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坤
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會計制度不斷完善,事業單位作為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能部門,應該充分順應會計制度改革的趨勢,不斷優化會計工作制度,不斷提升會計工作成效。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規范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對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會計工作;影響
事業單位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履行社會職能的重要單位。為整體優化事業單位的發展成效,不斷提升事業單位的發展水平,應該積極提升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整體成效,不斷優化事業單位整體發展效益。在實踐過程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已逐步開展,會計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會計工作。為充分履行自身職能,不斷推動長效快速發展,事業單位應該充分注重會計制度改革,不斷優化會計工作,不斷提升會計工作的整體成效與質量。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特點
1.引入權責發生制
在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依據是收付實現制。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但難以保障會計工作的精準性。特別是當會計人員在工作實踐中出現權責不清晰或者責任心不強等問題時,極容易造成會計工作的失誤,同時也容易影響會計工作的精準性。在收付實現制的背景下,資產負債表同樣無法真正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影響事業單位的長效可持續發展。
因此,為全面推動事業單位的長效可持續發展、凸顯事業單位的各項職能,應該不斷優化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積極迎合會計制度改革的發展,提升會計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成效。現階段,在事業單位會計處理過程中,往往是兩種模式并存的方式,以此來實現會計工作的科學化。為提升這一會計處理模式的科學應用,應該充分把握事業單位的發展現狀,不斷提升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水平。
2.制度的全面實施
在事業單位運營過程中,為提升會計工作的整體成效,不斷優化會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新政府會計制度側重于制度性的全面實施,旨在從根本上提升會計工作質量。當然,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比如某些業務可能不會反映在會計處理過程中,但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往往會將這類業務進行合并,繼而進行會計處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實踐中,根據新的會計核算模式,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若事業單位的某項業務并沒有在會計工作中反映出來,那么會計核算工作可能就無法覆蓋,這本身影響著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成效。
因此,在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處理過程中,應該全面反映會計工作信息,綜合提升會計處理的精確性。在會計工作實踐中,不僅要充分反映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還應該包括單位負債。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優化會計工作的效率。
3.無形資產的核算體系相對規范化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原會計制度在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進行核算清理的過程中,尚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難以真正保障核算工作的質量與成效,也難以優化核算工作的整體效率。同時,受傳統會計制度的影響,在對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的核算過程中,并沒有清晰的界定,也沒有準確的錨定,這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資產流失,也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成效。
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提出了明確的標準和規范。在對這類資產進行折舊計提等過程中,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可以根據清晰準確的標準來進行核算,以此來整體提升核算工作的質量。當然,根據這種核算方式,還能夠為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提供重要的參考,整體優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政府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專業化、科學化的實施。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為會計工作指明了標準化的處理方向和依據,這些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事業單位的長效可持續發展。
1.提升了會計工作的標準化程度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以及科學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會計工作的標準化程度,確保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精準高效的開展。受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事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為不斷優化自身的運營成效,不斷提升自身的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全面優化內控管理成效,就必須注重會計工作的處理質量,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為準繩來重新審視會計工作。同時,受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和提升。會計工作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基礎性工作,也是關鍵性工作。
受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促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實踐中,不斷轉變工作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不斷完善會計工作制度。此外,在會計制度的影響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養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為順應會計制度的改革,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應該不斷轉變自身的工作方式,應該不斷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以便更好地迎合改革的需求,以便更好提升工作效率及質量。
2.提高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可比性
一直以來,受傳統會計制度的影響,不同事業單位在運營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會計工作的處理過程中,往往各自采用各自的標準和方法,這就使得會計信息或者財務報告等相對比較混亂,缺乏橫向比較的基礎,難以從宏觀層面上來對事業單位的運營水平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為扭轉這一弊端,更好地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更好地對事業單位進行評價,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應運而生。
在新會計制度下,不同事業單位在開展會計工作時均具備了統一的參考依據以及工作標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會計工作的標準化程度,同時也為事業單位之間的橫向比較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事業單位若想在綜合評價以及橫向比較中獲得比較優勢,就必須注重優化自身的會計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運營水平,不斷優化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養,不斷踐行會計工作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事業單位的內在生產力。
3.改善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諸多環節
在事業單位運營發展過程中,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以及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優化。會計制度改革的著力點在于整體優化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確保新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受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工作的處理過程中,必須以新制度為依據,不斷提升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成效,繼而全面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比如在傳統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各個科室在進行資金資源的運用時相對比較分散和凌亂,這就難以提升資金的利用率,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但在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在事業單位資金的利用過程中具有了統一的規劃和預算體系,能夠保障資金精準高效的利用。再比如在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實踐中,傳統的會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預算管理工作的成效,也制約著預算編制方案的精準性。但在會計制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的處理過程中得以具備了科學預算標準,無論是在預算方案的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等方面都具備了明確的參考和標準,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預算管理的整體成效,也優化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工作質量。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做好會計工作的關鍵措施
1.明確會計工作的制度以及目標
會計工作是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基礎,為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應該率先做好會計工作。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以及職能,精密把握自身會計工作的特點,不斷優化會計工作制度的構建,充分理清會計工作的內容。一方面,事業單位應該結合會計制度改革的要求來構建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會計制度,確保會計制度的全面性以及精確性,更好的指導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另一方面,事業單位還應該充分結合擬構建的會計制度來明確自身的會計工作目標,會計工作內容,會計內容標準以及會計工作的方向等等。
2.加強會計準則體系的建設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為更好地適應會計制度改革的趨勢,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會計準則體系的建設,不斷優化會計工作的整體質量。事業單位應該結合會計制度改革的趨勢等,構建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會計預算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成效。事業單位應該創新會計核算方式,結合核算的內容以及目標等,綜合性運用不同性質的會計核算方式,以此來整體提升會計核算的質量與成效。在事業單位的運營以及發展過程中,更應該關注資產安全,不斷提升資產管理的整體成效,根據計提折舊等方式來進行資產管理。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發展過程中,會計制度改革為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和參考,為優化會計工作的質量與成效,事業單位應該充分創新自身的會計工作,不斷提升會計工作的整體開展質量,綜合性提升事業單位的長效發展成效。
參考文獻
1.徐星蕓.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的實際影響分析.財會學習,2017(4).
2.郭帥.淺議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的實際影響.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8).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