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全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典型優勢在于以學為中心所提倡的重點就是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既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有效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從課堂導入著手,改變原有的設計方式,使其充滿趣味性和生動性,既能夠成功聚焦學生注意,也能夠使學生飽含主動學習的熱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政治學習,有利于優化政治課堂教學實效。結合辯證分析法,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實際案例,并就此展開辯證和分析,從而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一種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探究
高效課堂的典型優勢在于以學為中心所提倡的重點就是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既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有效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當下已完全代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高中階段實際上是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得以形成的最關鍵階段,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才能確保其正確性。從核心素養的角度看,教師要認識到高中政治學科外顯層面核心素養包括核心知識素養和學習者態度修養;內隱層面核心素養包括能力素養、思維品質和人文素養;社會層面核心素養包括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以人為本的精神。其主要特征表現為系統性和各要素的辯證統一,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一,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1]。同時也要認識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而言,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核心價值觀所形成的全面教育,而且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滿足每一個個體的生存發展需求,能夠使其得以全面發展。當前新課改的進程日漸深入,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出現了顛覆式改變,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不僅能夠協助提升學習效能,也有助于保障教學質量,但是不可避免一部分教師仍然禁錮于傳統教學理念,大都選擇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未能實現教學和實踐的有機融合,這些都會對課堂教學效能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產生極其深遠的負面影響。
一、優化導入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的優劣會對和學生的聽課效能產生直接且關鍵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從課堂導入著手,改變原有的設計方式,使其充滿趣味性和生動性,既能夠成功聚焦學生注意,也能夠使學生飽含主動學習的熱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政治學習,有利于優化政治課堂教學實效。
例如,在教學《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時,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整合課外資源,自主制作內容豐富的課件,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當學生看到劉胡蘭、左權以及黃繼光等英雄事跡之后,能夠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染,能夠就此激發強烈的愛國之情,而且視頻的播放方式也能夠快速聚焦學生注意。此時便可抓住契機,引入本課需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將革命事跡和教材內容相融合,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抽象的書本知識形成更深層面的理解和感悟。課堂教學之后,還可以借助多元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加深印象。
對導入方式的變革,既有助于改變學生對政治這門學科的態度,也有助于塑造學生情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態度價值觀,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當下中國的和平和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體會到中華民族精神對社會發展所做出的推動作用。這種導入的方式具有活動教學的特征,而活動課程的開展對學生的知識理解和運用都有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開展活動課程,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們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去研究和探討的重點[2],教師需要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去認真研究。
二、引導辯證分析,培養政治素養
對于高中政治這門學科而言,具有非常典型的理論性和指導性,在當前的新課標中,針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到了師生的共同重視,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培養指向以學生主體面向時代的學習變革,立足生活因勢而新的教學方式和耦合課程目標實施多元的過程評價等是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培育的當前路徑[3]。所以此方面也成為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我認為可以結合辯證分析法,也就是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實際案例,并就此展開辯證和分析,從而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可見,這是一種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有效舉措。
例如,在教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時,可以鏈接學生生活實際,立足于唯物主義以及唯心主義這兩種不同的哲學思想,探討其對現實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實際探討過程中,所有活動都由學生自主完成,例如搜集材料,自主發現這兩種思想的利弊,自主完成辯證以及分析等等。如,唯心主義觀點的核心在于自我中心,但是在唯物主義中自己只是宇宙中極其微小的一粒塵埃。就兩種不同觀點所產生的效果來看,唯心主義觀點認為世界因自己而存在,所以會產生強烈以自身或者以自己所在的族群為主體的自私性,當然其中也存在益處,那就是能夠使這個族群更團結,但是同時也會因此引發對其他族群對輕視,針對環境對破壞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證。但是唯物主義者更強調人和自然之間的平衡關系,認為人只是龐大自然體系中的一個構成。基于這種辯論的形式,能夠將理論和現實生活、學生經驗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巧用課外資源,進行拓展延伸
在高中政治這門學科中,不僅關注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而且助其生發強烈的愛國情懷,能夠使學生自小樹立報效國家的宏偉志愿。但是,就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很多政治教師更關注學生的成績方面,這是對學生綜合需求的極大忽視,甚至使教材成為唯一能夠獲取政治知識的資源,這些舉措都會對學生的發展形成禁錮,更會遏制其核心素養地提升。所以,我們應合理利用各種豐富的課外資源,或者可以將課堂延伸至課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良好的品格。
例如,在教學《傳統文化的繼承》時,可以布置提前預習任務,由學生自主搜集合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源,可以是傳統習俗、傳統建筑,也可以是傳統藝術等等,在開始教學之前為學生預留交流和分享的時間。通過交流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而且學生應能夠就此生成自己的觀點,能夠基于辯證的態度了解傳統文化,體會傳統文化在我國發展進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價值,進而提升個體責任感,生發主動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促進核心素養地全面提升。
總之,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當能夠客觀認知核心素養和架構高效政治課堂之間的關系,進而強化教學和生活之間的關聯,基于生活實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只有保障豐富的資源,才有助于促進學生政治思維的發展,促進核心素養地提升。
【參考文獻】
[1]羅華蓮.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初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5(7):97-99.
[2]王運杰.依托活動課程,落實核心素養——高中政治基于核心素養的活動型課程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 2019(15):85.
[3]王躍進.高中政治核心素養: 特性分析與培育路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7(11):65-68.
(作者單位:河南虞城縣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