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 潘瑀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校園貸款問題已成為熱點話題,其對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社會和諧均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從大學生個人心理、高校環境、所處時代因素方向分析,對校園貸所造成的個人、家庭、社會等危害進行研究。
【關鍵詞】 熱點話題 校園貸款 大學生 危害研究
方今,我國大學生校園貸款的主要問題為貸款門檻低、盲目貸款、貸款利率高、校園貸款國家控制機制不完善等。由于“校園貸”對大學生的要求低,學生只需進行網上操作獲取相干等基本信息就可以獲得不同數額的貸款。這些低凈在線借貸平臺大多數都是“多階段,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吸引著眾多缺乏足夠理性的學生盲目貸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校園貸款平臺的發展,從而頻繁出現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使這一群體成為了主要的受害對象。
1.大學生使用校園貸款的因素
1.1大學生的心理因素。
1.1.1大學生對生活的需求。對于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還沒有學習到專業課知識,還在按部就班的追溯著高中的文化程度,在專業知識上一片迷茫,往往出現對學習欲望降至最低,這時的大學生便會癡迷于網絡購物等開銷。大學生購買電子產品時都喜歡依賴在線貸款,以便減輕生活壓力,使資金鏈正常運轉。
1.1.2大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自主申請參加各項證書的考核,隨之而來的則是高昂的培訓費用。多數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定期寄來的生活費,過多的培訓費用嚴重增加了這部分同學的生活負擔,而其中一部分人則會選擇校園貸款。
1.1.3大學生對創業的需求。強烈的創業愿望促使部分學生選擇校園貸款,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大多數均以失敗告終。最終面臨“缺乏創業精神,貸款需要歸還”兩大問題,給自己甚至父母增加了壓力和麻煩。
1.2 大學生的高校因素。如今,校園貸款代理商,朋友,QQ,微信等網絡甚至大學的廁所等,都在推廣校園貸款。當“零首付,零利息”這樣的標語出現在校園各個角落,很多學生會輕易去相信,然后上當受騙。
1.3 大學生所處時代因素。目前,中國的一體化發展仍處于逐步摸索階段,現有的法律制度及風險控制仍然存在一部分漏洞,導致校園貸款的現象在校園里肆意游蕩。沒有自律的約定,也沒有統一的規則,甚至部分校園貸款誘導女大學生用“裸貸”的方式以增加貸款金額。
2.大學生校園貸的危害
2.1大學生校園貸對個人的危害。校園貸款的存在本身是為了大學生著想,但因為部分社會的不良影響,使大學生產生了虛榮心與攀比心理,從而去購買一些超出自身經濟能力的物品。校園貸的借款金額高,起線程度低,大學生會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屢次上癮。心里的健康程度開始惡化,從而走進了更深的校園貸火圈之中。導致了錯誤的消費觀。其次是人身安全問題,許多大學生在規定期限無法還清債務時,不良校園網貸就會采取極端措施,對大學生進行騷擾,恐嚇,嚴重的甚至還會將其違法拘留,這就會使大學生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去正常生活。最后是信息安全方面,大學生進行校園貸款時會填寫許多重要的私人信息,這就導致自身隱私泄露。
2.2大學生校園貸對校園的危害。當學生沒有按時還款時,校園貸款平臺上的一些貸款人會以各種方式威脅學生。例如,打電話給借款人的學校,老師,家長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很有可能逃學躲債,甚至跳樓自殺,這就成為了校園安全隱患。以校園裸體貸款為例,以私密信息迫使學生還款,學生逾期未還而導致信息泄露之后被迫放棄學業。有些人甚至逃課到社會上做一些兼職來還款。更有些學生受不了壓力,從而產生一些傷害自身的行為,甚至自殺。上述行為都會對學校的聲譽以及教學、校園等秩序產生不良的影響。
2.3 大學生校園貸對家庭的危害。大學生借助校園貸款需要按時還貸,所以會壓榨平時的支出,最終費用不夠時依舊需要向父母要錢。校園貸款平臺摸清了大學生這樣的經濟來源,所以表面上是把錢借給學生,實際借款時需要填寫父母信息。他們了解學生對于高額借貸無法償還,篤定學生家長不會坐視不管。以至于學生荒廢學業,學習生涯從此告終。更嚴重會造成并施加借款家庭精神壓力對其步步緊逼,讓他們失去了原本擁有的幸福。
2.4大學生校園貸對社會的危害。小額信貸公司將采取張貼裸照或不雅視頻的形式,強迫學生盡快還款,有些學生受不了壓力就會產生報復行為,甚至殺死貸方。在經濟糾紛方面,公安部門往往不愿意出現,只能單方面制止和打擊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此外,法院部門對網上借貸的情況不是很熟悉,也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不良校園網貸會抽取一定的利益,只因避免這些不良平臺。這種行為抵擋了健康的道路,拖累了前進的步伐。
3.結語
當代大學生心智發育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被網絡上的新鮮事物所吸引。而為了滿足自己的這種心理,就出現了盲目消費的現象,從而走進了潛在的風險。卻走進了潛在的風險。而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卻是社會消費重要的一部分,在受到追求資本利益的大環境推動下,校園貸的迅速發展導致其產生了大量的負面影響,成為了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家庭、校園、社會等方面的安全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為維護校園的健康和諧,需要從政府、學校、個人等層面進行多種協同式對策搭配,從而解決大學生校園貸的各種不良問題。同時學校應提高警惕,加強消費教育,靠約束學生自身來抵制社會的不良誘惑,讓大學生學會甄別和防范非法的組織,并在多種層面上一起齊心協力為大學生創建一個安全的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 林明惠,大學生網貸消費行為調查分析及引導策略[J]. 思想理論教育,2017(5):79-83.
[2] 逄索、程毅,大學生網貸成因分析及其風險規避路徑——基于上海市大學生消費行為調查的實證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7(2):107-111.
[3] 范親敏.大學生不良校園貸的危害與治理.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