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毅林 陳忠



摘 要:通過對伊寧市空氣質量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2015—2018年,伊寧市空氣質量呈現逐年惡化態勢,PM2.5濃度逐年上升,超標現象日益凸顯。冬季PM2.5污染特征顯著,且重污染天氣易發。NO2濃度呈現上升趨勢,秋冬季超標天數日益增多。冬季多發的PM2.5污染及秋冬季多發的NO2是制約伊寧市AQI提升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空氣質量;污染;因素;伊寧市
中圖分類號 X8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9-0175-03
Analysis of Air Quality in Yining City
Shang Yilin1 et al.
(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 From 2015 to 2018, The air quality has been deteriorating year by year in Yining, and the PM2.5 concentr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In winter, PM2.5 pollution is characterized significantly, and heavy pollution weather is prone to occur. The concentration of NO2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number of days exceed the standard in autumn and winter increased day by day. The frequent PM2.5 pollution in winter and frequent NO2 in autumn and winter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AQI in Yining City.
Key words: Air quality; Pollution; Factors; Yining City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是建設“大美伊犁”的重要內容,伊寧市作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和州直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國家考核城市而身肩重任。新疆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每年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目標,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例列為重要內容,2018年、2019年空氣優良率目標分別為84.6%、84.9%。2018年,《自治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新政發〔2018〕66號)提出了更高的空氣質量優良率目標,要求到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例提高到85.4%。然而,隨著伊寧市PM2.5污染天數的逐年上升[1-2],PM2.5污染日趨凸顯,制約著空氣優良率的提升,距離“十三五”末達到85.4%的目標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制約空氣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3-5]顯得迫在眉睫。
1 研究方法
依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 663-2012)、《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 663-2013)等標準及技術規范,利用伊寧市環境監測站已有的2015—2018年大氣環境質量數據,對伊寧市空氣質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了解伊寧市空氣質量變化規律,找出空氣質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
2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由表1可知,2015—2018年,伊寧市建成區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范圍為23~309,2015年空氣質量優秀天數77d,2016年60d,2017、2018年53d,呈逐年下降趨勢。空氣質量達標率分別為84.3%、83.6%、77.2%、76.6%,空氣質量逐年下滑。2018年,伊寧市建成區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范圍為28~273,建成區空氣質量達標279d(其中優秀53d,良好226d),達標率為76.6%,同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空氣質量超標85d。PM2.5年均濃度50μg/m3,PM10為79μg/m3,SO2為21μg/m3,NO2為34μg/m3,CO為1.5mg/m3,O3最大8h密度為86μg/m3。
3 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
由表2可知,2015—2018年伊寧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年均值基本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7年較2016年增幅較大,達到14.47%。中度、重度污染天數逐年增多,尤其重度污染天數自2016年后呈現逐年翻倍的態勢,2016年5d、2017年12d、2018年20d,年增長率接近100%。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逐年增多,CO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逐年下降。O3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在增加,但超標天數較少。
4 空氣質量影響因素
4.1 PM2.5 由圖1可知:近4年PM2.5月均濃度在15~134μg/m3,每年1月份達到峰值,6月份達到谷值,每年11、12、1、2月的月均濃度基本在35μg/m3以上,直接拉高了全年均值。月超標天數在0~25d,近4年累積超標天數246d。2018年1月是近4年超標天數最多的月份,當月80%以上天數都在超標,PM2.5污染非常嚴重。
4.2 PM10 由圖2可知:近4年PM10月均濃度在38~164μg/m3,與PM2.5呈現相同的規律,1月份污染最為嚴重,月超標天數在0~18d,近4年累積超標天數113d,相比PM2.5累積超標天數減少50%以上。
4.3 CO 由圖3可知:近4年CO月均濃度在0.5~4.4mg/m3,規律與PM2.5、PM10高度重合,超標天數主要集中在每年11、12、1、2月,但月均濃度基本低于4mg/m3,且年超標天數2015年33d、2016年32d、2017年31d、2018年25d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4.4 O3、SO2 由圖4、5可知:O3、SO2污染影響非常小,SO2全年無超標天數,O3近4年僅2016年6月、8月,2018年7月這3個月出現超標,且超標天數總計7d,超標月份全部集中在夏季。
4.5 NO2 由圖6可知:近4年月超標天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1d、2016年2d、2017年14d、2018年14d,對空氣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需引起重視。
5 結論與討論
(1)伊寧市空氣質量主要受秋冬季PM2.5制約,NO2污染也不容忽視。冬季PM2.5污染特征顯著,且重污染天氣易發。NO2濃度有所上升,秋冬季超標天數日益增多。
(2)伊寧市屬于典型的冬季煤煙型污染,采暖季散煤燃燒是導致PM2.5、NO2超標的主要原因。另外,工業、揚塵和機動車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由于近年來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進一步加重了大氣污染。
(3)PM2.5污染全部集中在采暖季,春季沙塵影響小,春耕前秸稈焚燒貢獻也很微弱,采暖季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冬季多雪地面逆溫頻率的增加,使污染物在近地層不斷積累,導致一次排放和二次轉化成的PM2.5在近地面大氣中逐漸累積,達到高濃度水平。
參考文獻
[1]胡鋒,王興磊,劉云慶,等.伊寧市采暖季PM2.5載帶主要水溶性無機離子特征分析[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5(6):71-76.
[2]胡鋒,王興磊,趙晶.伊寧市夏季PM2.5載帶多環芳烴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8,32(2):114-118.
[3]郭敏,尹立峰.王興,等.2014—2017年京津冀區域大氣顆粒物污染演變特征分析[J].天津科技,2019,46(9):18-21.
[4]羅勇,萬志勇,劉華東,等.2019年9月江西省環境空氣質量情況分析[J].江西科學,2020,38(1):60-62.
[5]徐亞靜.咸陽市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12):127-12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