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燕
摘要:游戲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但是很多教師對幼兒自主游戲如何開展存在困擾。文章以“鞋保姆”為例,提出幼兒游戲中教師的支持策略,并對游戲讓幼兒獲得的發展進行解讀,為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實踐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自主游戲;社會性發展;支持策略
哲學家卡爾·格羅斯相信,游戲是一種鞏固和練習生活重要技能的方式。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同時游戲也是幼兒內部世界的外在顯現。
基于當前幼兒教育存在小學化和幼兒游戲自主性弱等情況,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探索如何真正做到讓幼兒通過游戲獲得發展。筆者以“鞋保姆”游戲為例,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實踐,談談淺薄之見,以供商榷。
一、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支持策略
當前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時,教師過多干涉,甚至指揮幼兒做游戲的情況普遍存在,這不僅與《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精神相違背,還制約了幼兒從游戲中學習、體驗,阻礙了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要想讓幼兒自主做游戲,首先要求教師管住嘴、管住手,這并不是讓教師放任不管,反而自主游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考驗更大。
1.幼兒自主決定游戲主題
自主游戲的核心是由幼兒自己決定玩什么、和誰玩、怎么玩。自主游戲水平不高的原因,除了教師擔心游戲秩序混亂、不安全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教師擔心幼兒“不會玩”。殊不知,幼兒是天生的玩家,做游戲是幼兒的本能。
環節1:“鞋保姆”游戲主題的產生。
幼兒園門口有一個擦鞋攤,有時家長接送幼兒時就會去擦皮鞋。一天上午,一恒到“建構吧”拿一塊長方體木塊和一根小圓柱,對雷雷說:你坐在椅子上,我給你擦皮鞋。雷雷看了看一恒,好奇地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恒舉起圓柱說:這是鞋油,長方塊是刷子。一恒用圓柱當鞋油、長方塊當刷子,給雷雷擦皮鞋。
由此可以看出,幼兒不僅會自己結伴玩游戲,還會以物代物來開展游戲。列夫·維果斯基提出,游戲不僅能促進幼兒抽象思維的發展,還可以為幼兒的社會性和情感發展提供機會。認知社會性和情感領域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2.幼兒自主準備游戲材料
雖然幼兒有“假裝”技能,但是結合區域和主題特點,游戲仍然需要必要的道具和材料。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鼓勵幼兒制作道具以支持游戲,結合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讓幼兒對游戲材料做力所能及的準備。
環節2:“鞋保姆”游戲材料的準備。
一恒在集中分享時介紹了“鞋保姆”游戲。教師讓想玩此游戲的幼兒先商量后各自回家準備材料。
幾名幼兒帶來了自己準備的材料。一恒取出儲錢罐里的十塊錢,讓媽媽帶自己去超市買鞋油和鞋刷;牧牧和爸爸一起做了鞋托,還用小鋸子鋸了塊木板;煜煜帶來了一個大紙箱;晨晨帶來了擦鞋用的布,等等。
只要游戲是幼兒自主生成的,幼兒的主動性便會被調動起來,積極地完成材料的準備工作。
3.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即使幼兒有游戲的熱情,為游戲準備了材料,具備一些知識經驗,還是需要教師的支持。首先需要教師搭建游戲平臺,為幼兒提供足夠自由的時間和空間。
幼兒從開始游戲、進入角色,以及游戲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比較復雜的游戲,足夠的自由時間是幼兒游戲的基本保證。蔡蔚文主張“自主游戲,快樂成長”,教師可以將固定的游戲時間段告知幼兒,如每天入園后進入班級就可以開始玩游戲,形成常規,或者提早告知幼兒游戲的時間,便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做準備。
空間方面,由于幼兒園的場所相對固定,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結合現有條件,盡可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場所。
二、自主游戲中幼兒獲得的發展
幼兒在游戲中不僅可以學習技能,還為他們在未來生活中學習和社會交往奠定基礎。
1.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學會與陌生人交流
幼兒在游戲中的交流,可以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環節3:“鞋保姆”游戲的第一次服務。
經過討論后,幼兒確定擦皮鞋的對象為教師,價格兩元。游戲初期,恰逢幫扶園入園學習,面對一群“客人”教師,幼兒有些不知所措,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上前與教師溝通。這時,牧牧主動與“客人”教師打招呼:您好!請問你要擦皮鞋嗎?“客人”教師說:你真有禮貌,幫我擦皮鞋吧!牧牧拿來一張小椅子讓“客人”教師坐下,這時一恒走過來對牧牧說:我會擦皮鞋,我來擦!說完拿出一條擦塵布認真地擦去教師皮鞋上的灰塵,接著拿出鞋油刷了起來。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幼兒,但是由于每名幼兒的成長經歷、家庭環境和年齡大小等不同,導致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例如,牧牧能大方地跟“客人”教師溝通,一恒擦鞋動作熟練。正如《指南》所說,教師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對于一名幼兒已經很熟練的活動,可能正是另一名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智力的多元化。人的智能可以表現在不同方面。例如,一個人雖然邏輯推理能力不強,但是他的空間感可能非常好;一個人雖然語言表達能力不高,但是他的運動智能非常優秀。
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表達,教師在放手的同時做好觀察、分析,便可以準確地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有些教師可能會感覺茫然,那么多幼兒如何觀察?觀察什么?
