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2歲,之前檢查發現中段食道癌,已經手術切除。術后近一個月出現腹瀉,一天2~3次,尤其喝雞湯、骨頭湯時更容易出現腹瀉。做了大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正常。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應該怎么辦?食道癌術后還會出現什么問題?
山東 童先生
童先生:
食道癌術后出現腹瀉,一般是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術后使用化療藥物導致患者出現腹瀉;
(2)食道癌手術后,胃的位置發生變化,從腹腔提到胸腔,導致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進而出現腹瀉;
(3)食道癌手術過程中切斷了迷走神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快,也會出現腹瀉;
(4)手術后患者身體比較弱,容易出現腸道細菌感染或者菌群失調,導致腹瀉。
如果是化療藥導致的腹瀉,建議咨詢醫生是否要調整化療用藥。如果是胃腸功能紊亂或者菌群失調導致的腹瀉,需要時間慢慢調節,等胃腸道功能恢復或者菌群正常后即可好轉。在此過程中,建議患者可以先調整飲食,多吃一些低脂肪、高糖、高蛋白的食物,因為脂肪在腸道內不易吸收,高脂肪飲食會導致脂肪在腸道內堆積,容易導致腹瀉。此外,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益生菌來調理腸道,幫助食物消化,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最后,可以由醫生指導,使用一些止瀉的藥物,例如苯乙哌啶、次碳酸鉍等。
食道癌術后可能出現吃飯老打嗝的情況。這是因為食道癌術后,胃被提到胸腔里,在胸腔內占據較大空間,可能會影響到肺和心臟,引起呼吸循環功能的減退,導致胸悶感。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食道癌手術后,胃的容積會變小,而且剛做完手術時,胃動力會變差,不能將食物快速排空,送進腸道,就會導致食物在胃里面停留。因此,為了給食物騰出更多的空間,胃里的氣體就需要排出去,這時就會出現打嗝后才能將食物咽下去的現象。對此,患者不要太過擔憂。因為人體器官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只要掌握正確的進食方式,這種不適感會逐漸消失。建議要少吃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吃完不要馬上躺下,可以半躺著,或站著,也可以適當活動,借助重力的作用加速胃排空。如果仍然有惡心、脹氣、胸悶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胃腸動力藥。
此外,食道癌術后還可能出現總是咳嗽的情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胃食管反流。原來食管與胃之間有一個接口,叫做賁門。賁門就像一個單向閥門,讓食物只能從上往下走到胃里面,不能從胃里往上回流。食道癌手術后,賁門就沒了。此時當患者平躺時,胃里面的東西就會往上涌,堵到嗓子眼。之所以會咳嗽,就是涌上來的胃酸刺激嗓子導致的。此時若擅自應用一些消炎藥和止咳藥,是沒有用的。針對食道癌的術后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最好的方法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讓胃酸少一點。同時盡量少吃多餐,吃飯后不要馬上平躺,養成飯后活動半小時的習慣。另外,睡前1小時內不要吃東西,尤其不要吃流食。建議睡覺時枕頭要高一點,防止胃酸反流后誤吸到肺里,引起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