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
摘要:小號作為西方樂器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逐漸受到大眾的喜愛。本文首先探討了小號號嘴與口型練習的相關內容,合理分析了小號的音樂表現力、小號號嘴的類型與結構、小號號嘴與口型的對應關系以及小號號嘴與口型對小號演奏的重要性;其次論述了小號號嘴對小號演奏的影響,準重點放在小號號嘴練習對音高、音質、演奏技巧的影響;最后明確指出小號演奏中運用小號號嘴應注意的問題,以此進一步明確不同結構和不同類型小號對小號演奏的影響。
關鍵詞:小號號嘴? ?口型練習? ?小號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1.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2-0052-03
小號是一種由來已久且風格獨特的西洋銅管樂器,在銅管五重奏以及交響樂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由于其樂器構造以及制作工藝的不斷攀升,使其逐漸獲得了多樣的演奏風格以及豐富多彩的表現力,在交響樂隊中擔任的角色也在不斷攀升,隨著小號的廣泛應用,相關的學術研究者對小號的研究引入到了號嘴結構與口型練習方面,號嘴的不同結構和類型,號嘴與口型的對應關系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小號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明確小號號嘴與口型練習的重要性,對促進小號演奏水平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號號嘴與口型練習
(一)小號的歷史發展
小號的早期發展階段即從中世紀(公元前1500年)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那時小號的樂器結構與材料都比較簡單,用竹竿、象角、木頭、海螺等材質制作而成的小號只能發出幾個簡單的音,并不具備演奏復雜音樂的演奏功能,其本身也不作為一種獨立的演奏樂器存在。在當時,小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軍事活動傳遞信號的工具,也是人們用來進行娛樂活動的一種工具,由于教會這一勢力的存在,小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當時的宗教主張自然界和人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真實和最美的聲音,各種器樂被禁止進入教堂,器樂被廣泛應用于祭祀活動、戰爭、軍事活動中。小號發展的中期階段即從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具有直式和U字形調音管形態的巴洛克小號出現,兩種不同形態的調音管使巴洛克小號的音域和協調性都實現了進一步的變革,此后,由維也納宮廷樂隊小號演奏家安東·維丁戈爾所發明的指鍵小號,和英國人克拉蓋特制作的“活塞小號”被大量地應用在不同時期的交響樂作品中。巴洛克小號的出現為作曲家的創作找到了全新的靈感,在這一時期作曲家們寫下了許多小號協奏曲,這些作品的出現使小號的演奏技巧不斷提升、曲目不斷豐富、音域不斷拓展,小號正式成為交響樂曲中的重要一員,小號的音樂表現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小號發展的后期階段即浪漫主義時期以來出現了回旋式活塞小號和直升式活塞小號,活塞形制的小號使小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良,使演奏的準確性和舒適性得到很大改進,樂器性能的大步提升賦予小號更強的音樂表現力,演奏者也能更準確地詮釋情感復雜的音樂作品。
(二)小號號嘴的結構與類型
小號號嘴的結構主要由號嘴外環(Rim)、號嘴內膛(Cup)、號嘴內喉(Throat)、號嘴哨管(Backbore)等四個主要部分組成。號嘴外環是直接接觸嘴唇的圓形部位,它的形態寬窄,對演奏者的吹奏都有直接的影響。號嘴內膛是呈凹型的靠近內管的部分,也是號嘴最為重要的部分,內膛的大小、深淺、形態等等,都影響嘴唇振動、氣流分配、音質、音量以及吹奏耐力等。號嘴內喉是號嘴前部分內部的氣孔所在,這里是氣息貫穿到小號樂器本體的必經之路。號嘴哨管是號嘴后端的內管壁,哨管的粗細直接影響發音的通暢度,如太粗會影響氣流阻力的產生,消耗過多氣力,從而消減耐力,如果因為磕碰變形,氣流不通暢也會妨礙吹奏。小號號嘴的品牌有很多種,比如肖肯(Schilke)、雅馬哈(Yamaha)、莫奈(Monette)、巴哈(Bach)、丹尼斯維客(DenisWick)等都是常見品牌。貫穿品牌其中,小號號嘴的型號有很多種,小號號嘴從大到小一般分為1c、1■c、1■c、3c、7c等,1c是最大的型號,大型號的號嘴聲音最為洪亮,耗氣量也最大,高音演奏起來有些吃力,低音反而比較容易演奏,型號越小的號嘴相對來說耗氣量越小,演奏出來的聲音越發尖銳,高音較容易演奏,低音反而顯得不那么飽滿。
