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蘋果是國內果樹種植的主要品種,在種植中不合理使用農藥與化肥會帶來果實質量下降、土壤條件惡化等問題。該文立足于全國蘋果產業的現實情況,首先對蘋果種植存在的土壤管理粗放、土壤條件惡化、干預方法不合理、生理性病害普遍等問題進行分析。然后以“減藥增效技術”為基礎,提出推廣應用健身栽培技術、優化園內管理、加強物理防治等方法,提升蘋果種植的整體產量與質量,促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蘋果;化肥;農藥;可持續發展;減藥增效
郭艷麗. 減藥增效技術助推蘋果產業轉型升級[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4):15-16.
蘋果是經濟效益較為穩定的農作物,在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蘋果產業迅速發展,2019年的經濟效益良好,絕大部分產區蘋果出庫價格持續走高。
在這個過程中,綠色種植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在農業技術站的支持下開始應用多元化的綠色技術,主要表現為:不使用違規農藥,不使用未經許可的激素類制品;不用除草劑,以生草取代滅草;以草肥田,增加土壤有機質;保護蚯蚓和土壤微生物,改良土壤,恢復生態。但是從近幾次的大規模調研結果來看,仍有相當一部分地區蘋果種植方法不不合理、化學藥品使用不當,對蘋果產業發展甚至是生態環境改善埋下了隱患。因此,當前需要進一步對蘋果減藥增效技術進行梳理,探尋促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
一、蘋果種植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1、土壤管理粗放,土壤條件惡化
根據調查結果,20世紀80年代國家大力推廣的秸稈覆蓋技術、土壤深翻技術,目前僅有不到10%的果園在持續使用;采用自然生草、人工生草技術的果園不足20%;多數果園對園內地面、土壤的管理都局限在清耕技術層面。深耕技術不僅會大幅度增加蘋果果園種植勞動需求量,同時還會導致蘋果果樹根系分布惡化以及水肥條件惡化,蘋果樹本身的抵抗力因此降低,致使蘋果樹患上病蟲害的幾率提升[1]。
2、干預方法不合理,生理性病害普遍
國內多數果園的立地條件較差,土壤條件較差,在生產種植過程中,化肥、農藥的使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近幾年國內各地推廣施肥技術、施藥技術的情況來看,綠色用藥是大勢所趨,但是化肥的用量以及農藥的用量卻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陜西產區、山東產區的化肥用量超過平均標準,農藥的使用也難以監管,高毒性農藥仍舊沒有完全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不合理的干預方法進一步影響了蘋果種植的基本條件,以至于黑點病、黃葉病等生理性病害發生率提高。
二、減藥增效技術方法
蘋果減藥增效技術是典型的綠色生態技術,在確保蘋果正常生產的同時,可改善果園內的土壤條件,為蘋果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并提高蘋果樹的抗病蟲能力,降低嚴重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
1、健康栽培技術
(1)采取嫁接苗
園內可選擇野蘋果、山定、海棠等為砧木,以改善蘋果樹根系,提高肥水利用效率以及抗逆性,促進根系生長,進而提高園內蘋果樹的抗病害能力。
(2)人工輔助授粉
可在蘋果園內或者蘋果園周圍種植海棠等優質授粉樹,在花期采取人工授粉措施,改善授粉效果,以達到提高蘋果結實率,提高結實質量的作用。
(3)果樹優化
優化蘋果樹的生長情況,秉承均勻留果、合理疏枝的原則,根據蘋果樹的長勢以及園內土壤的養分供給,調整養分消耗,提高蘋果樹的結實率以及果實品質。
(4)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需采取以滴灌為主的灌溉體系,在關鍵時期可適當增加低毒性可溶農藥來協調蘋果樹生長,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用藥措施進行調整,避免盲目施藥。
(5)合理修剪疏花
果實產量較高的蘋果樹,務必要連年對蘋果樹的枝條進行合理修剪,以達到提高蘋果品質,提高蘋果產量的目的。并可通過減少花芽數量來協調樹勢以及計劃產量,在消除大小年現象的同時,保證養分的合理供給[2-3]。
2、優化園內管理
根據地方病蟲害發生規律,在病蟲害發生前以及早春果樹萌發前,徹底清除樹干上的粗皮、翹皮,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刮皮的程度需要綜合考慮到果樹的長勢以及病害的嚴重程度,一般以樹干露出少量黃綠色組織為宜。
