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怡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是頜面部常見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顳下頜關節疼痛,異常關節音及下頜運動功能障礙,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四位口腔科流行病[1,2],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病因與寒冷刺激、關節解剖、咬合、免疫、關節負荷、不良姿勢等因素相關,同時與心理因素也有相關性[3,4]。由于顳下頜關節運動頻繁,常反復發作,較難徹底治愈,其病因復雜,目前臨床上還沒有一種特別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方法。
黃麗春教授是國際著名耳醫學專家,自上世紀60年代至今,黃教授專注于耳醫學專業研究,通過耳廓的視、觸、探測來診療全身疾病,她將中醫耳穴理論與耳廓全息理論以及西醫解剖和生理學相結合,發展和創造出全新的整合醫學,在世界各地治愈的疑難雜癥患者無數[5]。作者近年有幸跟隨黃教授學習了該套診療技術,并將其應用于顳下頜關節紊亂治療中。
本研究從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程度、顳下頜關節功能三方面來評估黃麗春耳醫學技術治療TMD 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我中心口腔科、全科門診就診的TMD 患者6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 例。治療組中男12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36.2±4.6)歲,平均病程(3.2±1.7)月;對照組中男11 例,女21 例,平均年齡(37.8±3.5)歲,平均病程(3.1±1.5)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診斷符合《口腔頜面外科學》[6]的相關標準:①下頜運動受限和肌僵硬感,下頜運動異常(開口度異常,開口型異常),開閉運動可出現關節絞鎖;②頜面部疼痛,表現為靜息時或下頜功能運動時疼痛不適,或患處診壓痛;③下頜關節部彈響和雜音。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能堅持完成療程者;③18 周歲≤年齡≤75周歲;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顳下頜腫瘤、類風濕性和感染性顳下頜關節炎等所致非TMD疾病;②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④凝血功能障礙者;⑤暈針;⑥耳廓對膠布和酒精過敏者。
1.4 方法
1.4.1 觀察組 ①耳穴陽性反應點探測:用MH-I 型耳穴探測儀(國際耳醫學研究培訓中心研制)探測患側耳廓,在顳下頜關節紊亂相應的耳部穴位區域探測陽性反應精確點。顳頜關節、口、喉牙穴、三焦為必取穴。身心穴取穴與否根據陽性反應情況而定,其中耳穴定位參照《耳穴診斷學》[5],身心穴位于耳垂7 區中點。探測時醫者所施壓力要均勻,不宜太重或過輕,過輕易遺漏良導點,過重易出現假陽性,探測各穴位停留時間要一致,避免過多刺激同一穴位而出現假陽性;探測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太快易遺漏良導點。以音響的改變作為判斷依據,音響出現速度快,音調較高時,為探測的陽性反應點,并以穴位是否伴有刺痛、壓痛、變色、變形、丘疹、脫屑等為參考。②在患側耳廓輪4、輪5 刺血:以75%酒精消毒耳廓,醫者在輪4 與輪5(定位同上,參照《耳穴診斷學》)上各取一個點,用一次性三棱針點刺放血各5 滴。放血治療1 周1 次。共4周。③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壓:用含王不留行籽的0.6cm×0.6cm 膠布貼于患側耳穴,并稍施以相應手法。囑患者避免揉搓,每天早中晚各按壓1 次,每次每穴約1min。貼壓治療每周2 次,共4 周。
1.4.2 對照組 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北京康必得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24g/粒),2 粒/次,3 次/d,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扶他林,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涂抹適量于患處,揉搓直至滲透入皮膚,3 次/d。共4 周。
1.5 療效觀察
1.5.1 疼痛緩解程度評分 以疼痛直觀模擬標尺(visual analog variables,VAS)記錄兩組治療前后頜面疼痛VAS 評分。VAS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7]。
1.5.2 顳下頜關節功能改善評價 采用Fricton 指數[8]。Fricton 顳下頜關節紊亂指數包含TMJ 功能障礙指數(dysfunction index,DI)和肌肉壓痛指數(palpation index,PI),DI 和PI 的平均值為Fricton 顳下頜關節紊亂指數(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
