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江
(西安翻譯學院 英文學院,陜西西安710105)
書名:畜牧英語
作者:余萍
出版社: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ISBN:9787561173824
定價:25.40元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畜牧業也邁向了新的發展臺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畜牧市場廣闊。伴隨畜牧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展,社會對專業人才更加渴求。我國與他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畜牧產品大量出口與進口,專業人才成為國際貿易交流的媒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畜牧專業人才承擔著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務,要掌握專業知識,具備畜牧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畜牧業英語具有特殊性,其涵括的專業知識較多,需要專業人才重點記憶。作為相關從業者,需要把握畜牧英語的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翻譯策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開展有效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迎合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畜牧英語》一書采用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的方法,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畜牧英語知識點,其迎合了學生的現實學習需求,符合未來崗位的走向,有效地將英語學習與職業發展融合起來,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材料。
《畜牧英語》一書共分為八個章節。第一章節是牲畜飼養管理,第二章節是家畜的食物和營養,第三章節是愛護禽畜,第四章節是畜禽疾病,第五章節是預防動物疾病,第六章節是水產養殖,第七章節是動物產品加工,第八章節是生物技術。每個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熱身活動、對話、課文、任務。相比同類書籍,該書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
(1)畜牧英語學習的必要性。畜牧英語學習對于畜牧業人才培養有積極意義,而人才培養關乎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畜牧業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畜牧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只有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畜牧業騰飛奠定堅實基礎,才能真正構建小康社會,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我國畜牧業規模較大,畜牧生產量較多,近幾年重大動物疾病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以禽流感為例,禽流感的傳播速度較快,治愈難度較大。為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需要將著眼點放在禽畜生產上,開展科學研究。在這一過程中,畜牧英語專業人才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2)畜牧英語的特點。畜牧英語類屬于科技英語的范疇,因此具有科技英語的特點,但是其又保留了專業特色,在詞匯句法方面有特殊之處。作為學習者,必須掌握畜牧英語的語言特征,捕捉句式句型的變化,從而準確翻譯各類英語材料,擴展國外研究成果的應用范圍。首先,畜牧業英語的專業詞匯非常多。所謂的專業詞匯,就是在行業內普遍應用的專有詞匯,這些詞匯往往能夠闡釋特殊現象,還原實操過程。專業詞匯大多是概念詞匯,其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對畜牧業英語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資料都闡釋了重要的生產問題,這些生產問題往往蘊含著專業知識,有高度的專業性。只有專業領域內的學者才能夠理解文本內容,專業領域外的人無法深入領會文本主旨。以sexing為例,其主要是指雄性牲畜與雌性牲畜的鑒別。以fowlplox為例,其意思是指雞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匯有了意義上的新變化,學習者需要重點注意,把握專業詞匯的內涵。其次,除了專業詞匯較多之外,畜牧業英語的派生詞也比較多。派生詞是在詞根的基礎上添加詞綴,這些詞綴往往來自拉丁語。詞綴有其固定意義,與詞根連在一起之后就衍生了新意。詞綴與詞根的組合方式有很多,因此派生詞數量也相對較多。以reproductive為例,這一詞匯的前綴是re,這一詞匯的詞根是productive,二者組合起來是“繁殖的”之意。以cellule為例,這一詞匯的后綴是ule,這一詞匯的詞根是cell,二者組合起來是“小細胞”之意。在畜牧業英語中,派生詞學習非常重要,學習者需要掌握派生詞的構詞方式,對派生詞意義進行科學猜想。此外,畜牧業英語中的縮略詞也比較多。畜牧業英語類屬于科技英語,而科技英語詞匯庫有相當數量的縮略詞。這些縮略詞采用了簡單化的表現方式,具有簡潔規范的特征。以total mixed rations為例,其可以用三個詞匯的第一個字母來替代,縮略成TMR的形式。