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煜有“千古詞帝”之譽,時代風云和個人命運沉浮,對他的詩詞創作有著極大的影響。從李煜的個人經歷、詩詞創作背景和不同時期的詞作,探尋其詩詞造詣和歷史定位。君主詞人,名實相符,也應感到無憾吧。
關鍵詞:詞;李煜;賞析
中圖分類號:1207. 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15-0007-02
小時候,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劇名即出自李煜的《虞美人》詞,后句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謂千古傳唱的名句。當時還年幼,看劇看熱鬧,只覺得金戈鐵馬如趙匡胤,才堪稱一代帝王;而李煜做詞人便好,哪里能守住錦繡江山,太難為他了。只是在劇中,李煜一生與大周后和小周后的情感糾纏,還是頗令人唏噓感嘆的。
南唐后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也是南唐末代君主。本來王位與他是難有交集的,他的長兄也是南唐太子的李弘冀,還曾因他天生重瞳而頗多猜忌。史說,李煜當時為避禍,醉心經籍和山水,以表明對政事不感興趣。也許,他真的不在乎王位,能夠在山水與詩詞間徜徉,過“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生活,才是他的夢想與追求吧。無奈,形勢比人強,既然生在帝王家,李煜還是被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當時,北宋的實力已經居明顯優勢,只是還而對著后蜀、南漢、南唐等地方割據勢力,需要逐一解決,這是南唐的喘息之機。李煜對外尊宋為正統,不斷自我貶損儀制,進貢以保平安;對內也曾想勵精圖治,奈何施政與用人都乏善可陳,而且統一的潮流浩浩蕩蕩。開寶八年(975年),北宋大兵壓境,李煜兩次遣使請求緩兵,宋太祖趙匡胤的回復也是名傳千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兵敗之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次年,李煜被俘送汴京,封為違命侯,雖然得以與小周后生活在一起,可是亡國之君過得并不快樂如意。兩年后,李煜病逝于汴京,雖然宋朝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但傳說他是被毒殺,一代君主詞人,如此悲涼地解脫了。熱衷于經籍詩詞的李煜,“本是詞臣身,不是帝王命”,未能守住父輩的江山,卻繼承父輩的文采斐然,為世間留下一篇篇錦繡詞章,也算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吧。直至現在,我們仍能從那些優美的文字中,看到他對生活、對江山的愛與眷戀。
李煜有“千古詞帝”之譽,時代風云和個人命運沉浮,對他的詩詞創作有著極大的影響。李煜的詞,以南唐亡國為分界線,前后期作品的內容和風格,有不小的變化。李煜出生在南唐王室,后來又做南唐國主,一直過著風流奢靡的貴族生活。因此,他前期寫的詞,多以他的貴族生活為主,描述富麗堂皇的宮廷宴飲、瓦肆勾欄的紙醉金迷和感情糾葛的纏綿悱惻,更多地表現出一種有品位的富貴脂粉氣息。例如:
《一斛珠·曉妝初過》④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于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襄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首詞一般認為是描寫歌女的日常生活和宴飲中往來應酬的景況,也有認為是描述李煜夫妻間的閨閣趣事。選材并不如何高雅,但是字里行間捕捉人物動作特點和心理狀態,用詞清麗別致而形神兼備,改變了“花間”氣質,煥發出別樣的生機與活力。
南唐亡國后,李煜“一旦歸為臣虜”,所寫詩詞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李煜雖然不懂政治,不是一位有為君主,但他對家國是有感情的,是想負起責任的。他將亡國的悲痛、恥辱與愧疚,都融入一篇篇詞章中。亡國后的李煜,從一國之君到階下虜臣,個人境遇發生了巨大改變。他在近乎轉瞬間,深刻體會到了世態炎涼。當然,他懷戀的是故國和曾經的美好生活,感慨的是個人際遇,而始終未將黎民百姓的疾苦和戰亂中的悲慘生活放在心上,更未出現在他的詞作中。這是李煜作為封建貴族的思想局限,也使他的作品在思想性上,不能與杜甫的三吏三別相提并論。但李煜后期的詩詞,在藝術性上可以說達到了詞的至高境界。例如:
《浪淘沙令》②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全詞表達出強烈的家國愁思和離愁別恨,李煜用自然精煉的語句,準確傳達出那“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無限江山”,無論如何悔恨和自我麻醉,也已經像流水落花般遠去了。那種沉郁蒼涼,雖相隔千年,仍能直戳讀者心懷。還有那首《虞美人>,在文章開頭也有提到,更值得認真賞析與解讀。
《虞關人》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以問話開篇,以答語作結。詞的上闕開始便問,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是什么時候結束的,以前的事情還記得多少?描述作者在成為階下臣虜之后,想起難以忘懷的往事,不禁感嘆昨夜小樓上的春風拂來,令人更難忍受回憶故國的傷痛。詞的下闕更加直抒胸臆,作者記憶中那些雕欄玉砌的華美宮殿應該還都在,可惜已經物是人非,歸屬于他人了,如果問作者心中的哀愁,就像那江水滔滔不盡滾滾東流啊。整首詞極言悲愁,沉痛無比,感慨今昔,一氣呵成,是這位曾經的君主發自肺腑的“以血書者”之詞,詞尾語盡而意不盡,使這首詞顯得格外雄闊。這首詞背后的故事,也更加使人嘆惋。對于李煜來說,詞作抒發的情感是無比真實的。可是在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看來,這份愁緒非但無法理解而且有不臣之心。
