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明懿 張艷
關鍵詞:檔案管理 新時代 思維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之新”應該是各個方面的更新,檔案工作也不例外。下面我們就具體來分析新時代檔案管理思維與體制機制應作出的轉變。
常有人認為,檔案館留存的都是歷史重要事件或一代風云人物的資料,與平頭百姓并沒有什么關系,甚至于檔案管理在某一些人眼中只是一種為了壯大文化排場的“面子工程”。這雖然是個體認知差異問題,但從這種認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檔案管理的不足。我們需要記住,新時代檔案管理要以人民為中心,要讓檔案管理可以切實為人民謀福利。
完善居民檔案資料,提高居民基本檔案完善度。檔案留存從不是“大人物”的特權,完善普通居民基本檔案也是檔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完善居民檔案管理,對清查失蹤人口,快速進行犯罪嫌疑人鎖定等工作有著巨大幫助。完善,保存普通居民檔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公民人身安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拒絕管理機構冗雜,令管理更加靈活。調配人員組成公民信息完善專項小組,確保公民信息收集完整,歸檔順利。
“放開”手中檔案 發展文化事業。筆者在上文中說過,檔案管理積弊的一個表現就是人們認為建立檔案管理機制只是一種壯大文化排場的面子工程。這就需要檔案管理改換新思路,適當放開檔案管理權限,與當地博物館聯系合作,在保證檔案可以安全保存的情況下適當展出一些歷史檔案,并鼓勵群眾參觀,這有利于文化事業的發展,使群眾能夠觸摸到歷史的溫度。還可以借機科普檔案管理相關知識,使群眾可以更加了解檔案管理工作,從而達到更加配合檔案管理工作的效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國家更要加強的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如何樹立文化自信?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再現我國文化光輝。做好檔案工作對發揚傳統文化也有著很大助益。檔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物,檔案對歷史研究,文物研究也有很大幫助。可由于種種不穩定因素,有很多檔案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銷聲匿跡,給我們的優秀文化造成了一定損失。對于此種現象,我們應當開發新思維,一重保護,二重修復,對其進行整治。
重視保護現有檔案。我國檔案系統較以往雖有進步,但仍有不足。在檔案保護方面,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我們現在仍有許多“瀕危檔案”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檔案保護問題。建立專門的檔案保護所,營造通風,陰涼,干燥的環境,為紙質檔案的長期留存創造條件。設立獎懲機制,對由于工作疏忽而造成檔案毀壞工作人員,檔案館應擬采取永不錄用原則;對保護檔案工作認真,工作成績突出者實行一定嘉獎。此外,檔案管理處應加強知識科普,舉辦檔案管理知識型講座,提高工作人員素質,進而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
重視修復損毀檔案。 一些檔案雖由于各種外部原因不幸損毀,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進入新時代的今天,修復一部分損毀檔案已經成為可能。檔案管理工作應與文物修復保護等技術型人員相結合,爭取修復損毀程度較輕的文物。讓珍貴的文檔資料再現于世。
以上是檔案管理與智慧互聯網聯合后形成的效果。過去,文檔多以紙質形式存在,但在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采用更加安全高效的存檔方式。互聯網檔案備份有著高效,安全,不易丟失等優越性,利用互聯網存儲檔案也必然成為未來檔案管理工作的趨勢。
將已有文檔分類備份保存。紙質文檔有著易損壞,查閱耗時耗力等不可忽視的弊端,而互聯網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弊端。網絡分類歸檔后,查閱檔案可以通過大數據實時搜索,以人工智能代替手動查詢,檔案查詢效率大大提高。而互聯網數據也不會受自然因素影響,如果不是人為干預,數據就可以永久地保存,這就對保存珍貴的檔案數據有著極大的好處。但將檔案歸類,分別錄入等工作對檔案管理工作者又是一大考驗。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有足夠的耐心,做事細致,同時掌握并熟練運用新興網絡技術。
加強工作人員網絡培訓。毫無疑問,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時代講求“萬物互聯”,檔案作為數據收集“集中地”, 更應該與網絡緊密聯系,將其效果發揮至最大化。在上文中我們有提及,這就對工作人員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引導工作人員學習掌握網絡文檔知識,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從而促進新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
重視網絡安全保障。“網絡是把雙刃劍”。這句話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信息泄露的比率也逐年增高。檔案館作為資料集中地,掌握著很多重要信息,諸如公民個人信息等,一旦不慎泄露,后果不堪設想。這就要求我們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對于這個問題,楊冬權先生有如下表述:一方面,要保證內部網絡安全,檔案館內網系統有可能受到各種敵對勢力和其他別有用心之人的攻擊,企圖通過攻擊檔案系統竊取或偽造檔案。另一方面,我們必須保證檔案信息本身的安全。要努力做到檔案流出信息的嚴格把控。網絡信息泄露風險比較高,網上公開信息的管控人員、各類信息檔案的管理人員,以及各級檔案部門人員必須全面檢查和嚴格控制含有國家秘密、勞動秘密、商業秘密、個人秘密和國家秘密的文件、檔案和目錄,防止重要信息泄露。 楊冬權先生的觀點很有建設性意義。應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就要加強網絡防火墻建設,對檔案安全管理系統進行定時清查,及時修補安全漏洞,保障內部安全。這同樣要求我們加強工作人員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并協調簽署安全協定,為檔案管理砌上一堵無形的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檔案工作也應該再上一層樓。創新管理思維,堅持腳踏實地,爭當模范先鋒,全新服務人民。這應該是每一個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同志所銘記于心的。以上就是筆者對檔案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一些論述。
參考文獻:
[1]. ?楊冬權. 新時代檔案工作的新思維(下)[N]. 中國檔案報. 2018-01-18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