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張斌

摘 ?要:麗水市實驗學校“1+X”體育課程改革是學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一環,其中家庭體育作業應運而生。2018年至今,家庭體育作業實行“打卡”形式,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體育教師根據任課年級布置相應的家庭體育作業,學生根據要求進行打卡完成作業。
關鍵詞:微信;家庭體育作業;小學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6-00-02
家庭體育作業如何有效落地,家校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家長的監督與評價、班主任的引導、體育教師的布置與檢查反饋等都是需要相互合作的。班主任、家長、體育教師是家庭體育作業實施與落地的三大支柱。隨著微信的迅速發展,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學校微信公眾號展示體育作業圖片和建立體育作業家長微信交流群,三大手段來支持家庭體育作業的完成。
一、微信支持課外體育作業的實施
(一)微信小程序打卡
以往是通過人手一本《體質健康成長冊》每天登記來執行體育作業,現在利用家長登錄微信小程序“小打卡”來完成每周的家庭體育作業。教師只需要在“小打卡”里面發布每周任務,例如針對一年級有必選的一分鐘跳繩項目還有自選的坐/立位體前屈、拍籃球、跑步五分鐘等。教師建立好小程序的打卡內容以后,將鏈接發布在家長微信群即可,家長可以實時查看本周的家庭體育作業任務。在“小打卡”里面家長發布孩子完成的動態以后,教師和其他人可以在該條內容下評論和點贊。在學生完成本周“小打卡”任務以后,教師可以在后臺統計每個班的打卡次數,打卡的內容也會以Excle形式自動生成,教師統計好根據學生的打卡次數和完成內容質量來進行獎勵和表揚。及時的反饋與評價有利于長期有效地鼓勵孩子堅持去完成家庭體育作業。
(二)公眾號和家長朋友圈
據教師觀察發現,學生家長有經常發微信朋友圈的習慣,如發旅游照片、發孩子閱讀照片等。如果通過布置家庭體育作業,鼓勵家長把孩子鍛煉照片或者小視頻分享到朋友圈,通過大家的點贊和留言激發孩子持續鍛煉的興趣,也能夠感染周圍朋友及家庭進行體育鍛煉,逐步形成良好的鍛煉氛圍。學校還開設了體育公眾號,每周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體育作業完成情況好的學生和進步的學生。近期學校的體育活動都會通過公眾號發布,來營造學校體育運動的氛圍。
(三)微信家長群
教師在任教的每個班都建立了班級微信群,從而建立更加和諧的家校關系,為教師和家長搭建了實時交流的平臺,讓家校合作更加密切,拉近了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在微信群里教師可以利用微信視頻錄像和拍照的功能,實時上傳學生課上運動表現,以便于家長可以隨時看見孩子在學校的實際運動狀態。在家完成家庭體育作業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隨手把孩子運動視頻或者照片傳至家長微信群,一來營造濃厚的班級運動氛圍,二來教師可以一對一指導孩子運動,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和改進意見,解決課上人多不能夠一對一指導的問題。通過在線方便快捷的方式,可以有效幫助教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學情,方便后續的教學進度調整和管理。
二、家庭體育作業實施情況
我校從2015年開始實施家庭體育作業,實施以后學生體質健康連續四年上升,在各類體育競賽中屢獲佳績。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微信朋友圈和學校公眾號的體育推送,都可提升社會群體體育鍛煉的意識。在我們長期有效的堅持下,學生自主體育鍛煉意識得到了有效的驗證。通過這些應用策略的實施,密切了家校溝通交流關系,增進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更多的意義在于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將體育教學理念延伸,體現了教育的持續性,有利于培養每一名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我們還進行了家庭體育作業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完成家庭體育作業的情況與家長對家庭體育作業的態度和看法以及對課外體育作業的建議。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有利于學校逐步完善家庭體育作業,能夠讓家庭體育作業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調”出學校家庭體育作業的新篇章。
(一)學生家長參與率
一年級學生家長參與率達到85.3%,二年級40.9%,三年級68.6%,四年級49.5%,五年級18.5%,六年級24.7%,從數據中可以看出低段學生家長參與調查的積極性較高,尤其是一年級家長,也間接地看出不同年級家長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二)學生是否自覺完成體育作業
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體育作業練習,學生基本能夠自覺完成家庭體育作業的達到72%,說明學生還是愿意接受家庭體育作業,主動去完成老師布置的內容和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三)體育作業完成所需時間
家長反饋孩子完成家庭體育作業的時間和我們預期學生完成家庭體育作業所需的時間差不多。但是有將近45%的學生在20分鐘以內完成,估計家庭體育作業的量還不夠,學校希望學生每天完成家庭體育作業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
(四)家長是否指導孩子完成體育作業
67%家長會指導孩子如何用正確的動作完成練習,說明家長也是認真對待這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學會用正確的動作去鍛煉身體,同時又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進親情。
三、家庭體育作業實施的幾點思考
(一)體育作業布置要結合課堂
課外體育作業的基礎一定是在課堂上,課外體育作業是服務于課堂,是加強和鞏固練習體育課上的運動技能。所以體育教師在布置課外體育作業時一定要結合本年段的學情及本周課上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
(二)體育作業評價要精準
在布置完課外體育作業之后,家長發送在“小打卡”或者微信群里的體育作業內容教師一定要及時反饋和有針對性地點評。教師在點評和反饋的時候語言一定要準確和通俗易懂,最好是圖文并茂,并且要以鼓勵為主。
(三)體育作業評價時間統一
“小打卡”和家長微信群的評價時間要統一,定時開放發送時間和評價時間。微信在實時便利的同時,往往需要教師隨時隨地回復家長問題,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時間和擾亂其正常生活秩序。所以教師規定好發送時間可以有效地完成工作量并方便記憶儲存。
(四)體育作業評價線上線下相結合
線上線下相結合,家校合作的主體是服務學生。在家長線上微信上傳學生運動視頻或者照片時,教師可以選擇分類儲存,每月做一次展示,讓學生看見自己的進步和了解其他小朋友的運動視頻。獎勵和鼓勵相結合,展示后可以進行現場表彰,讓學生體驗認真完成課外體育作業后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參與鍛煉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張天良,王曉華.信息技術在課外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電子測試,2016(10): 176+93.
[2]張斌.學校家庭體育作業的建構與實施[J].體育教學,2017(2).
注: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學校家庭體育作業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2020STWY03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