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順好(廣州華工信元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所謂的資本結構,就是指企業資金來源中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二者的比重,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企業的發展情況。說到企業的資本結構有些人可能比較熟悉,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比較陌生或是理解比較膚淺。資本結構最重要的就是“資本”兩字,淺層含義上說,“資本”就是財務資金,而“資本結構”就是各個資本所占的比例而構成的一種財務結構,每一個企業或公司都特別重視資本結構,因為企業資本是一個公司集團的命脈,如何分配財務管理、如何平衡各種資本渠道所占比例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當今社會關于“資本結構問題”十分突出,有的公司在某些項目工程投入過多資金最終資本結構失調 很容易虧損甚至破產;而有的企業則是畏手畏腳,總愛守著自己的一畝方塘不敢投入,甘愿為“井底之蛙”?,F在讓我們來談談關于企業資本結構的問題。
資本結構中的籌資方式“負債籌資”問題嚴重:
(1)企業負債集資太過普遍,或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目前中國前五百強企業分布全國各地,相比與其他小眾企業,它們綜合實力更強,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更大,但盡管如此它們的“負債集資”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這種方式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它能快速地擴展資金結構,在短期內獲得大筆資金競爭資源,但一不小心公司就容易過度“籌資”,造成公司財力的不均衡,當企業資金一時無法周轉時負債累累,這種情況帶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支付不了員工工資造成民事糾紛和員工集體辭職,這些給公司帶來空前的危機。相信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個道理 但這種方式的火花卻越來越大,這和現在國內經濟形勢密不可分。
(2)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比例失調。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國有企業用人單位要求越來越嚴格 因此更多年輕人選擇創業來實現夢想。私有企業相比于國有企業顯然差距十分大,不論公司經濟實力還是流動人脈都不在一條線上,因此許多私有企業也選擇“負債籌資”,其實這種方式對剛剛事業起步的青年才俊來說卻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方向。創業畢竟更多靠的是運氣和家底,有了一定量的資金對于公司的生意或與外企的合作是更有利的,倘若有了和其他國有企業合作的機會,當然對公司未來發展更有利。
(3)渠道單一,貸款利息瘋長。據統計,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在這些年來,不良貸款的比例飛速攀升,這對于許多企業是不利的。成功企業不用說,倘若是那些一直走下坡路的企業就很難辦了。還有就是一些企業心中總是存著歪念,企圖通過搞破產或假破產,以這種“假”的方式來優化自己的資本結構,但其實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敗涂地。
當前,某些企業重規模,輕管理,這樣很容易造成兩方面問題,一是負債高,二是導致現有資金閑置,以至于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認清企業資本結構,強化“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的考核體系建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債務風險加以控制。與此同時,要深入研究資本結構理論知識,有的放矢地針對具體企業的具體情況,加以區別對待,還可以借鑒國外已有經驗加強理論研究,總結相關資本結構理論,并合理整理和分析企業資本結構數據以及影響因素,這樣才能找到契合企業資本結構的量化標準,進而推動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化。
對于政府調整好資本結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資金的投入,另一個是政策的投入。政府相對于企業的資本介入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保證企業的資金周轉又可以保證合法的執行權益,但同時也會限制企業某些方面的超強度發展。政府代表著國家的角度,是國內企業發展的指導老師,能夠解決短期的資金問題和經營問題,這對企業來說是很有價值的。而企業之間本就存在著明爭暗斗,政府作為一個中間人并且是特別重要的執法者,可以讓企業之間相互限制相互促進發展,有利于國家政府對企業的管理。
資本結構在不同的企業其實是不太相同的,因此采取的措施也不盡相同。比如國有企業在整個國家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有著堅強的后盾,經濟實力雄厚,自然它的資本結構也更為復雜。企業不可能只針對于某個行業的幾個項目的資本投入,事實上它是進軍其他各個行業所有一起齊頭并進。而私有企業就不如國有企業那般有底氣,其穩定性低、認可度小、經濟基礎薄弱,因此相對于國企來說它的資本結構比較單一容易被兼并和倒閉。它的每一步都應瞻前顧后,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這個道理。
企業資本結構如何才能做到最佳是每個企業管理者最頭疼的問題。眾所周知公司的運轉離不開與外界的合作生意關系。有句話叫做:先要有投資才會產生利潤。但投資并不是盲目地投資,講究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對于那些國有企業或外企是有優先考慮的,最好是能促成長期合作關系。一般的外企談生意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底線,虧本的生意不做也罷,但如果是以虧小本換來長期的合作伙伴也就是釣長線放大魚,這些方面一定要果斷考慮清楚,有了一定的投入最后的成果才能翻倍。
做生意不是靠膽子而是靠膽識,何為膽識?“膽識”指的是勇氣和見識。楚漢爭霸中項羽手握雄兵為何兵敗烏江?項羽力能扛鼎無人能及,但這是匹夫之勇;霸王有膽卻無識,而反觀劉邦出身寒微但是胸懷大志膽識過人?!傍欓T宴”的道理就是這樣,即使雙方實力懸殊但是我知己知彼,暗中蓄力何愁沒有扭轉乾坤的機會呢?生意上投資往來也是一樣的,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合作,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因此公司在投資合作的時候需要再三權衡利弊謹慎投資,這不是膽小而是慎重。如果遇到穩賺的合作機會當然是要立馬出擊毫無懸念;但是遇到比較陌生的領域一定要三思而行。
雖說對公司本身的投入十分重要,但其實對人力資源的正確投入更為重要。人才首先是第一位的,其次在公司各個分層部門的相互完美配合尤其重要,要想公司長久,團結的工作氛圍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是排首位的。公司不能一味強求苛責員工,而應當適當發送獎金鼓勵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關心慰問員工,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盡最大努力將手中的事做到最好,由此可以看出,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是特別重要的一環。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工作不好找,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很多大學畢業生心比天高都想找一個工資高環境好、輕松加愉快的工作,而企業總想招到十項全能啥都會做的人;但是后面漸漸被殘酷的現實打敗了。企業不能一昧奢求招到一群拿著一份工資十項全能的人才,人事經理應該考察清楚這個城市每個崗位的用人薪資,對于新招進來的員工公司應該投入培訓入職上崗,這才是企業正常人力資源招聘應該走的正常流程,企業只有培養出一批專業能干的技術性人才才能夠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利潤。
對于企業實行資本結構優化戰略管理,使企業能夠在資本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企業在產權清晰基礎上形成的企業治理結構,對企業改革的成敗具有重大的意義。對于股份企業上市公司,在資本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建立一種使約束與激勵機制均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促使企業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不論對于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都是特別有價值的。倘若能按照優化的戰略前行,我國的企業未來的發展理應一片好光景。
企業資本結構問題牽扯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從人力資源到資金調度投資體現了一個公司的運營狀況和管理模式。而資本的投資不僅僅是不動產和現金的流入,還包含了技術人才的投資,現在國家走的是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對于一個發展中的企業來說擁有先進的技術人才是公司發展壯大的核心力量。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為公司創造出無窮無盡的經濟利潤,然后再由專業的投資顧問把富余的錢投資籌備其他的項目,一個有遠見有規劃、團結一致的公司企業會在發展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從而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一個管理松散、鼠目寸光的公司遲早會被社會淘汰。因此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壯大需要全體員工的凝聚力、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強大的資金周轉、領導的遠見卓識,這幾點都是集團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