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勇
摘 ?要:傳統武術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數千年的歷史變革中遺留下來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民族武術精神的根源。弘揚傳統武術文化現階段已成為我國發展文化的重要途徑。發展傳統武術文化的重要切入口,是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傳統武術文化具有教學傳承的意義,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學生承擔著復興傳統武術文化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文化傳承 ?中國武術 ?高校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248-02
在當前,傳統武術文化中除了一些少數武術文化項目因為保護和傳承,傳播的比較廣泛,但是其他的武術項目將面對巨大的危險。在這種處境下,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高校育教學中創新傳承傳統武術文化,充分發揮傳統武術文化的育人功能,進一步推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發展,是高校教育必須要解決和思考的重要問題。
1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
我國傳統武術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國勤勞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建立出來的一門自我保護的功夫,它能正直勇敢、匡扶正義。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深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它還不斷吸取陰陽、太極、五行、佛家中的天人合一、儒等各種思想,以形成“追求禮讓”的競爭觀、“重實際、黜玄想”的行為觀、“道德至上”的武德觀、“人際和諧”的價值觀等核心價值,表現出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達觀入世、匡扶正義、勇往直前、積極向上、剛正不阿的美好民族精神。有利于促進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的傳承和發展,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 ?我國傳統武術發展和傳承教育的現狀
雖然傳統武術文化具有必要性,但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依然面對著很大的困難,長久以來,我國傳統武術文化如今處于發展的狀態,因為缺少與之相關的的保護方法,武術的數量和類型大幅度降低,結合有關的研究和數據顯示,傳統武術教學過程中仍然面對一些相對較大的問題,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1)由于途徑不流暢和傳播方式、沒有歸入相關遺產名錄的武術項目,正面對困難的挑戰,有的甚至已經不見蹤跡。致使傳統武術文化發展更加困難。(2)高校教育課時嚴重不足。由于課時的不足武術課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高校課程中,教師要完成體能測試、規定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愛好培養等,結果影響了高校學生對傳統武術實踐的興趣。(3)對傳統武術文化的了解和整理不足。一部分高校老師由于沒有認識到傳統武術文化的重要含義,所以不能在教育過程中有突出的反映,而且沒有進行比較正規的培養,更多是偏向于書面的講解,忽略了傳統武術文化的內涵和精髓。(4)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現如今,高校武術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興趣,對武術的練習弊端表現得比較明顯,然而,此時高校沒有引進有效的教學方案,更不利于激發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熱情,武術文化的傳承更無從下手。
3 ?高校在傳承傳統武術文化的體育教學策略
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相對于傳承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傳統武術課程體系是傳承傳統文化發展的前提,從更多的方面對傳統武術文化教學過程中實行指導。
3.1 改良教學方式,采用新穎的教學內容
現如今,高校都擁有相對比較完善的教學系統,素質比較高的相關科研人員,專業和課程也相對多,為傳承傳統武術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高校將此完善的教學系統用在傳承傳統武術文化上面。為引起學生學習傳承傳統武術文化的積極性,創新教育內容,改良教學方式,多看一些關于傳統武術文化的影視,能夠使學生的武術文化的得到陶冶,領會傳統武術的精神魅力。高校教師在給學生教育的同時,需要高校教師在網絡上搜索,有關于傳統武術文化的案例,通過相關的事例,使高校學生了解傳統武術文化的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傳統武術文化的理解。
另外,高校教師還不妨采用多種效果更好的方法以激發學生對傳統武術文化的熱情。比如,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過播放慢動作的方法重復多次播放,一直到學生掌握熟練,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此時高校教師融合到對傳統武術文化的教育當中。
3.2 加強高校教師對傳統武術整理和挖掘
讓更多高校體育教師不僅認識到傳統武術文化的重要性,還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明顯的反映,系統化傳統武術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呈現系統式,更多的時候讓學生感受蘊含在傳統武術文化的精神。教師在講解武術發展的過程中要忽略對出神入化的高超武藝的特點及某個武術流派形成的進程,更偏向于對武術圣賢在武術發展方面做出的各種貢獻,表現出來心懷天下的歷史使命,以及偉大的民族氣概。
3.3 重新確定武術教學的目標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課程關于傳統武術文化,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傳統武術文化的基本技巧、基本動作,更應該讓傳統武術文化來浸染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武術文化的同時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高校體育教師應該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展開具有針對化的教育。
4 ?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意義
4.1 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和人格魅力
傳統武術文化響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播途徑。傳統武術文化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納并吸,兼收并蓄,具有較高的價值意義。傳統武術文化的武德第一準則,就是學習武術之前先學習禮儀,學習武之前先學習武德,其“助人、愛國、正義、修身”的傳統武術精神,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之下,學習傳統武術文化展現著愛國主義,正義仁德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禮貌、正義、樂于助人的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品質,促進現代社會的美好和諧發展。
4.2 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我國傳統武術文化注重心、神、意的圓融通合。經過傳統武術文化的練習以達到防衛強身、內外兼修。例如長拳來說,長拳的主要方法就在與神、氣、力、功、手、眼這幾個方面的互相配合,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一寸長一寸強” 的主要優勢。如果學生堅持長期練習,不僅能讓其身心全面健康發展,還能讓學生舒肢緊指、筋順骨直,更具有自然與和諧之。
4.3 傳統武術文化對學生人生發展的影響
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武術文化培養內外兼養、正心修身的優秀品質,在以后的發展認識自身的不足,待人接物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以中庸之道為人處世,以太極拳的仁愛觀念對人寬容。使其養成“后發制人”的習慣,不主動攻擊別人,不主動挑事;在面對外部強大的壓力之下,做到“不膽怯、不退縮、不妥協”。更全面地繼承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得到滲透。
5 ?結語
當今社會,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含有特別重要的位置,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還能促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傳統武術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占有中流砥柱的地位,需要高校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楊麗芳,曲進.我國西部地區戶外休閑運動發展方式研究——以重慶武隆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36-40.
[2] 周運瑜,周欣欣.城市居民戶外休閑活動與生活品質研究——以張家界5A戶外聯盟為例[J].旅游縱覽,2016(9):61-62.
[3] 樊慶崗.淺談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24-25.
[4] 宋海賓.淺析峨眉山旅游環線地區發發戶休閑旅游的潛質[J].科技展望,2015(3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