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華



[摘? ?要]習題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夯實學生所學、深化學生理解、提高學生解題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習題教學應有所改變,在習題設計與教學環節滲透核心素養內容,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專業知識的同時,實現各項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習題設計;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17-0073-02
為了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我國進行了多輪教育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正穩步進行中。該輪課程改革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納入重點,并對相關學科的課程標準進行修訂。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詳細闡述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涉及的五個方面,并進行相關解讀。因此,在高中化學習題教學中,應將課程標準作為習題設計的重要指導理論,使學生在積累解題經驗、掌握解題技巧的同時,實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整體把握,提高宏微觀意識
化學是一門從分子、原子角度研究物質構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眾所周知,分子、原子不易觀察,但其構成決定著物質的化學性質。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認識物質、理解物質,構建微觀與宏觀世界的聯系,不僅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而且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強調的重要內容。因此,對高中化學習題進行設計時應從整體上對所學的物質進行把握,嚴把習題質量關,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分別設計相關習題,既要教會學生從宏觀上對物質進行合理分類,又要使其能夠從微觀角度分析物質的性質,不斷提高宏微觀意識。在課堂上,教師講解習題時應積極啟發、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從宏觀上記憶物質性質的同時,更能從微觀角度做出合理說明,由此逐漸樹立“結構決定性質”這一重要觀念,進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化學物質及其性質。
如高中化學中有機物的結構與分類、物質的分類與提純專題中都涉及分類問題,因此,可設計相關習題,使學生掌握分類標準以及不同類別物質的性質存在差別的內在原因。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宏微觀意識,可設計如下習題:
分類方法在化學學科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①根據酸分子含有的氫原子個數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③根據分散系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④根據反應中的熱效應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該題通過對物質分類的考查,能夠加深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對物質的認識。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主要是根據酸能電離出的氫離子個數進行劃分的,如CH3COOH雖含有四個氫原子,但僅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屬于一元酸,因此①錯誤;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可知②正確;溶液、膠體和濁液是依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進行分類的,而非丁達爾效應,因此③錯誤;④中的分類標準是正確的。因此,正確選項為D項。
二、突出重點,培養變化觀念
“變化”是化學學科的關鍵詞,體現的是分子、原子原有組成結構被打破并形成新結構的過程。為使學生能從本質上理解化學變化,教學中應突出重點,注重學生變化觀念的培養,尤其在習題教學中不僅要做好化學變化規律、知識的講解,更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在鞏固相關化學變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變化觀念。一方面,對高中化學涉及的化學變化規律進行匯總,巧妙地設計問題,將化學變化知識融入相關習題中;另一方面,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回顧所學,認真分析,尋找解題突破口。同時,要求學生解題時做好反思、交流,明確薄弱知識點、理解誤區,及時回歸教材,查漏補缺。
高中化學中與化學變化相關的知識較多,如氧化還原反應相關規律、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等。部分知識點較為抽象,不易理解,為此設計習題時可從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入手,以進一步鞏固所學,加深其對化學變化相關知識的理解。如氧化還原反應可設計以下習題:
下列反應中的氨與反應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 2Na+2NH3→2NaNH2+H2↑
B. 2NH3+3CuO→3Cu+N2+3H2O
C. 4NH3+6NO→5N2+6H2O
D. 3SiH4+4NH3→Si3N4+12H2
該題很好地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規律,即得失電子守恒,其中得電子的為氧化劑,被還原,失電子的為還原劑,被氧化。題干中的氮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2價,失去電子,被氧化,因此,氨為還原劑。A項中氨中的氫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為氧化劑。B、C項中氨中的氮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為還原劑。D項中氨中的氫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為氧化劑。綜上可知,B、C兩項符合題意。
三、尊重事實,提升推理能力
高中化學學習中,通過給出的條件推斷出具體物質、物質性質以及發生的化學反應是一項基本技能。為提高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樹立正確的推理觀念,在習題設計與講解中,就要注重對推理方法與技巧的滲透。一方面,結合所學內容,巧妙地設計推理證據,大到物質性質,小到原子的電子排布等,使學生能夠認真審題,找到推理的蛛絲馬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推理中尊重事實,有理有據,養成良好的推理習慣,并將推理結果代入題干之中,看是否滿足情境描述,保證推理的合理性與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