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峰 余廣彬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卻遭到日益嚴重的破壞,因此需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對現階段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要加強對環境的監測,采取有效的監測技術,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本文主要對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和質量控制相關對策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水平,為環境保護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環境污染;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12-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034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Zhang Rufeng 1,Yu Guangbin 2
(1.Shandong Yuantong Monitoring Co.,Ltd.,Linyi Shandong 276000,China;2.Linyi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Linyi Shandong 276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damag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this stage to ensure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further improve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dopt effective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so that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quality control, 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Quality control
隨著我國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環境污染問題越發重視。為了保持生態平衡,改善現有的環境質量,除了要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之外,還要加強對環境的監測。監測人員要采取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才能確保監測結果更加準確。此外,還要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的控制,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的效果,真正改善環境。
1 環境監測技術概述
進行環境監測時,主要采用生物手段或化學手段對環境污染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和生態問題進行監測,并對本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評價結果更加合理。在監測時,需結合本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選擇相應的監測方法。要了解導致該地區污染環境的因素,并對其進行仔細的調查。明確污染源后,就要制定合理的環境監測方案。在提取污染無樣本時,要保證其完整性,還要確保樣本有一定的代表性,這樣才能使環境監測數據更加準確,同時,還可以對污染物進行更加系統而全面的研究,并做出客觀的評價。由于環境監測技術比較復雜,因此對監測人員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1.1 環境監測過程
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監測的對象,根據相關標準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了解本地區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監測方案。環境監測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但同時也擁有明確的操作流程。首先,要對布點進行優化,再進行樣本的采集,將樣本進行有效的運送和保管,對樣本進行分析和測試,對檢測的結果進行合理處理,并做出綜合評價,最終再由專家進行評審,確保材料得到有效的整理和上報。為了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監測人員需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操作。
1.2 環境監測方法
現階段,我國主要采用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種方法,對樣品中的污染物進行分析。在化學分析法中,主要包括重量法和容量分析法,其可以多個污染物進行測試和評定。儀器分析法主要是對環境中的物質進行測量,其主要利用紫外光譜和質譜技術,在明確環境污染區域的情況下,對其污染物的構成和分析情況進行較為精確的測量。
進行環境監測時,需明確監測項目的要求,并在監測過程中掌握環境監測區域污染物的分布情況,了解污染物的來源,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整理,針對污染比較嚴重的區域設定可行性較強的方案,還要對其所使用的技術進行論證。
2 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
2.1 水資源檢測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
環境監測涉及的領域比較多,在對水資源進行監測時,主要采用3S技術。這一技術主要是對本地區的水文條件進行模擬,對生態所消耗的水量進行分析,確保水資源得到客觀的評價。在對水資源進行監測時,除了上述技術之外,還會應用GPS技術、RS技術和GIS信息平臺。先進的技術可以確保水域的分布變化情況得到及時有效的監測,幫助監測人員了解該水域的污染情況,有助于進行下一步工作。
2.2 濕地監測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
對濕地進行監測時,主要采用多時相化遙感動態監測技術,其可以對本地區的地理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并采集相應的數據,還可以隨時更新信息,對濕地的變化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其所采集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分析和處理。
3 海洋環境監測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
3.1 選擇監測岸基海洋環境裝置
在進行海洋環境的監測時,需及時收集和整理海洋環境預報數據,而這也是監測岸基海洋環境裝置的作用。通過對海洋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可以掌握岸基海岸的環境情況。通過仔細分析數據后,就可以為后續航行于海面油污移動提供相應的保障,并為海洋救援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
3.2 衛星遙感技術
在進行海洋環境監測時,還可以采用衛星遙感技術。目前,這一技術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拓展,而且取得相應的成績。在衛星遙感技術中,主要采用多光譜掃描儀與合成孔雷達等設備。為了確保沿海的懸浮泥沙含量得到有效的監測,并掌握其擴散的相關信息,就可以采用陸地衛星多光譜掃描儀。此外,還可以對工廠的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3.3 航空油污監測技術