(三)小號號嘴與口型的對應關系
號嘴與嘴唇角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號奏出的音色和穿透力。演奏者的上下牙齒與嘴唇實現相互協調統一時,號嘴擺放的位置越低,吹奏出的音色就會越柔、越暗、且缺乏穿透力,與之相反,位置越高,則吹奏出的音色越亮、音質越好、越具備穿透力。大部分演奏者習慣了介于70至80之間的角度,處于這個角度的音色明亮、厚度適中是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進行小號演奏一般是下唇自然不動、上唇與根據演奏者的嘴型特征進行變動,小號號嘴通常占比為上唇三分之二、下唇三分之一。初學者需要準確確定號嘴的擺放位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演奏者將來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為了讓小號演奏出來的聲音更加渾厚、有力和具有核心點,現在很多小號演奏家對號嘴的嘴唇擺放位置選在上嘴唇和下嘴唇各占一半。由于每個人的嘴型條件、嘴唇厚度等的差異,不同人的號嘴位置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適合嘴唇最佳的振動位置是學習小號學生的重中之重。
(四)小號號嘴與口型對小號演奏的重要性
口型主要是指在進行小號演奏時嘴唇、唇肌和周邊面部肌肉的整體協調程度,小號演奏需要兩唇作為發音的振動體,演奏者的上下唇相當于木管樂器中的簧片,唇簧是小號演奏者進行演奏的聲音來源,嘴唇的振動主要依據空氣對上下唇的沖擊而進行碰撞,小號號嘴與嘴唇之間要實現完全密閉才能使小號發出聲音。一個成功的小號演奏者如想吹奏出結實有力且渾厚有質感的音色,還需要演奏者將口形、氣息、舌頭等進行充分協調,正確的口型能夠使嘴唇肌肉保持在相對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吹奏,達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如果演奏者的口型擺放正確無誤且科學合理,那么既能吹奏出良好的聲音,又能向聽眾傳達優美動聽的音色變化。
二、小號號嘴對小號演奏的影響
(一)小號號嘴練習對音高與音質變化的影響
3c大小的號嘴是大多數學生選擇在初學時使用的號嘴型號,該型號的號嘴在吹奏時,演奏者更容易將氣流吹到號中,振動發聲較其他大型號號嘴來說更為簡單。該型號的號嘴適用于所有音域,相對較大型號的號嘴,它能夠提升演奏者的嘴唇反應速度,演奏出來的高音也就更佳明亮。1■c、1■c、兩個型號號嘴的外環和內膛都比較大,能有效提高演奏者的音量,使得演奏出來的高音和低音都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這兩款型號的號嘴一般應用于交響樂團的小號演奏中,小號奏出的音色質量對整個樂團演奏水平以及作品的音樂表現力都有關鍵性的影響。1c型號的號嘴比較消耗演奏者的氣息,但由于號嘴大可以讓嘴唇充分震動起來,因此演奏者通常將選擇它作為練習氣息的工具,使用此款號嘴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演奏者對聲音飽滿的追求。2c型號的號嘴的內膛部分要稍淺一些,這可以使演奏者加快嘴唇的反應速度,讓聲音變得更加明亮。7c型號號嘴的聲音比較尖亮,在演奏高音區時較為簡單,該型號的號嘴通常被應用在爵士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演奏中。
(二)號嘴與口型對演奏技巧的影響
為了讓小號演奏出的音色效果更加嘹亮,一般選用吹奏起來比較容易、發音比較準確的小號號嘴,比如7c型號號嘴的內膛比較小、號嘴外環的寬窄度很容易適應嘴唇的厚薄度,能夠遮掩演奏者吐氣和發音時的短板,進一步增強嘴唇與小號號嘴之間的摩擦力和持久力。3c型號的小號號嘴適合應用于小號獨奏樂曲中,使用它演奏能較為輕松地吹奏高低音區之間的銜接以及大跳式的樂句。小號杯口越大的號嘴適合嘴唇較厚的人使用,杯口越大,它與嘴唇肌肉的震動幅度就越多,吹奏出來的聲音就越結實飽滿。在小號演奏的過程中,上嘴唇從放松逐漸轉變為緊張狀態,下嘴唇由緊張變為放松狀態,嘴唇越放松那聲音就越松弛,音色質感就越好,低音也就容易吹奏。有效調整唇肌力的狀態也是小號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演奏者要通過穩定氣息和加強嘴唇肌肉的耐力來促進音色的質感提升,這需要演奏者不斷練習唇肌肉強度和增強唇肌肉的耐力來強化其在吹奏過程中的演奏效果。
