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征 楊寧霞
摘要:在企業的日常運作中營運資金管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對營運資金進行全面管理,并選擇相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已經成為企業規避經營風險提高業務效率的必要選擇。文章以兩種主流績效評價方法為分析對象,即基于要素和基于渠道營運資金管理,主要圍繞其管理內容和評價指標展開,以求在現實中對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案例研究
關于營運資金績效評價體系最早出現于1976年,由Hampton首次提出了“現金周期”的概念,并在之后的研究中Richards和Laughlin以此為概念為中心對其展開,補充了相應的周轉期指標。隨著研究的不斷發展深入,評價方法也由單個的點(要素)轉變為公司整個的層面(供應鏈、渠道),其整個的視野也由簡單的財務分析,上升到財務與業務結合的戰略層次。
不過對于營運資金管理的范圍,這一部分卻是一如既往地沒有改變,即都是以財務報表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這兩大部分內容為主體來開展,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加入相應的非財務指標,結合不同的管理理論,亦或是從不同的視角下重新分類。本文將基于要素和基于渠道視角下兩種評價方法做出對比,期望企業在選取適合自己的評價方法時,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營運資金概念
營運資金,也稱為循環資本,其得名于企業所開展的運營活動,而所有的運營活動都在營運資金的基礎之上,并在企業內部不斷循環并發生增值。因此,拋開企業的運營活動去界定營運資金,是不明智的。
在傳統的經營觀念下,經營活動是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手段,所以營運資金往往與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相關聯。從資金融通或資金來源層面來講,將其規定為財務報表中流動負債和流動資產之差,反映了企業維持營業活動的流動資金需求這一差值越大,說明企業財務風險越小,資金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越強。
當下企業投資活動在經營中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從資金使用或營業活動的流動資金需求層面來講,將其列為流動資產減去營業活動流動負債后的差,與上述概念界定相比它融入了短期金融性負債的考量,這一差值反映了企業維持日常活動和投資活動的資金需求,改進了企業對償債能力的分析,而且為企業衡量營運資金管理的效果提供了參考。
二、營運資金管理內容
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是企業管理者,或者相關數據使用者了解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的一種評價工具和方法。通過對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評價,企業可以發現在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幫助企業更高效長久的發展。
在基于要素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之下,它的管理內容只單單體現了各個孤立的財務指標本身。首先它根據財務基本的要素內容,把營運資金歸類為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存貨等幾個單位分別進行評價和管理。其管理過程也是分別針對各個獨立的項目,以求得各項目單個的最優解,是單個的優化管理。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直觀,簡潔,且能夠清楚發現某些異動的指標,更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某些明顯的管理問題。但長處有時也會變為短板,這種方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分裂了各個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營運資金管理需要我們做出整體考慮,不能只考慮某獨立的項目,而損害了整體大局利益。例如,此時若某公司的存貨周轉指標過高,為了加快存貨周轉放寬了一定的信用政策加快存貨的出售,雖然可能會使存貨的周轉數據回到較好的水平,但是卻忽略了對應收賬款周轉的影響,對于營運資金管理的整體來說未必是有利的。
基于渠道下的營運資金管理,是王竹泉,逄詠梅等研究者首次在2007年所發表的。其首先立足于企業管理者的視角看待營運資金,從營運資金的重新定義入手并將經營活動部分的營運資金,拆分為采購,生產,銷售三大渠道來進行衡量,整體的去看待營運資金在公司的運作,既可以發現某一渠道下營運資金的變化,也沒有將各個部分分割開來。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體現了營運資金在企業內流動的過程,把營運資金管理同業務組合起來,拉升了其管理的高度和視野,有助于企業管理者從戰略的高度和角度,謀求企業更加長久的經營發展。其次,它融入了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理論基礎,有相應的理論支持,使企業管理者更為容易的把管理政策落實到實處,尋求從管理角度提升營運資金管理績效。但是其中對于理財活動的管理內容仍然相對不足,像那些籌資投資活動金額占比較大的企業,可能并不能滿足其日常管理的需求。
三、營運資金績效評價指標
在設計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時,管理的具體內容往往是重要參考依據,指標通常以產出所能達成戰略目標的完成程度,作為評估實施績效的體現,即以最小或合理的投入,能獲得最大的產出,找到績效曲線的最優拐點。
