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欣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成為普通高校較為熱門的校級選修課,而普通綜合性高校的教學內容側重于普通教育且通常學科較為齊全,使得這類學校財務管理校級公選課程呈現出選修學生專業背景多元和學習目標多樣化的特征,這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挑戰。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通過問卷調查及理性分析,對財務管理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實現普通綜合性校級公選課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以更好地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普通綜合高校;財務管理;校級公選課;教學質量
引言
綜合性大學指所從事的科學研究側重于基礎科學,但教學內容側重于普通教育,重在培養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而綜合性大學的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學生規模通常比較大,以貴州大學為例,全校涵蓋12個學科門類。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不斷發展,財務管理選修課就比較熱門。相關學者對財務管理的教學質量提升進行了研究,曲芳芳(2019)[1]對將創新創業的理念方法滲透傳導到財務管理教學過程進行了研究,以期提升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畢克如(2018)[2]研究了建立以學生的“學”為主的財務管理通識課教學體系,包括了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素質、考核方式等。李彩等(2016)[3]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提出改善財務管理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名企業家案例在教學中的作用。張梅等(2015)[4]認為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認知、設計能力、實施和學術等能力構成,并由此構建了18個主要教學能力評價指標。仇懷凱(2018)[5]提出、優化實施方法、加強道德與法律教育與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針對普通綜合性高校校級財務管理選修課教學質量提升的研究還很少。本文針對此,通過問卷調查和理性分析,對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校級公選課的教學質量進行了研究。
一、調查問卷設計
本文通過教學中成立的課程微信群為載體發放調查問卷,被調查對象均是已選修并獲得學分的學生,他們的問卷調查對將來的課程建設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由于是校級公選課,學生學科專業構成多樣,以2019—2020學年第1學期一個班為例,學生來源包括:安全工程、材料類、財政金融類、草業科學、測繪工程、電氣工程類、公共管理類、法學、漢語言文學、生物類等27個專業大類。
本文通過小程序“問卷星”發放問卷,并成功收到返回的有效問卷130份,調查對象包含了2018、2019級的本科學生,每個年級學生課時數為32個學時。問卷設計了21個問題,主要是從選修原因、課堂評價、學習效果、學習投入度和對課程建議這幾個方面展開。本次調查為不記名,問卷的第1—20題均為選擇題,最后一題為無選項問題,調查對象可開放回答。在開放式問題的回復建議中,學生的主要建議是希望多有具體的例子,結合案例,讓非經管類專業的學生能夠更好地跟上上課的節奏,特別反應課程中經管類習以為常的有些專業詞匯,對非經管類的學生還是比較陌生,這給他們的學習帶來挑戰。
二、存在問題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得出財務管理公選課提提升教學質量方面,面臨如下幾個挑戰。
(一)學習目標多樣化
在選修財務管理的原因方面,選擇感興趣的占44.53%,為工作做準備的占7.03%,為擴展知識面的占32.81%,為獲得學分的占14.06%。針對為非經管類專業學生選修學財務管理必要性反面,選擇非常有必要的占25.78%,較有必要的占48.44%,一般占24.22%。針對通過學習本課程除獲得基本理論知識外你還有什么收獲,選擇有助于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的占78.91%,培養了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占57.81%,激發了研究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興趣的占41.41%。這說明提升自相關素養,是學生選修該門課程的主導因素,而學生學到的知識發揮的作用明顯,從事學生要求教學要兼顧課堂的思維培養和知識的傳授,而財務管理的知識本身學習較有難度,使得如何把握好這個度,為課程設計帶來一定的挑戰。
(二)專業來源及用心度多樣化
針對你認為非經管類的學生學習財務管理公選課是否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選擇足夠的占17.19%,一般的占48.44%,基礎知識不夠聽課效果上課的占34.38%。從課堂參與的角度來看,積極主動參與的占25%,按老師要求去做的占61.72%,幾乎不參與占8.59%。針對在課前你是否針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進行預習并思考?選擇認真查閱資料預習并深入思考的占22.66%,預習并簡單思考的占39.84%,只預習不思考的占9.38%,不預習不思考的占28.13%。課后認真學習并查閱資料進行延伸學習的占24.22%,課后認真學習基本不延伸學習的占30.47%,課后會做一定程度的學習課后學習任務應付完成的占25%,不進行課后學習的占20.31%。該門課程學生來源于三十幾個專業大類,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基礎知識的儲備都不同,調查問卷中有少同學反映因基礎知識的儲備不夠,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學生在學習的參與度、精力投入度上有差異,對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三)教學方法的合理性
在針對你認為任課教師在課堂上最該采用的教學方案是?選擇以講授為主的占60.16%,以討論為主的占31.25%,以輔導學生自學為主的占8.59%。針對在教學中你希望課堂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還是以老師為主?選擇以學生為主的占51.56%,以老師為主的占48.44%。針對哪些教學活動你愿意參加?選擇課堂討論的占64.84%,案例評析71.88%的占,撰寫分析報告或研究小論文的占32.81%。這說明學生對課堂的形式需求有差異,部分希望更多的個人參與和互動,部分希望更多地以書面材料的講授和學習為主,這為教學方式帶來挑戰。
(四)教學課堂的組織
