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偉 盧瑞
孫德生
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地理教師,遼寧省基礎教育領域百名研究型教師之一,遼陽市骨干教師,榮獲遼陽市第十屆五四青年獎章、遼陽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遼陽市教育系統科研先進個人,多次被遼寧省教育科研部門授予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20年,是孫德生老師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到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工作的第六年。他說,在大學里不僅學到了教育教學的知識與技能,而且學到了求實創新的精神。工作以來,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學生”作為自己的理想。
一、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近幾年來,孫德生老師把更多思考、行動投入地理課堂的構建和自己的專業化成長上。他說:“我們帶給學生的課堂不應只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更要有超越課堂的能力,保證學生科學高效學習,滲透學科理念,把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币粋€行走在專業化成長之路上的青年教師要在課堂中展現自己的魅力,因為這不僅是個人成就感的來源,也是專業化成長的需要。
作為青年教師,孫老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學識,不僅強化專業知識,而且著重研究綜合素質評價和生涯發展規劃等,連續兩次獲得在“省綜合素質評價培訓會”上進行經驗介紹的機會,他將這些新理念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他說,好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課堂,去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教師的學識魅力不僅在于要擁有廣博和專深的理論知識,更在于其對自身教育教學經驗的深切反思,引領學生高效學習。為此,孫老師一直在不斷學習,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運用“一課一清”教學法,為自己的課堂設計個性化課堂記錄單,提前發給學生,列出主要知識點供學生預習,在課堂上側重由教師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結合學習目標和所學知識進行一分鐘說話訓練或點評,并讓學生在記錄單上整理簡易思維導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記錄單上寫下課堂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問題,對本節課進行知識梳理,孫老師在課后輔導中統一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確保學生的高效學習。
二、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回憶起入職初期,孫老師心中好教師的標準好像就是上課講解清楚明白、課后耐心答疑解、精心上好每一節課。慢慢地,他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育人這一宗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好教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好教師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要去錘煉學生的品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此,孫老師結合實際,設計了一套貫穿整個高中共47課時的班團會方案,結合高中不同年級學生成長特點,從高一的“走進新學校,揚起新征帆”,到最后高三的“燦爛在六月”,涉及愛國、奉獻、感恩、安全、誠信、友善、逐夢等多方面的內容,教會學生明辨是非、曲直、善惡。
“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師對學生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唯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方能以師為鏡。在學校每年組織的大型“遠足活動”中,孫老師每次都陪學生走完全程。行百里者半九十,“遠足活動”最后一段路才是最艱難的,孫老師照顧并鼓勵要掉隊的學生,教會他們用腳丈量這堅韌的距離。在遠足途中,帶領同學們唱紅歌,喊口號,促進學生集體意識的形成。雖然學生們會精疲力竭,腳上甚至會磨出水泡,但仍然靠堅強的意志和團隊精神堅持著。堅持用“腳”做教育,做學生的“引路人”,培養學生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做終生難忘的教育。
通過一項活動、一個載體,引領學生自由成長,促進學生自覺成長,用意志譜寫青春的輝煌,用行動去征服各種困難。孫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給學生帶來無數次振奮和感動。
三、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創新思維是什么?是學生思維的精華,也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必備的素質……創新思維如何培養?這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的創新意識,為學生創設寬松、富有創新精神的氛圍,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創新的開放性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從這一理念出發,孫老師不斷嘗試構建“四個帶上”課堂創新氛圍營造法、“知識體驗”創新課程,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四個帶上”課堂創新氛圍營造法,是指在課堂上“帶上激情、帶上形象、帶上幽默、帶上贊美”,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充滿感情,讓學生動情。
帶上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它使人興奮,充滿活力。帶上激情上課不是為了取悅學生,而是用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去傳播知識。教師的激情就像一?;鸱N,點燃學生高漲的情緒,課堂氣氛會隨之活躍起來。當預備鈴響起,孫老師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教室給學生很大的感染力,用激情帶動全場,用激情感染學生,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創新思維,全心投入。
帶上形象。教師的形象對學生是有影響的,如穿著打扮、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能反映出教師的情緒和態度。學生是敏感的,容易受教師情緒態度的影響。孫老師一直堅持穿戴要端莊得體。他認為,保持儀表美是基礎,表情自然生動是常態,表情自然保持微笑,在微笑下,
學生首先感受到了輕松,這樣就為課堂創造了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一絲贊許的微笑,常常會達到奇妙的效果。
帶上幽默。善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好像是東北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孫老師亦是如此。據學生說,上課時,孫老師經常用目光去關照每一位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有時適當走下講臺講課,對個別昏昏沉沉或初入夢鄉的學生進行提醒,或提問催答,或以幽默語言引人發笑,活躍課堂氣氛。有時一句北調南腔令人合不攏嘴;有時一兩句東北話引人發笑……這就是帶上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師詼諧幽默的評價語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活躍的創新思維。即使在意外情況出現時,教師機智幽默的處理方式也可以讓課堂回歸正軌。
帶上贊美。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正面鼓勵比反面批評效果會好很多,學生在受到教師的夸獎后,會更加喜歡這門課,不斷研究,創新思維得到發展,眼界會更開闊,思維會更加敏捷。孫老師堅持每節課至少觀察到一名同學的閃光點,并利用合適的機會去鼓勵他。教學藝術的本質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教師應該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地表達對學生的贊美,讓他們在贊美中收獲成長。
為了增強學生對學科知識的體驗,孫老師立足于學習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走出地理課堂局限,拓寬地理學習空間,開設了“知識體驗”課程。他組織學生進行“月相觀察”,探索月亮位置和形狀的變化;進行“溫度檢測”,探索陰晴天溫差不同的原理;進行“水槽內排水旋渦的觀察”,探索地磚偏向力的奧秘;進行“晝夜長短的觀測”,探索地球公轉的奧妙;進行“校園土壤觀察”,了解校園土壤質地,描述土壤特點;進行“校園內樹木種類的調查”,調查每一種樹木的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進行研究性小課題開發,結合氣溫、土壤信息,找出本地樹種和“引進樹種”,對因地制宜綠化校園提出合理建議。利用地理知識體驗課程,不僅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看到地理知識的價值,更讓學生對創新研究投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讓他們漸漸喜歡上研究,感受科學研究的成就感。
教育是生命展開的過程?!皩W為人師,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和學生一起成長。”作為教師,孫老師明白唯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滿足教育教學和學生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才能塑造時代新人,才能永遠面向未來。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