作課程資源(視頻、講稿及教案)等。教學內容兼顧廣度和深度,整體內容具有關聯性、梯度性、系統性、完整性,為提高學生學好后繼續專業課程打好基礎。

圖2 確定課程知識模塊
線上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及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相關概念、原理及方法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為了更好的教學,教師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如圖3所示。針對不同知識點進行教學,注重過程評價,確保全員參加,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輕松取得預期學習成果,實現課程目標。

圖3 教學方法
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引導學生養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養成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由于在線課程教學工作的復雜性,單個教師建立課程所有的課程資源,顯得勢單力薄。組建高校專業的師資團隊,是優質的完成在線課程教學的保障。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知識點較復雜,電機技術進步快,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了解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會熟練使用互聯網進行在線課程建設。目前,一些學校的在線課程質量非常高,可以以組建團隊的方式,邀請其他做的好的學校和教師來校進行指導,提高教師的在線課程建設技術和教學技能。
根據課程目標,合理精心的設計教學過程。依據課程改革思路,結合移動終端設備特征,針對不同的項目設計教學環節[4],如圖4所示。整個教學過程包括教師端、移動設備、學生端三部分,教師端主要使用超星學習通為主要教學平臺,在平臺上可以帶領學生完成課堂點名、視頻觀看、調查問卷、互動討論、話題討論、課堂搶答、課后作業等線上學習環節。與此同時,結合騰訊會議、QQ群、微信群等方式進行多渠道輔助教學,通過直播等方式給學生講解重點難點、答疑等學習環節,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的實質等效教學質量。在學生端,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發表的課堂活動指示,參與到課程學習中。此外,學校設置有教學監管系統,可以及時的將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反饋的信息等反饋給教師,促進教師完善教學資源、完成課程教學活動和改進教學方法。

圖4 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的教學過程設計
學生的日常課程學習痕跡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記錄和保存,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作業,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進行查看和做題。教師隨時可以在移動終端設備上批改作業,學生表現點評等。在提交作業或者相關的話題留言后,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互評,靈活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參與度和融入感大大提高。
因此,根據學生學習痕跡記錄,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法。在線平臺,如超星學習通等,在對學生成績考核時,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平時作業完成率、課堂互動次數、答題的準確度、出勤簽到次數、課程視頻播放時間、章節測試分數、課程資源訪問次數、話題討論次數、個人觀點的創新型、課程資源閱讀時間、期末考試成績等,根據課程特點設置不同的成績權重比例。成績綜合評價的結果,比較客觀公正,是師生都比較容易接受和認可的方式。
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技術》課程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結合移動終端設備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旨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現代汽車行業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1)通過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結合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材施教,線上線下的融合,形成一種混合教學新課堂,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