以antibody為例,其可以用兩個詞匯的第一字母來替代,縮略成Ab的形式。掌握縮略詞,可以知曉重要詞匯的完全意義,降低英語資料閱讀和翻譯的難度。最后,畜牧業英語中的合成詞也比較多。在專業英語文獻中,作者經常用合成詞來闡釋禽畜生產過程,記錄禽畜生產的特征、染病癥狀等等。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組合而成的,如cowshed、livestock等等。學習者需要記憶重要詞匯,建構完整的知識框架,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3)畜牧業英語的語法特點。語法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關鍵,也是英語翻譯的關鍵,只有了解語法特點,才能對句子進行解析,深入挖掘文本內涵。首先,畜牧業英語經常使用被動語態。縱觀國外的畜牧業英語文獻,發現作者在行文之中大量應用了被動語態。被動語態常常出現在成果介紹、禽畜生產過程敘述等方面,具有直觀性和準確性。采用被動語態建構文章,可以削弱作者的主觀情感,減少主觀色彩,從而更加準確地論述英語知識點。例如:The chick embryos were chopped up。這句話的意思是將雞胚切碎,運用了被動語態。被動語態更加清楚,在過程論證中必不可少。其次,畜牧業英語常用一些長句子,且這些句子的結構非常復雜。畜牧業英語的特殊概念具有專業性,為了清晰地表達概念,必須采用嚴謹的語言結構,切合讀者的邏輯思維。畜牧業英語常常應用長句子,這些句子可以作為專業概念的釋義。很多長句子包含多個短句,這些短句具有獨立性,組合起來豐富了長句意義,精確闡釋了專業問題。對專業文獻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長句在運用大量專業詞匯的同時,使用了大量連詞,翻譯難度相對較大。在理解過程中需要抽繭剝絲,梳理句子的邏輯線索,提煉主語謂語和賓語。再次,畜牧業英語經常應用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包括現在分詞、過去分詞等。畜牧業英語具有簡單直接的特點,因此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應用增強了行文的連貫性,使前后句子更加完整。此外,畜牧業英語經常應用名詞或名詞詞組。上述已述,在專業畜牧業英語文獻中有大量的專業術語,這些專業術語基本都是名詞。名詞化結構在材料中也比較常見,因為名詞性結構能夠精簡文章,縮減文本篇幅。最后,畜牧業英語經常應用省略句。為了不出現重復表達的情況,省略句的應用也比較普遍。
(4)翻譯的基本原則和重要策略。首先,應該遵循客觀性原則。畜牧業英語涵蓋知識較多,且具有專業性科學性特點,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禽畜生產規律,使翻譯內容貼合文本實際。畜牧業英語文獻材料非常可觀,其所討論的內容、其所研究的成果都具有客觀性,因此在翻譯時可以應用被動語態、一般現在時等,對事實進行反復確認。翻譯者需要盡量減少主觀情感的投入,避免文本翻譯過于隨意。其次,應該遵循準確性原則。一個簡單詞匯往往是句意的中心,因此要將著眼點放在每一個詞匯上,準確傳遞詞匯意義。文獻翻譯要忠于原作,翻譯者需要和作者保持觀念上的一致性,并注重翻譯表達。翻譯者不能篡改畜牧業英語材料中的內容,更不能曲解作者的意義。只有做到上述幾點,才能精準傳遞信息,提高翻譯質量。再次,應該遵循精簡原則。畜牧業英語材料大多結構巧妙、行文順暢。譯文應該與原文一致,符合語言規范,貼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國內翻譯者生活在漢語的大環境中,應該聯系漢語學習實際,疏通文意調整結構。畜牧業英語翻譯策略有很多,在不同場合可以采用差異化的翻譯策略,爭取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第一,翻譯者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所謂的直譯方法,就是嚴格遵循畜牧業英語材料,對材料進行對照翻譯,保留原材料的行文特點和行文風格,體現作者的基本觀點。直譯是最常見的翻譯策略,也是最重要的翻譯策略,翻譯者應該領悟作者意圖,直接反映原文意義。第二,翻譯者可以采用意譯的方法。所謂的意譯方法,就是按照原文的意思進行翻譯,但不必亦步亦趨照搬照抄。畜牧業英語材料較為晦澀,如果一味進行直譯,會造成讀者的閱讀困難,加大讀者的閱讀難度。很多直譯過來的語句并不貼合讀者的認知習慣,致使讀者思維混亂。為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翻譯者需要對詞句進行意譯,適當應用漢語思維方式闡釋詞句。第三,翻譯者可以采用音譯的方法。所謂的音譯方法,就是對外來詞進行翻譯,按照外來詞的讀音展開翻譯。以gene為例,就是按照讀音可以將其翻譯為基因。第四,可以采用增減詞翻譯的方法。在特殊的文本語境下,還需要對原文中的詞匯進行增加或減少。如果譯文并不完整,行文并不通順,翻譯者可以適當增加詞匯,作為原來文本的補充;如果譯文過于繁復,詞匯重復出現,翻譯者可以適當減少單詞,凸顯文本材料的嚴謹性和簡潔性。第五,可以采用轉換的方法。英漢表達方式不同,在翻譯過程中經常要轉換句子形式、轉換詞句意義等。這種轉換包括語言順序的轉換、句子結構的轉換等。翻譯者應該巧妙采用轉換方式,使譯文貼合讀者的認知實際。
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更加繁榮,畜牧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國畜牧市場不斷擴展,國內外的經濟聯系更加頻繁。當今社會需要畜牧業英語人才,畜牧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得到凸顯。畜牧業英語類屬于科學英語范疇,其理論體系龐雜,對學習者的邏輯思維提出要求。在開展知識學習時,需要把握畜牧業英語的特點,掌握畜牧業英語的翻譯策略。《畜牧英語》一書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畜牧英語知識點,介紹了畜牧業英語的詞匯特點、語法特點等,傳授了重要的翻譯策略,為專業英語學習提供了寶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