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媛 李文靜
摘要:兒童立體繪本作為兒童繪本中的一個小小的分支,它與普通的紙質書籍不同之處在于它在傳統的紙質書籍的基礎上通過機械原理構建了一個三維的立體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以往書籍的印象。這種繪本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了兒童的審美心理,向他們展示一個立體的、好玩的童年時光,不僅能激發兒童對于書籍的喜愛和對自己童年生活的憧憬,還可以幫助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兒童;立體繪本;童年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15-0145-01
一、兒童立體繪本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1.立體書的發展進程。立體書最早產生于西方發達國家,其歷史源遠流長,最初是針對成年人而設計的,慢慢地被引進醫學領域,直到18世紀才逐漸應用到兒童教學中。它最早被稱為紙本玩具書,后來才出現了立體書、可動書。關于名稱,國外文獻也無做具體的區分,這幾個名稱經常交替出現。2000年,立體書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但是由于制作成本高,制作過程繁復等原因,導致玩具書在國內起步比較晚,直到近幾年此情況才有所改觀。
2.兒童立體繪本的現狀分析。國外的立體兒童繪本市場較之國內更活躍,究其根源,在于立體書和繪本均由西方國家最先興起,后來才傳入我國。西方的學者更注重這種書籍在市場的暢銷程度,為此還成立了相關協會進行專門研究,所以印刷手段也比較先進,發展較快。和國外相比,兒童立體繪本在國內的發展比較滯后。近年來來情況才開始好轉,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其進行研究,市場方面也漸漸活躍起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轉變,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隨之高了起來。兒童立體繪本雖然價格偏高,但它帶來的美的體驗和對兒童好的影響遠遠超過他的價格,它所包含的美不僅可以促進兒童全面的成長發展,還會給生活增添不少的樂趣。
二、兒童立體繪本的結構設計
兒童繪本與立體書結合,從繪本與立體書的角度來看,兩者起到互為補充的作用,都為讀者服務。如今我們看到的繪本,圖像本身走向獨立,不再需要以文字為依靠,僅是一幅簡單的畫面就能讓人明白更深層次的道理,引發人的思考。立體書擺脫了傳統書籍的束縛,不再局限于二維世界,它以自己特立獨行的三維方式在書界中占有一席地位。
書中運用機械原理使物與物之間產生互動關系,在翻開書的瞬間,里面的小動物,小人物仿佛驚喜一樣彈跳在小讀者的面前。這樣不僅滿足了兒童愛玩的天性,而且能學習到紙張折疊的知識,打開他們的視野和看待問題的方法,角度等。因此繪本與立體書的結合,完美地向兒童呈現了一個美麗紛呈的世界,給兒童帶來趣味性的同時又學到了好多的小機關,給兒童的生活增添了好多的樂趣。比如插畫家所創作的立體《我的情緒小怪獸》書,翻開書中首先顏色比較亮麗,很符合兒童的視覺審美,五顏六色的畫面所帶給兒童的是快樂;其次是他的畫面構成材料,看上去都是很普通的紙板,在上面涂涂畫畫便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其實這種涂鴉方式也很符合兒童階段的畫畫方式,在此階段兒童還不懂得運用繪畫中的一些原理構圖,只是按著它們自己認為美的方式來涂畫,所以畫家在這一方面考慮的很周到。
三、兒童立體繪本制作的意義
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新中國成立之后正式將美育列入與德育、智育、體育并行的一項內容,審美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童年時光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關乎以后的成長發展,此階段的兒童主要通過玩耍、游戲來獲得樂趣。在玩耍的過程中,兒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美感世界,所以此階段對于兒童的審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兒童立體繪本的出現,會帶他們在玩耍的同時走進知識的殿堂,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當兒童翻開立體繪本的一瞬間便和書籍之間產生了審美關系,書中的三維世界不論在形式還是顏色上都對兒童造成了很強的視覺沖擊。且暖色系圖像正符合此階段兒童單純、天真的心理特征,并且帶有治愈作用,此外兒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會給這次美的行程錦上添花。兒童在翻書的過程中,也是他們在與書籍對話的過程,書中的立體世界會激發他的好奇心,想要做手工的欲望,還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關系,書中的字其實是寫給家長看的,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很少去關注書中寫的什么字,反而是圖像更值得他們喜歡。所以需要家長將書中的文字像講故事那樣給孩子講出來,家長也與孩子產生了互動體驗,既生動又有趣。 四、結語 兒童立體繪本的獨特,在于其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它打破了傳統書籍的固有形式,在結構上開拓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它的第一次出現是為成年人而設定,后來引入到兒童領域越來越受歡迎。翻看立體繪本,不僅是一場視覺旅行,更是打開了一種認識新世界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宮悅鈞.繪本與立體書結合實踐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8.
[2]朱薇,我國兒童玩具書市場前景分析[J].出版廣角,2016(08).
作者簡介:史惠媛,山西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