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逍燕

摘 要:近幾年,國家出臺了很多返鄉創業相關政策,本文通過對返鄉創業意愿先前研究的初探性的分析整理出其影響因素,提出假設,建立模型,為以后的實證研究提供了基礎。
關鍵詞: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初探性研究
在疫情蔓延的這種嚴峻形勢下,2000多萬的農民工沒能進城,滯留在自己的家鄉。本研究為在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是否有變化為目的的實地調查之前先對影響因素進行了初探性的分析。首先結合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素進行了初探性的分析并整理,接著提出假設,建立模型,為以后的實證研究提供了基礎。
1.創業意愿
國外學者Bird(1988)認為創業意愿是創業行為的決定性因素,并通過計劃行為理論解釋了創業行為。Baron(2007)也表示創業行為始于創業意愿。
王建紅(2011)認為,創業意愿是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王華鋒等(2010)認為,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是人們具有類似于創業者特質的程度以及人們對創業的態度。
因此,本研究把創業意愿定義為選擇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創業準備以及有沒有以后想創業的意愿或傾向程度。
2.個體特質
在心理學領域,郭志芳等(2013)將心理特質分為創新性、風險承擔、成就動機、內部控制源、模糊性容忍、自信心6個維度,來探討大學生個體特質與創業意愿的關系。錢永紅(2007)通過研究發現,個人特質對創業意愿有顯著的影響,并把個人特質分為成就動機、風險承擔和自主性特質。
因此,本文把個體特質分為創造性人格和風險承擔程度。
2.1 風險承擔程度
風險承擔是企業家所應具備的首要條件,只有具備冒險勇氣的人才能迎接挑戰,投入時間、精力和財力并承擔可能的損失。錢永紅(2007)認為,風險承擔、個體成就動機、個體自主性等因素,均對個體的創業意向有顯著影響。葉映華(2009)認為,成就動機、內在控制源、風險承擔傾向、問題解決能力等個人特質都可能影響個體創業過程。
因此提出假設1。
H1:風險承擔程度對農民工的創業意愿起顯著正向影響。
2.2 創造性人格
近年來,創造性人格作為一種具體的人格特質被引入創業領域研究中,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Oldham 和Cummings 在實證研究中發現,員工自身的創造性人格能夠顯著促進其取得專利。George&Zhou(2001)指出,創造性人格的特征之一就是經驗的開放性,即接受新奇事物的程度。擁有較高的創造性人格特質的個體,會產生更為多元豐富的想法,表現出更多的創新行為,反之,低創造性人格的個體較傾向于保守,表現出更少的創新行為。因此,提出假設2。
H2:創造性人格對農民的創業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
3.個人背景
個人背景包含性別、年齡、學歷、家庭背景、地域、教育程度和個人經歷等。Phillip H. Phan等(2002)認為,個人背景包括家庭環境,商業環境,性別和教育水平。本研究的個人背景主要包括性別、先前經驗、創業態度。
3.1 性別
一般而言,社會普遍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創業且更有優勢,女性則應該選擇穩定、輕松的工作,做好工作的同時,更要兼顧家庭事務。在研究中,劉志侃,唐萍萍(2014)的研究中性別并沒有納入到影響創業意愿的主要因素當中。黃大星(2017)也認為性別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的影響不顯著。
本研究認為,男生的堅強和堅持不懈的毅力會不會在辛苦的創業活動中起作用,并對創業意愿有影響。因此,提出假設3。
H3:男農民工的創業意愿比女農民工的創業意愿更顯著。
3.2 創業態度
創業態度是個體對創業的看法和喜好程度。齊昕等(2011)發現,創業態度對創業意愿的直接影響較大,而背景因素對創業意愿直接影響較小,但它還可以通過影響創業態度對創業意愿產生間接影響。陳文娟(2012)認為,創業態度是創業特質和創業認知影響創業意愿的中介關系變量,影響因子相對較高。
在創業態度的研究中,研究創業態度對創業意愿是否有影響,或是直接把創業態度作為一個中介變量進行研究,并非研究創業意愿之間的關系。因此,提出假設4。
H4:創業態度與創業意愿成正相關。
3.3 先前經驗
MacMilan(1986)提出創業者先前經驗是創業者在過往經歷中所獲得的感性和理性的知識技能。郭紅東(2013)認為創業者先前經驗是創業者過去經理所形成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總和。
因此,本文定義先前經驗是創業者在此次創業之前有沒有過類似的創業經驗,或者工作經驗,并把在其中得到的知識總結后的總和。
Stein Kristiansen等(2004)兩位學者發現,年齡、性別、工作經驗對創業意愿無顯著影響。然而,鐘云華、吳立保、夏姣(2016)卻在研究發現,創業經歷與社會實踐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的顯著因素。大部分文章研究了工作經驗對創業意愿有沒有顯著的影響,沒有對正負關系進行研究。因此,提出假設5。
H5:先前經驗與創業意愿成正相關。
4.農村環境
陳琪等(2008)指出創業環境對創業行為的發生具有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朱嘉蔚(2010)將影響農民創業的外在因素分解為政治與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基礎設施及自然環境,最后指出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本文認為農村的環境也會促進或削弱創業者個體的創業意向。因此,本文把農村環境作為調節變量,從社會支持程度、農民創業政策等兩個維度去考察農村環境的作用,提出假設6。
H6:良好的農村環境可以促進農民個體的創業意愿。
H6a:良好的農村環境下,個體特質對創業意愿的影響更強。
H6b:良好的農村環境下,個人背景對創業意愿的影響更強。
5.研究模型提出
根據上述的內容提出以下研究模型。
6.結論
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本文認為返鄉創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大多數農民工通過打工經驗豐富,農村也正需要這些經驗豐富的人士。因此,分析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既可以實現農民工就業的社會問題,又能引進經驗性人才,提速農村的發展,走向富裕之路。本文通過初探的形式提出了關于影響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一部分因素,建立了大致的模型,在以后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的研究其因素,并檢驗其假設是否有明顯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有效建議,以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1]黃大星.農村籍在校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與創業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創新科技,2017(11):42-45.
[2]劉志侃,唐萍萍.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陜西省10所高校的調查分析[J].調研世界,2014(7):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