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教學推廣后,學生更加喜歡上了英語課。教師在課堂上靈活地把繪本教學嵌入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構建了學生的批判思維,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不僅獲取英語的知識,更能構建自己的思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也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繪本教學;閱讀素養;激發情感
【作者簡介】楊潔,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
繪本的推廣,受到許多孩子的喜愛。當下英語教學中,將英語的繪本引入到課堂,不僅符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效越來越好。因此,優化繪本教學,提升小學英語的閱讀素養,是當下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故事為基點,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繪本內容豐富多彩,而且有著極強的趣味性、故事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把這些內容展開,就能有效吸引學生的閱讀,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以繪本的故事入手,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以繪本故事中生動有趣的形象為教學基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繼續推進教學。因為,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更是學生閱讀素養構建的重要內容。
例如,筆者教學小學英語六下《Unit3? A? ?healthy? diet》這部分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進行學習筆者將繪本《The food we eat》 引入到了課堂,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構建了思維導圖,加深學生閱讀理解。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借助于多媒體的動畫呈現一個人,然后將美味的巧克力放入這個人的“嘴巴” ,讓學生看著巧克力行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狹長的食道就如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大峽谷”,胃的部分就是消化的“瘦身所”,而腸道就如學生生活中的“滑雪場”。這樣的動畫呈現,讓學生明白了人吃進食物的處理的過程。看完了動畫,再讓學生閱讀繪本的內容。繪本的故事更加細致入微地介紹了這個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去深入閱讀繪本,不僅在閱讀過程中能保持清晰的邏輯性,更能深入理解故事的內容,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讀完了繪本,了解了繪本的故事,感慨頗深地說道:“I really do seem to be the chocolate. I love this journey。”還有的學生說道:“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 food I eat. I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today”隨后教師帶領著學生學習文本的內容,引導學生健康飲食,結合文本的句型引出“Mike likes eating sweets,cakes and ice creams”這樣的句子,讓學生討論這樣的飲食是否合理,我們應該怎么飲食才能更健康,學生很快就能找到這樣的句子“Yang Ling likes sweet food too,but she eats a little? at? a? time”。這樣就與教材的內容相吻合,課堂實效性就提高了。
其實繪本的內容不僅故事性強,而且內涵豐厚。我們英語教師在讓學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能淺嘗輒止,要引導學生通過深度的閱讀來理解文本的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能靈活地運用好繪本,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以情境創設為紐帶,激發情感
中國本身沒有說英語的環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英語的知識,更要進行濃郁氛圍的構建。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創設出適合學生的英語情境,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繪本在情境創建方面是很好的素材,也是調動學生情感的動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把握好度,有效地把繪本教學嵌入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筆者在教學三下《Unit7? On the farm》這部分內容時,就把繪本《The little? Creatures? Who? lost Collection》嵌入了課堂。筆者結合繪本的內容創設了情境,讓學生的情感充分地被調動起來,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這個繪本的內容講述了不同的小動物均丟失了東西,并且發出倡議讓讀者幫小動物尋找丟失的東西。筆者以這個繪本的內容為契機,帶領著學生把教室裝扮成農場,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把繪本的故事演繹出來,教室里一下就沸騰了,這樣的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異常的高。有的學生扮演小豬,說道:“Where are my socks?”有的學生扮演斑馬說:“Where are my? clothes?”有的同學扮演猴子說道:“Where are my peaches?” 有的同學扮演小狗說道:“Where is my? tail?”……同學們立刻根據小動物丟失的東西,開始尋找起來,這樣不僅讓學生的情感有了連接,也讓學生學會了合作團結,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學生在繪本的學習中基本掌握了句型,再學習文本的內容,就感覺輕松多了。英語的情境教學走進課堂,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更能促進學生情感的激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樣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
三、以探索思想為契機,構建批判思維
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學生的批判思維,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視野更加的開闊。繪本的閱讀就能促使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靈動地運用繪本,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的素養。
例如在五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這篇文本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試著閱讀這篇文本的內容,然后筆者拓展了繪本《Beatiful? animals》的閱讀,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結合閱讀的繪本,讓學生討論,什么樣的動物是“美”的,什么樣的動物是“丑”的,學生在討論的過程就能不斷地挖掘,“美”“丑”之間的內涵。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美”人的理解,有的學生經過這樣的思維批判,重新認識了周圍的人,有一個學生感慨地說:“上次,我在公園中,看到一個漂亮的阿姨,帶著一個小女孩,吃著東西隨手扔在地上,而另一個農村的媽媽看到了不知道給女兒嘀咕了什么,她女兒立刻跑到剛才那個女孩扔垃圾的地方,把垃圾撿起來,飛快地跑到垃圾桶邊,把垃圾送進了垃圾桶。我今天才知道美與丑。”有的同學說道:“我們不能僅僅看外表,要看內在的美。”小小繪本讓學生明白這么深奧的道理。通過今天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看待問題,批判思維也在學生的頭腦中悄然地生成。
筆者把英語繪本引入到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繪本的內容豐富,蘊含的哲理豐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收受到熏陶,為將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重視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下堅實的基礎,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素養。
四、結語
繪本教學走進課堂,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而是生動活潑,教師要能靈動地把繪本教學嵌入到英語的課堂,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生閱讀的素養,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琴琴.淺議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23.
[2]陳冬雷.提高高中英語課堂實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