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購置硬件、應用軟件,使得企業內控過程中,審計基于電算模式而實現了工作模式的轉型, 將勞動力極大的縮減,并借助電算平臺快速的進行審計的批量處理,使得內控更為高效。內控審計作為企業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模式下,日前已經成為影響企業追逐利益、獲取更多收益的重要條件,電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審計的處理壁壘,拓寬了審計的業務范圍,可構建更為科學的審計流程,實現內控的長期目標。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
引言:電算化審計模式,使得內控中的信息安全、系統梳理、數據集成等更有保障,能夠短時間的將相應參數進行合理區分,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重復性,并能夠安排各類的工作任務,比較有流程、有計劃的開展審計處理,基于計算機的相應審計軟件,可減少工作的差錯,內控中通過電算模式的審計,不僅提升了財務的工作效率, 也使得企業獲得的數據等更為精準,為決策提供了更有效的依據。
一、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企業內部條件不夠完善
電算化模式的內控,需要企業對審計工作重視起來,而后為審計提供相應的電算設備、電算資金支持、電算培訓等,尤其部分的企業經營中舉步維艱,經濟鏈的運轉不夠順暢,已經鮮少能夠提取出部分的經費與精力進行審計改革,審計工作的處理基本上只能靠部門聯動解決,得不到企業的根本支持,在比較局限的審計空間下,審計的電算處理也只能停滯在一個基礎的模式上,內部審計又需要進行電算工作,又需要進行人力工作,反而徒增壓力1。
1.2軟件技術較為落后
內控審計,尤其是集團的整體內控,需要構建資源共享途徑,能夠實時的傳遞準確信心,并有一定的開放性資源空間與限制性的安全防護空間,企業進行內控審計中,電算化模式不夠先進,內部財務信息的采集、整理、利用等沒有構建比較系統化的模式,同時內控的軟件、內控的系統開發等比較落后,部分軟件雖然功能較多,但沒有對內控審計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集中介紹軟件的功能與附加功能,導致審計人員只能結合流程辦事,工作模式比較死板。
1.3缺乏完善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電算化是在原有的審計模式上的一種轉型,整個工作模式都需要發生變化,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工作流程等也有所改變,而若是不能在電算化的基礎上,重新定義責任,并劃分權限,進行管理制度的重組,仍舊按照原本的審計流程進行工作,那么不僅審計人員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性質不明確,會導致人員的流失、內部工作的怨聲載道,同時還會形成電算化轉型風險問題,導致相應的數據整理不達標,甚至丟失。為保障企業的長期發展,電算化的審計應有適應電算化工作的制度,但部分制度要求不能發揮出其內控效果,憑做空談2。
1.4缺少會計電算化綜合型人才
審計中,常規的工作形式很多人都能夠勝任,應屆畢業生也能夠在經驗匱乏的基礎上,逐步的掌握審計工作,而在電算化的模式下,還需要借助互聯網進行靈活的審計處理,需要形成數感,有一定的綜合操作能力,經比較豐富,信息處理能力較強,有敏銳的信息的洞察力是電算化審計的基礎要求,而現實工作中,企業審計人員不缺,但電算化的創新人才短缺,大部分的審計人員只能按照已有的章程辦事,缺乏靈活創新的思維,一些審計人員難以適應電算化的工作形態,而在工作中多有疏漏3。
二、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
2.1完善會計電算化審計標準
電算化模式下,應依據電算化的軟件與工作處理新形式,而展開相對應的標準化審計,應評判審計工作的優劣,分多模式展開審計處理,并選擇最為高效的處理方案,形成比較適應企業經營活動的審計形式,為企業的經濟運作而奠定審計基礎,在標準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中,應不斷的磨合傳統審計與電算化審計的矛盾,爭取快速進行全部轉型,在不影響企業經濟運作的基礎上,有計劃的轉型,學習經驗將傳統審計工作模式打破,獲得新的審計標準。
2.2優化審計軟件
審計軟件應配備各個審計工作的工具,能夠銜接多種審計工作而構成系統化的模塊,能夠劃分審計的各個工作模式,構建比較針對性的審計組塊,應可構建多重、多時間段審計的資源分享、集成系統,使得審計處理更為便捷,目前我國已經構建了適應各大企業的審計軟件,雖然減少了審計工作量,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鼎新諾,新紀元,E審通,中普,Ecpa只能做簡單的數據處理,部分企業更是停留在excel數據加工上,缺乏軟件的開發能力,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經濟活動,而選擇比較適合的軟件,并爭取自主的開發相應軟件,在軟件內部的自定義組塊中,結合企業的實際審計要求、內控指標等進行組塊創新。
2.3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既然已經沿用了電算化的工作模式,自然應結合我國的審計指標、法規等建設一套適應企業的制度,使得審計得到更加科學的支持,對審計的效率、工作任務等提出參考指標,使得操作流程化,企業應圍繞電算化的工作日常、工作分類、工作責任界定等,進行制度重組,同時還應考慮到電算化模式下的安全問題、系統權限問題等,制定電算化形式下的新制度。
2.4培養綜合型會計人才
電算化審計工作,需要會計人才具備信息的操作能力、電算化工作的數據集成處理能力、資料的網絡跟蹤分辨能力等,應加強對內部人員的教育,通過電算化專屬培訓形態的構建,而邀請經驗人員進行工作技巧的解讀,使得內控中,審計人員掌握簡化的工作技巧,而快速的處理手頭任務,應給年輕人機會,對于信息敏銳度較強的青年人,應讓其與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聯動工作,互相影響而加速電算化的內控轉型。
結語
電算化搭建了企業審計的工作橋梁,使得企業在內控上,對經濟活動的把控更為快速、直接、有效。電算化審計系統的構成,還需要分析現階段存在的不足,而開展比較適應企業的內控計劃,使得電算化模式下,審計處理與企業經營更為協調,內控工作達到預期的指標,推動企業的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晶.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17).
[2]楊凱倫.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2019(12).
[3]閆安.探析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8,18(4):786-788.
作者簡介:
梁天源(1996-),男,漢,吉林省長春市,單位吉林財經大學,畢業院校吉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