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慧 包偉
摘要:隨著綠色設計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陶瓷的產業制作已然朝著綠色化發展,3R原則的普及使原本不夠“綠色”的陶瓷工藝有了改進的方向。陶瓷工藝復雜,有制窯、燒窯方面,制作工具等等方面。本文首先介紹綠色設計理念,然后從制窯與燒窯方面、制作工具等方面入手進行探究。
關鍵詞:綠色設計;陶瓷
中圖分類號:T0174. 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15-0146-01
一、前言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綠色生活,綠色設計的概念也十分流行。人們意識到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許多產業都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陶瓷產業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將從綠色設計對陶瓷工藝的影響入手,分別論述綠色設計、陶瓷工藝的特點,以及綠色設計對制窯和燒窯業、陶瓷制作工具和制陶瓷觀念的影響。以此來喚醒人們對于保護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觀念的正確認識。
二、綠色設計對窯業的影響
由于窯爐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使陶瓷工藝越來越不適合提倡綠色設計的當代,改變迫在眉睫。
(一)燒窯方式的改變
新石器時期窯爐搭建簡單,保溫性能較差且升溫不易,受熱面也不夠均勻。常在地底挖坑燒制,如橫穴窯與豎穴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用磚瓦搭建窯爐,并且對于窯室的設計十分講究,不論是寬度還是高度都經過了精密計算,以提高生產率。比如戰國時期的燒制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的窯爐,就是經過周密的計算而建造成。在成品率低下的時期,人們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但窯爐的提高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從而更加環保。隨著綠色設計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窯爐的制作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新材料的使用使窯爐保溫功能更加強大,高溫棉的使用可以使爐內溫度升溫可控,因為它能有效阻止熱能揮發,從而提高生產率。
(二)燃燒材料的改變
在電被發明之前,人們都把柴或煤等原料作為窯爐的燃燒材料。這常使二氧化碳過量排放。隨著綠色設計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工人們開始使用燃氣作為窯爐的燃燒材料。這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物質的排放。隨著電的普及,人們開始使用電作為燃燒材料。首先,電在輸送方面非常安全、經濟,并且生產、使用都非常方便。使用時清潔、干凈,不會產生許多污染。也不會過多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三、綠色設計對制作工具的影響
工藝美術產品的制作依賴于工具的使用,而制作工具本身又體現出強烈的工藝美術的美感。工具一方面影響著產品的風格,另一方面又影響著產品的生產方式。可以說,工具是工藝美術的核心技術體現,同時也能最直觀反映出是否符合綠色設計。蒸汽機的一聲巨響使世界進入了機器時代。機器的加入使陶瓷工藝更加“綠色化”。曾經,工人們拉坯或修坯時所剩的廢泥也能再次利用,這是由于真空練泥機的引入。真空練泥機能夠有效的將廢泥充分揉練,并且排除泥料中的空氣,減少泥料的次品率。而氣泵的使用使吹釉時減少釉的浪費,并且根據開關可設置氣的大小以此適應不同的情況需求。這些機器的利用,使得陶瓷制作更加綠色化、便利化。
3D打印技術是當下陶瓷生產中的熱門“新技術”。它制作簡便,只需在電腦中將所需3D模型制作出,然后導入3D打印機中,再由3D打印機的噴嘴緩慢擠出陶瓷漿體成型,期間無需人工過多操作。并且3D打印機由許多零件組成,這些都可以回收再循環利用。由此可見,綠色設計的概念早已融入現代陶瓷制作。
四、結語
隨著綠色設計的良性結果展現在大眾面前,人們開始更加主動的使用一些體現“綠色設計”的陶瓷產品。綠色設計的理念可以體現在陶瓷產業中的方方面面,更高效的利用原材料、更環保的制作產品、更合理的利用廢棄物,這些都屬于“綠色設計”理念的體現。現代設計師應當以更開闊的眼界進行設計。理解“綠色設計”的真正含義,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參考文獻:
[1]紀宏超,張雪靜,裴未遲,等.陶瓷3D打印技術及材料研究進展[J].材料工程,2018 (46).
[2]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013重印)
[3]田白秉.中國工藝美術史2版(修訂本)[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2018重印).
[4]葉喆民.中國陶瓷史增訂版[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2013重印).
[5]土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2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6]李硯組,土明旨,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018重印).
作者簡介:胡嘉慧(1995-),女,江西九江人,景德鎮陶瓷大學2018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