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當出現擦破皮之類的簡單外傷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去醫院,自行用藥涂擦處理。以前,人們常用的藥有紅藥水、紫藥水、碘酒、雙氧水、酒精、紅花油,等等。那么,以上6種藥物究竟該選誰呢?
正確的答案是:以上全錯!是不是感到有些吃驚?且聽我細細道來吧。
紫藥水 紫藥水學名甲紫、龍膽紫。原先,人們遇到磕破擦傷,就會涂點紫藥水,傷口紫紫的。但其實紫藥水現在已不建議用于傷口處理,因為其會在傷口表面結痂,反而會掩蓋病情。同時,紫藥水對黏膜有刺激,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
紅藥水 紅藥水也是70后、80后熟悉的處理傷口用的藥品。不過,它并不適合用于大面積皮膚或較大較深的傷口消毒。因為紅藥水含有重金屬汞的有機化合物,傷口太大或者太深時使用,會使得過多的汞離子經皮膚進入人體引起中毒,而且紅顏色也會影響醫生對傷口的判斷。
碘酒 即碘酊,可以用于皮膚的消毒,比如抽血打針前,用碘酊消毒皮膚。濃度為2%碘酒常被用于完整皮膚的消毒,但涂后2~3分鐘必須用75%的酒精脫碘。需提醒的是,碘酒因為刺激性較強,所以并不適用于破損皮膚的消毒。
酒精 75%的醫用酒精也僅適用于完整皮膚的消毒,一般不用于表皮缺損的創面上,因刺激性大,會導致傷口疼痛或疼痛加重。同時也不建議用于消毒縫衣針用以挑刺,因為這種消毒方式很可能無法完全滅菌。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們平時飲用的白酒是不能用于傷口消毒的,因為其酒精濃度遠遠達不到消毒滅菌的要求。
雙氧水 雙氧水僅用于較深傷口的消毒處理(而這種傷口是不能自行處理的,必須要去醫院),目的是防止厭氧菌感染。實際上,臨床已經很少使用雙氧水消毒傷口,早在幾年前國際指南中也不再推薦用雙氧水消毒傷口。因為雙氧水的刺激性比較強,會引起傷口疼痛或令疼痛加劇。
紅花油 紅花油是一種中醫外用藥,有鎮痛、抗炎、消腫的作用。它常用于跌打扭傷導致的軟組織挫傷和輕微燙傷,不能用于擦傷、割傷等有皮膚破損的外傷,也不能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
那么,簡單的外傷到底應該怎么處理呢?這里要分3種情況。
1.擦傷 擦傷只是表皮受傷,傷勢一般比較輕微。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0.5%碘伏(不是碘酒)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涂上抗菌軟膏(如百多邦),或用創可貼稍微保護一下,或什么都不涂抹和包扎。如果有污物,則最好用生理鹽水或者清水沖洗一下,再涂0.5%碘伏。
2.裂傷 小的皮膚裂口,要是沒有明顯出血,傷口干凈,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紗布包扎或貼上創可貼。要是有明顯出血的大的裂傷、割傷或是臉上的傷口,可以先按上述方法初步處理,然后及時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進行清創、縫合等處理。
3.刺傷 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因此應盡早到醫院處理。到醫院前可以先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首先擠壓傷口,讓它流出一些血液,再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燒后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