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上旬,嚴格檢查園內果樹的生長情況,觀察是否存在菌木。如存在要將菌木四周清理干凈,然后在樹干表面涂藥,必要情況下,需采取低毒性可溶農藥在出現病害的區域噴灑。
可考慮于春季在果園內部地面上覆蓋黑色薄膜,起到抑制雜草生長,減少越冬蟲基數,避免害蟲羽化的作用。在越冬期前,根據地區病蟲害發生情況以及常見病蟲的生長特性,處理蟲卵與雌蟲,以降低病蟲基數[4]。
3、采取物理防治
(1)懸掛色板
大部分病蟲都具有一定的趨光性,若在果園內部懸掛色板,可有效誘導蚜蟲、白粉虱等病蟲。一般情況下,色板的規格為30 cm×25 cm,在4月15-30日開始懸掛,懸掛高度應控制在離地120 cm左右,色板使用后應集中回收處理。
(2)殺蟲燈
在果園內部布置殺蟲燈,對于蘋果園而言,頻振式殺蟲燈的誘蟲范圍相對較廣,對于主要害蟲均有良好的誘殺效果[5]。
三、蘋果減藥增效技術推動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1、科學制定落實方案
要科學制定減藥增效技術的落實方案,以建設蘋果生態經濟為指導思想,充分調查果園實際情況,采取查閱成熟技術方法、向果樹專家調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果園內部或當地存在的普遍問題,有針對性地落實綠色技術方法,以保證減藥增效技術的可行性、科學性。
2、建設蘋果樹種植技術體系
國內當前已經有多地被確定為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地區,各地應該積極借鑒先進經驗,穩步向前推進,形成符合地區蘋果種植業的技術體系,針對常見病蟲定期落實技術方法。
3、政府引導
應以政府部門以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引導,充分利用財政撥款,和合作社、大型戶等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和產業生產實際相整合的示范模式,并持續為廣大果農提供物資、技術指導、器械等。
4、制定用藥技術規范
需要建設完善的合理用藥技術規范,以改變農民跟風、違規加藥等不良習慣,做到高毒性藥品不用,低毒性藥品合理用。綜合利用多個媒體渠道,廣泛宣傳合理技術方法,提高普及率,強化個人意識[6]。
5、制定地方產業發展規劃
積極推進蘋果減藥增效技術的發展,盡快制定符合地區實際情況的產業發展規劃,根據當地的旅游觀光產業,倡導蘋果果園農家樂式旅游和綠色種植技術體系的整合,在促進蘋果產業轉型發展的同時,提高廣大種植戶的年收入。當地的綠色種植技術研究應以蘋果種植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以調查結果為指導,解決長久存在的“科研、實踐”兩張皮現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打造種植戶、植保部門、技術推廣部門、科研單位之間的“點線面”情報網絡,以在技術方面提供可靠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蘋果種植業受制于較差的立地條件以及粗放式的用藥方法,多地的蘋果園基礎環境都受到了破壞。想要實現蘋果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以避免環境惡化為基礎目標,綜合采取多種綠色技術方法,建立完善的技術體系,以合理用藥來推動蘋果產業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陽廷密,張素英,唐明麗,等. 植物油助劑對螺螨酯防治柑桔全爪螨的增效作用和減量作用[J]. 中國南方果樹,2019(3):15-17.
[2] 童濛濛,張 亮,呂雅輝,等. 農民參加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培訓的實證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8, 35(14).
[3] 王 京,董麗娟,王南南,等. 低養分條件下“碧護”對蘋果幼苗生長和養分利用率的影響[J]. 中國南方果樹,2018,47(6).
[4] 薛姣姣,劉天軍,朱嘉林. 社會網絡對農戶綠色生產行為的影響—來自蘋果主產區1086個農戶的實證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9, 47(11):50-56.
[5] 薛曉敏,韓雪平,王金政. 山東省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現狀與發展對策[J]. 山東農業科學,2017(12):139-143.
[6] 吳 曄,劉海全. 基于產業轉型升級的天水蘋果品牌發展策略[J]. 中國果菜,2019(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