航空油污監測技術可以及時對海洋中存在的污染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由于石油和原油不斷泄露到海洋之中,對海洋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有必要采用這一技術對其污染的情況進行監測,為后續治理對策的制定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可以采用這一技術為海洋環境監察和執法取證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信息。航空油污監測技術可以及時對海上油溢面積進行測量,了解油膜的具體厚度和污染物的種類,并確認污染物的源頭。
4 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4.1 環境監測數據的深層次挖掘不到位
一線環境監測環境的目的是要獲得可靠的數據和信息,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產生海量數據,由于這些數據和信息的提取工作非常復雜,而且關系到后續決策和環境保護,因此,必須要完善環境監測系統的功能。目前,這一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尤其在數據挖掘和利用方面尚存在諸多欠缺之處。
4.2 缺少多媒體監測數據一體化的整合系統
許多監測系統進行環境監測時主要是針對儀器中的各項參數進行研究,并沒有將注意力放在音頻、視頻、氣象等數據之上。部分地區逐漸意識到音頻、視頻、氣象等數據的重要性,但由于并未建立多媒體監測數據一體化整合系統,因此,在進行數據和信息的發布時,就無法為人們提供直觀的信息,也使得人們對環境監測的了解程度有限。
4.3 環境監控與一體化水平不高
進行環境監測時,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各項數據,對數據進行傳輸,并做好存儲工作。人工監控、環境評估等方面的數據偏少,尤其在對環境進行自動化預警時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樣就會限制監測系統功能的發揮,尤其在應對各種環境問題時,由于技術不足、反應能力有限,就會降低環境監測水平。
5 提升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
5.1 增強預警能力和決策支撐水平
為確保環境監測技術得到充分利用,就要不斷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我國已經將環境保護設置成基本國策,這意味著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也為環境監測系統的不斷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環境監測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如何保證這些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則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認真思考。通過有效的數據和信息可以為環境突發事件等問題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使取證、監督、評估、政策更加合理。由于環境監測會產生大量的數據,為確保有價值的信息得到精準、高效提取,就要合理設置數據分析中心。可采用數據統計、決策樹等科學的數據挖掘手段與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對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精準挖掘與研究,并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數據的利用價值,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對突發問題、事件的預警能力,確保相關部門正確決策。
5.2 設置靈活的互聯網接口
隨著環境監測系統的不斷發展,系統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密。在我國,絕大多數環境監測系統呈現出區域性特點,即為某一區域服務。這種特征會使得系統的功能發揮面臨許多限制,也不利于環境監測數據共享。為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就要將各項數據、信息與其他不同類型的系統有機結合,實現數據資源共享,而這則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
5.3 建立多種數據的一體化界面
建立環境監測系統之后,社會公眾就可以及時了解到環境保護的情況,這對于維護公眾知情權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傳統的環境監測工作中所應用的環境參數比較簡單,這不能保證公眾全面了解環境發展的情況。僅憑音頻數據展示環境信息,也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鑒于此,要將各種數據通過有效的聯合方式展現在公眾面前,確保數據更加全面、真實。除了音頻數據和氣象數據之外,還有視頻數據、環境監測數據,這些數據將會以恰當的方式被公眾所知。可在視頻中融入各類數據,這樣就可以使公眾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環境狀況。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公眾也可以隨時了解其發展情況,以及對事件的處理方式,有助于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進行,還可以使更多人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參與其中,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5.4 增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理成效
近幾年來,環境突發事件數量正在不斷增加,類型日益多樣化。為保證突發事件得到有效的處理,就要在第一時間內予以解決,這樣就不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隨著環境監測工作的不斷發展,各項技術正得到進一步整合,這樣就可以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優勢,確保環境突發事件得到高效處理。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需高度重視環境問題,通過先進的監測技術找出問題所在,為環境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現階段,環境污染問題已經越發復雜,其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更加嚴重的破壞,還不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需要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具備完善的質量控制意識,才能真正實現對污染源的控制,改善環境。
參考文獻
[1]宋華振.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分析[J].河南建材,2020(02):79-80.
[2]薛璐.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與其質量控制方法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12):73.
[3]闞麗萍.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4):104.
收稿日期:2020-09-14
作者簡介:張如峰(1986-),男,漢族,碩士研究生,中級技術職稱,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