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摘 要】兒童的經驗生長離不開問題的支持,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設計應基于幼兒的原有經驗并能最大程度地支持幼兒新經驗的生長。本文圍繞一節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設計,嘗試通過“由問題引發問題”“由談話解決問題”“由問題衍生問題”這一課堂問題“生態鏈”的構建,從哲學角度探尋集體教學活動中高質量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關鍵詞】經驗生長 問題“生態鏈” 哲學思維
集體教學活動中高質量、有價值的問題是支持活動走向深入的關鍵,可以說是一個活動的靈魂所在。那么,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問題怎么來?什么樣的問題才是高質量的問題?又如何通過這些問題支持幼兒的經驗生長?……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在大班科學活動“春天的鳥聲”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我們嘗試通過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問題“生態鏈”的構建,引發幼兒思考、質疑、辯論、舉證等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行為的發生,激發幼兒的學習內驅,在與同伴和教師的思維碰撞中,不斷促進幼兒經驗的生長。
一、由問題引發問題,聚焦活動熱點
1.提出問題,廣泛收集想法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這個季節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往,我們會較多地運用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感知春天,而用聽覺來感知春天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嘗試。為此,我們圍繞“春天的聲音”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調查表,在幼兒園所有年齡班展開廣泛的調查(見表1),由此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對春天里各種聲音的理解與感知。
2.梳理問題,關注熱點話題
通過對各年齡段幼兒關于“春天的聲音”問題調查情況的梳理,我們發現,小班的幼兒關注到了春天一些比較典型、明顯的動物、植物和氣象引發的聲音;中班的幼兒除了關注到了春天里比較典型、明顯的動物、植物和氣象引發的聲音,還關注到了植物和氣象相互作用引發的聲音,以及小蟲子破土等不容易被察覺的聲音;大班的幼兒在小班和中班幼兒的基礎上,對春天聲音的關注更加細致且富有生活的氣息,如種子發芽的聲音、炸春卷的聲音等。通過調查與梳理,我們發現,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對春天里鳥兒的聲音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由此捕捉到了幼兒對于春天里聲音的熱點話題。
3.深入話題,確定關鍵問題
圍繞“春天的鳥聲”這一熱點話題,我們展開了第二次問題調查(見表2)。為了進一步深入話題,也為了確定即將開展的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關鍵探討問題,我們在此次調查中設置了三個問題。問題一和問題二結合了第一次調查的情況,目的是引起幼兒對各種鳥叫聲的興趣和關注,為集體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前期的鋪墊;問題三則是想通過兒童的視角了解幼兒想了解的關于鳥叫聲的各種問題,打破成人角度的思維束縛。通過對調查內容的梳理,我們看到了兒童思維和成人思維的不同之處。對于問題一,幼兒的回答可能缺乏科學依據,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經驗對他們的影響。對于問題二,幼兒出現了擬聲詞、圖畫符號表征、圖像記錄等多種表達、表現方式,是以往學習經驗的一種再現與運用。問題三則引發了一批非常有童趣、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為什么布谷鳥的叫聲是‘布谷布谷的?”“春天里什么鳥叫得最響,是老鷹嗎?”“長得丑的鳥叫聲也會很難聽吧?”“鳥的叫聲為什么不一樣?”“最近常常能聽到鳥的叫聲,冬天好像不太叫?”“不同顏色的鳥唱歌會不一樣嗎?”等。
二、由談話解決問題,善用哲學思維
活動過程中,我們通過圖畫的方式呈現幼兒提出的關鍵問題,再通過活動現場幼兒意愿選擇的方式確定重點探究的問題,最終確定了“春天里什么鳥叫得最響,是老鷹嗎?”“鳥的叫聲為什么不一樣?”“最近常常能聽到鳥的叫聲,冬天好像不太叫?”三個問題展開探討。我們采用了兒童哲學活動中常用的談話方式,引導幼兒運用哲學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營造了尊重、平等,沒有是非對錯,鼓勵大膽表達的良好活動氛圍。
1.喚醒潛藏的生活經驗
每一個幼兒都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喚醒這些潛藏的經驗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比如,在探討“最近常常能聽到鳥的叫聲,冬天好像不太叫?”這一問題時,在互動式的對話中,幼兒潛藏的生活經驗一一被喚醒。
幼1:我媽媽說冬天小鳥都飛到南方去了,所以不太叫,春天它們又飛回來了,所以又開始叫了。
幼2:天氣暖和了,鳥兒們都出來活動了,它們會和朋友問好、說話。
幼3:鳥媽媽在教鳥寶寶說話吧?
幼4:小鳥在說自己的心情。
從上述幼兒的談話中不難看出,幼兒的生活經驗有的來自成人的引導,有的來自生活中快樂的情感體驗,還有的來自自己的細心觀察。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是問題的最佳答案。
2.嘗試簡單的邏輯推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大班的幼兒而言,他們的思維水平正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一些問題能刺激幼兒進行簡單的推理,促進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比如“鳥的叫聲為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就引發了幼兒的邏輯推理。
幼1:因為它們是不一樣的鳥。
幼2:鳥的嘴巴不一樣,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短短的,還有大的和小的。
幼兒的回答看似簡單,但背后卻有一定的邏輯推理的線索。“不一樣的鳥”的邏輯推理線索在于鳥的種類不同,叫聲也就不同。而“嘴巴不一樣”的邏輯推理線索在于發音器官的不同,發出的聲音也會不同。幼兒的每一個回答都值得成人細細推敲并支持引導。
3.引發理性的思辨質疑
現代幼兒教育之所以青睞兒童哲學,很大原因是哲學是一門高度智慧的學科,它會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而這樣的思維方式和兒童的思維方式十分接近。在“春天里什么鳥叫得最響,是老鷹嗎?”這一問題的探討過程中,我們努力跳出從認知角度思考科學問題的常態的思維方式,嘗試從哲學的角度思考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