三、小號演奏中運用小號號嘴應注意的問題
小號演奏者進行小號演奏的最主要目的是在小號演奏中發揮自身的最大水平、充分詮釋自身的音樂情感,使聽眾能夠領略小號藝術的美感,從而獲得小號的熏陶與享受。由于小號樂器本身具有的特點與其它樂器不同,小號演奏者既能使用小號展示其陰柔的一面又能顯示陽剛的一面,這不斷吸引廣大小號學子為掌握它、演奏它而努力。演奏者在正式演出時為了能夠更好地豐富小號演奏的表現力,在運用小號號嘴時需要尤其注意以下問題:
(一)對演奏基礎薄弱的人和初學者來說,首先要加強對小號號嘴的深入了解,并學好小號號嘴的練習方法。小號這門西方樂器,需要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心、放松身心,選擇適合自己需求和嘴唇條件的小號號嘴。因小號號嘴的型號以及形態多種多樣(不同型號的小號號嘴有不同的厚度、曲線、寬度、勃管、深度),初學者要根據自己的唇形特點,選擇與嘴唇厚薄度相適應的小號號嘴,嘴唇薄的人一般使用小點的號嘴,而嘴唇厚的人一般使用大點的號嘴,這樣才能提高學習小號以及演奏小號的可行性。初學者選用的號嘴型號不要太大,避免在初學時由于號嘴過大所產生的不協調問題?;A較好的演奏者和專業演奏家比較適合大型號的號嘴。
(二)選擇使用不同號嘴的頻率不要過于頻繁,由于每個學習者的唇部形狀和唇的厚薄度都有所不同,追求的音色與狀態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小號演奏者使用相同的小號號嘴也會奏出不同的音色。如果演奏者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小號演奏家,就必須通過長期的專業訓練,并努力不斷完善自身的演奏水平。一旦有既可正確訓練唇部肌肉又可擴大音域的號嘴練習就要抓緊機會進行練習并將其默記在心,成為習慣性練習方法之一,等唇肌肉變得結實強壯以后,可以考慮換更大型號的號嘴以提升聲音的豐滿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號是所有西洋管樂器中難度較大的銅管樂器,無論是在交響樂隊演奏中還是在獨奏演奏中,它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小號自身的樂器特性和演奏技巧把握對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小號演奏家,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演奏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還要在了解小號號嘴結構與類型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系統的號嘴訓練實現口型與號嘴的完美對應,充分發揮小號的音樂表現力,從而使小號演奏事業獲得更加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李國安.胡梅爾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的演奏特點與音樂處理[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3).
[2]柏林.怎樣選用小號號嘴[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88,(03).
[3]任崢.小號演奏中的生理、心理機制初探[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
[4]祁放.圓號演奏的口型、起吹及發音[J].智庫時代,2018,(23).
[5]萬義欣.淺談小號號嘴的不同型號對演奏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9,(30).
[6]侯守安.銅管樂器家族的王者——小號[J].樂器,2008,(02).
[7]崔飛.小號現代演奏學派的建立者——阿爾班小號短號藝術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8]馬兆陽.基于可用性理論的降B調活塞小號設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年.
[9]呂偉.如何解決小號號嘴的過度壓力[J].北方音樂,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