針對在課前或課后你自主學習的輔助工具有哪些?選擇本課程網站學習資源的占39.06%,本課程微信公眾號的占24.22%,教材的占65.63%,專業數據報刊的占16.41%,網絡的占66.41%。針對你經常瀏覽相關的財經網站嗎?選擇經常瀏覽的占14.84%,一般的占41.41%,偶爾瀏覽的占34.38%,從不瀏覽的占9.38%。針對你認為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做得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講解熟練清晰透徹?選擇做得非常好的占38.28%,較好的占49.22%,一般的占11.72%。針對你認為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如何?選擇很活躍的占17.97%;比較活躍的占49.22%,氣氛比較沉悶的占14.84%,總體一般的占17.97%。這些數據反映出,學生對課堂的氛圍反應不一,課內學習課外資料查閱的程度也不同,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這為如何通過課堂組織實現課堂活躍度提出了要求。
(五)學習效果有待提升
針對你認為所學財務管理課程對你有多大幫助?選擇幫助很大的占21.09%,幫助較大的占42.97%,一般的占34.38%,沒有幫助的占1.56%。針對你平時利用財務管理知識的情況?選擇經常使用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占20.31%,偶爾使用的占67.97%,根本不使用的占11.72%。針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認為自己完全掌握了教學內容的占7.03%,基本掌握了教學內容的占42.19%,只掌握了小部分內容的占50.78%。這些數據說明,雖然課程教學為不少學生提升自身相關素養和知識提供了支撐,但還不夠理想,特別在知識的吸收程度和實踐方面。雖然32學時較短,但學生應該更好地形成課程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
三、對策建議
通過對調查問卷反映的問題及給教學帶來的挑戰,結合調查對象提出的建議,現針對如何提升普通綜合高校財務管理校級公選課的教學質量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創新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選修財務管理主要是想學習理財思維方式和擴展知識面,這使得選修課程要和專業必修課程區別開來,更多地要保持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入案例,將學生對線管知識點的學習設定在具體的情景中,將學生引入該體系并達到一定教學難度后,由學生自主性掌握學習的進程和學習的深度。同時結合財經熱點講授知識點。科學引導討論環節,在課堂中,對老師拋出的問題,同學參與度往往不夠,還滿足于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通過調查反映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知如何表達或準備不足,這需要教師選取合適的討論問題,一方面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的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討論中增加對相關思維方式和知識點的把握,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二)優化課程內容
針對理工農等科學專業的財務管理選修課主要是要建立這類學生的財務思維能力,以增強其財務方面的認知能力和決策能力,而不一定需要其具備專業的從業能力,所以選修課應緊密結合這類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以財務眼光來個更好處理自身時間、機會等相關資源的取舍,而對項目投資決策等復雜計算技巧等可不是重點。由于財務管理課程學生天然對一些財經熱點感興趣,如股市、房價等,在教學中若能夠結合財經熱點來進行,必然能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以“學生”學為中心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學生的職業發展和關注點為中心,因勢利導,這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牢固把握。
(三)強化學習激勵及科學考核
由于在調查和教學中,相當程度反映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投入的時間不夠,對很多概念和知識的學習,還達不到應有的深度,這為學生建立其對課程的合理認知形成了障礙,所以通過適度引導和對平課堂表現的記錄,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并收集相關學習資料,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對提升教學質量非常重要。財務管理的學習設計知識包括時間價值觀念、風險觀念等的理解上,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是涉及不同時點資金等值換算及收益率、凈現值等的計算上需要投入的學習精力就比較大,在課程設計上,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等級的挑戰來區分學生的學習目標,對想要學習更多專業知識的同學,在考核時給出更高的分數,對滿足于學習思維防范和了解學科面上知識的同學,給予獲取學分的機會,留待將來再決定是否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嚴格設定最低課程要求。
結語
校級公選課是本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綜合性大學具備提供更全面的選修課課程體系設置的基礎,但在如何提升課程質量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針對財務管理公選課的教學質量提升進行了分析,通過對通過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提升針對非專業類學生的財務管理課程的提升路徑,為相關教師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曲芳芳.融入創新創業理念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34):97–99.
[2]畢克如.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創業財務管理通識課教學體系的探討[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論文集.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265–272.
[3]李彩,黃秀南,王惠琴.如何提高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95.
[4]張梅,王冰.高校財務管理教師教學能力構成和評價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06):134–137.
[5]仇懷凱.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研究——以濰坊科技學院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07):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