根據管理內容,基于要素下營運資金管理也包含四個部分應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的周轉率(期),以及總的現金周轉率(期)。首先,應收賬款周轉率是營業收入與應收賬款的比率,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周轉次數;其次,存貨周轉率是營業收入與存貨的比率,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周轉天數=365÷周轉天數;然后,應付賬款周轉率反映了應付賬款的流動程度,應付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凈額÷平均應付賬款余額;最后,現金周轉期是指企業付出現金到收到現金的時間段,現金周轉期=應收賬款+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其中若現金周轉期為負,代表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較好,相當于利用上游供應商的錢在賺錢,是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好的表現。
而在渠道下營運資金管理評價的指標中也包含了四個部分,它從現金投入經營活動開始,經過采購流程、生產流程、銷售流程經過了由現金到貨物再到現金的過程。各部分的計算分別如下所示,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材料存貨+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全年材料消耗總額÷360);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在產品存貨+其他應收款-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全年完工產品成本÷360);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成品存貨+應收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全年銷售成本÷360);經營營運資金周轉期=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占營運資金總額的比重。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績效指標都分為四大部分。其中主要不同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存貨,在基于渠道下的績效評價指標中,將存貨按照所在的渠道不同將其細化為三個部分,更加貼合了存貨在各個渠道的布局和運轉,有助于準確的發現存貨在具體哪一個渠道出現問題,并進行相應較為具體渠道管理。
其次,在應收(付)賬款的產生中,大多是由于賒銷(賒購)引起的,相應的在企業的業務中也會有預收(預付)情況的發生,渠道下營運資金管理中補充了預收(預付)部分的空白;在生產渠道中加入了對職工薪酬、其他應收(付)款的考慮,體現了企業在生產渠道價值的投入,對于人工成本較高的企業,忽略職工薪酬因素去優化營運資金管理,明顯是不合理的。以上內容在基于渠道的績效評價指標中得到了補充,明晰了營運資金管理和渠道的關系,使分析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從整體進行考核。
最后,在選擇衡量各個部分周轉效率的參照時兩種方法也各有不同。在要素分析法下依舊是傳承了簡單易操作的優點,大多直接以營業收入和相應的要素財務指標對比,這樣做的缺點在于無意間夸大了實際的周轉率,特別對于各個周轉額度較大的公司,評價的失真尤為突出。在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評價中,仍以評價存貨的周轉為例,在衡量不同渠道的存貨周轉時,分別選擇了實際消耗總額,完工產品總額及銷售成本為參考,使評價的結果更為準確。
四、營運資金績效優化策略
營運資金管理優化策略自然是根據其績效評價的結果,和所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正如同人把脈問診一般,基于要素下營運資金管理是針對應收,存貨,及應付等指標做出的量化評價,其優化策略寬度也只能是局限在這有限的幾個方面,優化的方法也較為單一如加強應收,存貨,及應付的審批管理,優化這三個方面的結構體系,加強信用管理等。這種方法較為簡單,不過更加容易操作能夠滿足中小型企業的日常使用和管理需要。
基于渠道下營運資金管理的評價指標參考的選取則更為細分科學,完整體現了營運資金在整個業務流程上的排列,評價時更為具體,優化策略可選擇的方案和方法也更加的多樣化,不僅僅針對各個指標本身的環節,而是可以針對具體的渠道做出反應。再加之其結合了多種現代化管理的思想理論,如渠道關系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等,讓我們在業務管理層面上,對營運資金施加影響變為可能。此時可選擇的優化策略呈現出了多樣化,多角度,對于業務較多,流程較長,尤其是制造企業的日常管理需求比較契合,提供了更多可參考的方案選擇。
五、結語
營運資金周轉效率優化是傳統營運資金管理的重中之重,片面的追求單個要素周轉率最優解,短期內可能會使數據變得“好看”,但并沒有從根源解決問題,會顧此失彼因而不利于營運資金保持長期有效的高速運轉。而在當前營運資金的界定下,應該全面注重營運資金的管理效率而不僅僅是單一的周轉效率,應該放眼整體從營運資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出發,注重營運資金的整體協調性而不僅僅是單個的效率提升。
無論是基于要素,或者是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方法本身并無絕對的優劣,都有其完整的理論基礎、評價體系,及優缺點。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更匹配自身的方法才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王竹泉,張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設計[J].財會月刊,2012(13).
[2]王偉.“要素—渠道”雙視角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以中恒集團為例[J].會計之友,2014(02).
[3]孫瑩.營運資金概念重構與管理創新[D].中國海洋大學,2011.
[4]王竹泉,孫瑩.營運資金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5]Richards,V.D.,& Laughlin,E.J. 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 Management,1980,9(01).
[6]吳玲.淺析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25).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