相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在李煜生日那天,宋太宗賜了一壺毒酒為李煜祝壽,一代“詞帝”便這樣離開了人世。《虞美人》也成為李煜最后的詞作,留給世人無盡感慨。
不管李煜是愛江山還是更愛詩詞,他的詞作的確有極高的水平,領一代詞風之先,在晚唐五代詞中獨樹一幟,對宋詞影響深遠。宋代著名詞人晏殊、歐陽修、秦觀、蘇軾、李清照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響。
可以說,李煜的詞,對詞的發展貢獻很大,在詩詞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欣賞李煜的詞,不得不先了解南唐詞派。王國維先生在《人生詞話》中說到: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中、后二主詞皆在《花間》范圍之外。”④這句話明確指出,南唐詞派與晚唐花間詞派是有所不同的。南唐詞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南唐宰相馮廷巳。這派詞人的作品,雖然也多以男女感情為主要題材,傷春悲秋抒發離愁別緒,但由于他們身處社會高層,眼界較為開闊,文化修養較高,往往在抒情中融入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從而提升了詞的表現力和整體美學品位。南唐詞風仍然是柔婉深約的,李煜也和李清照、柳永、晏殊一起被稱為“婉約派的四而旗幟”。胡應麟先生在《詩藪·雜編》中也提到,后主樂府為宋一代開山增。李煜的詞為何能成為“宋一代開山”,為何能得到如許高之評價,主要是其具備了以下三個方而的成就:
首先,擴大了詞的表達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作內容大多是一些風流韻事,即使有一些雄心抱負在里而,也是非常隱含不露的。從李煜開始,秉筆坦呈詞人的情懷和感受,而且從兒女私情擴展到家國天下,使詞也成為可以充分抒情言志的體裁。
其次,詞的意境格外優美。李煜的詞,語言精致而富有感染力,予人更深遠的意境。他對感情的表達真摯動人,無論是優游江南的美好生活,還是寄寓汴京的屈辱日子,他筆下流露的都是真情實感,意境的深度廣度都超越了其他南唐詞人。而且,遣詞用句自然凝練,善于用自描手法形容生活實景和經驗感受,通過具體個性形象的描述來反映更博大的境界,文采動人,具有極為高雅的藝術特色。
再次,詞風上具有獨創性。李煜的很多詞成為經典,跨越千年仍然傳唱不已。其詞作風格獨特,高度概括,清麗高遠,亦柔亦剛,既有婉約之美,也具瀟灑之氣,對后來的豪放派詞也有頗多影響。
盡管在時代的潮流而前,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即使貴為君主,也無法完全掌握自身的命運。南唐后主李煜,為他的家國江山,也曾多番奮斗與掙扎,更有無限愧悔。可惜,他的努力是不符合時代大勢的,分裂與割據也不符合中國歷史的發展趨勢。而作為“詞帝”,李煜是名副其實的。從他的詞作中,仿佛能看到一個真實的人,感受到一份真摯的情,血淚之作凝結成中國詩詞文化中的明珠。從這方而考量,這位君主詞人也會感到無憾吧。
注釋:
①②③李煜,李煜詞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④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7.
⑤胡應麟,詩藪[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上接第2頁)惻的愛情不僅反映出蒙昧時期阿拉伯社會的傳統習俗與等級制度,更向我們傳達了中古時期阿拉伯民族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對個體生命價值的追求以及對人可以征服命運的篤信。
★基金項目:揚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術科技創新基金項目,項目編號:X20190187;
注釋:
①②③④⑤俞山譯.沙漠騎士昂泰拉[M].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1:25, 38,98,158
⑥巫慕瑩,從安塔拉形象看英雄人物具備的品質[J].文學教育(上),2013 (02).
⑦程麻,文學價值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6.
⑧鄒蘭芳,余玉萍.從《一千零一夜》到《安塔拉傳奇》[J].讀書,2010(08).
參考文獻:
[1]歐麥爾·艾布·納斯爾.沙漠騎士昂泰拉[M].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1.
[2]巫慕瑩,從安塔拉形象看英雄人物具備的品質[J].文學教育(上),2013 (02).
[3]趙建國.《沙漠騎士安特拉》淺析[J].阿拉伯世界,1990 (02).
[4]鄒蘭芳,余玉萍,從《一千零一夜》到《安塔拉傳奇》[J].讀書,2010(08).
[5]程麻.文學價值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6]趙清閣.梁山伯與祝英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
作者簡介:周瀚石(2000-),男,北京人,中國傳媒大學全日制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藝術、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