自主游戲觀察的目的在于解讀幼兒,可以在全景掃描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游戲的情況進行重點觀察。特別是當游戲出現新玩法,或者幼兒在游戲中產生沖突、遇到困難時,這時往往是教師解讀幼兒的最佳時機。通過對問題的辨別分析,把握幼兒的游戲水平和最近發展區,提供適宜的支持才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2.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學會解決問題
游戲源于生活,是幼兒與同伴、成人相互交往、學習的互動過程。幼兒通過將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在游戲中進行遷移,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環節4:“鞋保姆”游戲的二維碼。
信信和一恒擦完皮鞋收錢時遇到問題——“客人”教師身上沒帶現金,付不了錢。集中分享時,教師把這個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討論解決。
雷雷:我媽媽去買東西都不用現金,她用手機掃碼支付。
晨晨:我知道,那是掃描二維碼。
牧牧:我們可以在“鞋保姆”箱子上貼一張二維碼,讓“客人”教師掃描二維碼付錢。
在傳統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兒童需要成人的教育”的“成人本位”。實際上,幼兒不僅比我們想象的聰明,而且還是敏銳的觀察者。他們特別容易在生活中從成人的行為中學習,教師管住嘴、管住手,便給了幼兒鍛煉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3.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學會處理突發事件
自主游戲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游戲中突發事件的出現,可以極大提升幼兒在日后生活中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環節5:“鞋保姆”游戲只擦一只鞋。
遠程中心的“客人”教師來幼兒園指導,由于時間關系游戲過程中只擦了一只鞋,付了兩元錢。回到班級后,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平時擦兩只鞋收兩元錢,今天只擦了一只鞋,收兩元會不會太貴了?晨晨想了想,又看了看樓下的“客人”教師還沒離開,于是拿出一元硬幣跑到樓下還給“客人”教師。回來后,教師詢問他剛才是如何跟“客人”教師解釋的,他說:我先跟“客人”教師說對不起,然后說剛才只擦一只鞋,多收了一元錢,雖然“客人”教師說沒關系,但是我還是把錢還給了“客人”教師。
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大體有六種:非參與者、旁觀者、舞臺管理者、游戲合作者、游戲引導者和指導者。其中,非參與者和指導者是最低效的角色。非參與者角色給幼兒的信號是游戲沒有價值、不重要;指導者角色因為教師控制了游戲,收不到促進幼兒成長的成效,最理想的是中間的四種角色。在幼兒自主游戲時,教師的角色按需而定,而支持的方式也要結合游戲情況和幼兒個體情況進行,包括提供經驗、引導、建議、詢問、拓展、增投材料等。這需要教師在實踐中豐富經驗,力求足夠敏銳、快速反應,并盡可能地給予幼兒鼓勵和有效支持。
4.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培養堅韌品質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自主游戲可以讓幼兒的學習品質得以展現,教師的肯定、鼓勵和引導可以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養成。
環節6:“鞋保姆”游戲遭遇閉門羹。
牧牧和煜煜拿著工具箱來到辦公室,教師A說:今天我的皮鞋不用擦,謝謝!牧牧回答:我們會幫您把皮鞋擦得很亮的。教師A說:謝謝你,真的不用。煜煜轉向教師B,問:老師,您需要擦鞋嗎?教師B:你看我今天穿的是什么鞋?煜煜低頭看了看,說:你穿的是布鞋,不能擦鞋油。他們倆繼續找到教師C,教師C說:不用,我昨天晚上已經擦過了。兩名幼兒沒有放棄,來到另一間辦公室,通過努力,終于找到需要擦皮鞋的教師D。
從上述案例中可知,兩名幼兒雖然極力推薦自己的擦鞋水平,但還是接連吃了三個閉門羹,但是幼兒沒有氣餒,繼續到別處尋找機會,側面反映了他們樂觀、堅持的寶貴品質。
當幼兒進入幼兒園學習后,對家庭以外的世界非常感興趣,這也是幼兒社會規范敏感期的重要階段。自主游戲讓幼兒零距離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可以讓幼兒獲取豐富的社會活動經驗。
通過“鞋保姆”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幼兒不僅會玩游戲,還會自行準備材料;在游戲中,幼兒既學會了交流,又學會了解決問題和處理突發事件。不僅如此,游戲還培養了幼兒樂觀、堅持等寶貴品質,這些都是幼兒發展所需要的。通過自主游戲,幼兒可以在活動中獲得無痕提升。
參考文獻:
[1]桑德拉·海德曼,迪波拉·休伊特.游戲:從理論到實踐[M].邱學青,高妙,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蔡蔚文,王蓉,王曉芬,等.幼兒園名師教育主張匯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