1.5.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顳下頜關節咀嚼及張口痛、周圍肌群壓痛基本消失,咀嚼功能和開口型、開口度基本恢復正常,顳下頜關節彈響基本消失。好轉:顳下頜關節區周圍肌群壓痛減輕,咀嚼及張口痛減輕,開口型和開口度接近正常。無效:以上癥狀無明顯改善。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用±s表示,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TMD 患者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AS 評分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2 5.79±1.11 1.25±0.43*#對照組 32 5.82±2.14 2.78±0.86*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顳下頜關節功能改善情況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顳下頜關節DI 值、PI 值、CMI值與治療前比較均下降,提示兩種方案均能改善患者顳下頜功能和癥狀;觀察組治療后 DI 值、PI 值、CMI 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觀察組方案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ricton 指數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DI PI CMI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2 0.332±0.027 0.124±0.017*# 0.127±0.026 0.035±0.016*# 0.228±0.045 0.084±0.021*#對照組 32 0.328±0.031 0.224±0.046* 0.122±0.034 0.083±0.023* 0.223±0.051 0.154±0.029*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種方案對改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癥狀均有效果,但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TMD 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Chisnoiu 等[9]發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致病因素是多維的,與神經肌肉、生物力學、生物-心理-社會因素、激素、情緒壓力等相關。除了藥物治療外,許多非侵入性療法,如自我護理、物理治療和器械療法,通常也用于TMD 的治療[10]。從本研究可以明顯看出,應用黃麗春耳醫學技術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引起的疼痛和功能改善效果明顯優于西藥對照組。
耳醫學專家黃麗春教授根據耳廓神經的分布支配和各神經的功能,提出5 大神經點:迷走神經點、耳迷根、三焦、耳顳神經點、枕小神經點。其中,三焦穴又稱“氣穴”、能量點,五臟六腑皆屬于三焦。刺激三焦穴,可以加強神經營養以及神經功能的協調、提高免疫能力,臨床中常被用于治療頜面部疾病。
黃麗春教授集40 余年經驗總結出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4 個主要穴位即口、喉牙穴、三焦穴和顳頜關節,取穴方法結合耳廓解剖定位和耳穴探測儀,從而達到精準定位,提高臨床療效。通常與疾病相關的耳穴皮膚電阻低,與疾病無關的耳穴部位電阻值正常。通過耳穴探側儀測量觀察耳穴的皮膚電阻變化,以耳穴電阻值降低的部位作為陽性反應點(良導點除外)和治療取穴依據。同時患病時,耳穴上的陽性反應點很多,往往一個器官患病會牽扯到鄰近的相關器官,在臨床中有相關群的現象[11]。所以在治療中疾病反應的相關部位及相關群點均應準確的選取,用耳穴探測儀在耳穴解剖定位區域更能準確探測出疾病精準點。黃麗春教授通過大量臨床觀察推測“德爾他反射學說”是耳穴治療作用機制的基本反射通路之一。1987年,黃麗春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嚴智強主任等人觀察了針刺前后冠心病患者相應耳穴與體穴溫度和電阻值變化,該研究顯示,人體內臟病理改變可在體表穴位和耳穴上出現客觀反應,同時冠心病可通過刺激耳穴或體穴后得到調整,體現了耳穴-體穴—內臟三者的相互聯系。由此更加證實了這種軀體內臟-中樞-耳廓(或其他臟器、軀體)間的通路是雙向反射徑路[12]。選用適當刺激方法和強度刺激耳穴后,通過德爾他反射通路到高級神經中樞皮質下進行調整,高位中樞接受信息會協調機體各項功能,如神經調整、體液系統、內分泌及免疫系統,使機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和生化反應,作用到機體病變部位,使血液循環改變、血管擴張、皮膚溫度升高,患者立刻感到病變部位的好轉和緩解。醫者用耳穴貼壓時,應避免用力過度,講究“用氣不用力”,讓患者耳穴局部微微發熱或出現酸麻脹及放射感,提示病變部位“得氣”,說明血液循環加速和活血通絡,局部病灶得以改善。黃麗春教授強調耳穴治療效果與治療手法關系密切,施以正確手法能提高20%~30%的療效,她在治療最后往往會對患者施以如指功發熱、推拉牽引松解開合法等,使通經活絡。其中,指功發熱要點在于醫者將丹田氣誘導在雙手的勞宮穴和食指及拇指上“氣至病所”提高療效。
黃麗春耳醫學技術刺血要點在于:放血前,先手持止血鉗夾住酒精棉球隊耳廓全面消毒,并利用酒精擴張血管和潤滑作用,對耳廓進行充分的按摩,然后從耳廓局部相應區域點刺放血,其作用在于促進對應病灶祛瘀排毒、通經活絡。另外,身心穴又稱焦慮點,耳穴探測儀探測此穴時,根據音響程度可判斷患者情緒變化程度。研究表明顳下頜關節紊亂與患者本身不良情緒有很大關系,通過探測身心穴陽性點,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因素,從而依情況加用身心穴,緩解不良情緒的致病因素,增強療效。
綜上所述,黃麗春耳醫學技術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是對常用方法的補充,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