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
摘要:民生新聞之所以受到百姓的關注,是因為貼近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在融媒體背景下,出現了很多的媒體渠道,媒體功能也在不斷的豐富。在這種情況下,民生新聞必須要調整以往的思路,整合當前的資源,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探索多樣化的發展方式,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關鍵詞:融媒體;民生新聞;發展;
民生類的新聞內容來源于百姓的生活,十分貼近社會的發展,所以也受到了眾多百姓的關注。當前這個階段民生新聞節目必須要不斷的創新融合,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一、電視民生新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電視民生新聞內容單一
首先,在媒體的飛速發展下,各種媒介為人們創造了新聞傳遞的平臺,各種媒體涌現,但是由于這些媒體人員處于社會中的各個層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民生新聞的內容偏向低俗化、娛樂化,過于迎合人民大眾的心理,向人們展現的新聞過于功利化、片面化,新聞的現實意義不大,沒有新聞真正的價值。
其次,所有的電視節目在播放之前都會經過國家審核。所以電視節目內容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價值性。由于層層審核比較嚴格,也帶來了播放頻道的限制。只能播放本區域內的民生新聞,外部的民生信息觀眾很難了解到。這也會給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2.電視民生新聞的運行體制比較落后
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在制作的過程中流程較為復雜。需要選題、確立采訪對象進行采訪、新聞撰稿播報等多個步驟。記者首先要確定選舉的民生題材是否貼近人們的生活,之后要實地采訪,把采訪到的新聞內容整合撰寫成新聞稿件,最后就可以進行新聞播報,有時候還需要后期回訪。整個制作的過程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就導致采訪到的新聞內容無法在第一時間播出,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這樣的新聞也就無法保證時效性了。由于整個過程耗費的財力物力較多,花費的時間較長,這些都會影響到新聞的價值。
3.電視民生新聞的觀眾互動交流過少
當前電視上播報的很多民生節目形式比較單一,大多數都是主持人講解民生信息,臺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觀看。這種形式很像傳統的授課方式。由于主持人講解的內容信息比較枯燥乏味,沒有趣味性,所以缺少現實意義。而且在這過程中無法和觀眾溝通交流,或是提前設計好問題與觀眾互動,導致有很多觀眾真正想提問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此外,并不重視觀眾的互動留言,沒有整合反饋這些內容,回訪工作不到位都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不少電視臺的一些節目已經取消了。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趨勢
1.擴大選題內容
受眾不是被動的接受新聞信息,而是在接受的過程中,有自己的主觀意愿。簡單來講,就是受眾會根據自己感興趣、想要了解的內容,來有選擇性的觀看。例如,關于看病難的問題。一部分民生新聞頻道出臺了最新的有關解決大眾看病難問題的政策。但更多的觀眾更關心的是,哪些病能夠使用醫保。在哪些醫院可以使用?最后到底能夠報銷多少?只有報道這些內容才更貼近于受眾的真實生活。
“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等,這些相關的內容都是民生新聞。如果能夠從這些方面入手,既能夠豐富報道的內容,還能夠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這個過程中還要學會充分的利用融媒體。
2.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運
在融媒體時代,出現了類型繁多的技術手段。在此基礎上搭建的融媒體平臺還能夠為新聞提供更多的線索。讓記者在獲取新聞內容的同時,真正的實現了一次性采集多次傳播。例如,“中央廚房”,在建立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更多的周邊配置,讓新聞的互動性更強了。觀眾可以在網絡上關注這些新聞事件,及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他人互動,參與性也更強了。5G傳輸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降低了信息的傳輸成本。讓視頻的直播傳播變得更加快捷流暢,更加方便;多樣化的視頻直播設備也使畫面更加的豐富,也更能夠全面的真實的展現事件;越來越多的公眾號和新聞客戶端也增加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越來越多的新聞都能夠實時上線,不需要守著某一個播出的時段等這些電視節目。新聞播出的時間和空間也不受任何的限制了。
3.新聞記者素養的不斷提升
新聞記者無論處于什么形式,無論處在何種時期,都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好輿論監督,報道更真實,更客觀的新聞。當前很多民生新聞記者由于個人素質不同,在工作時出現了采訪失實、監督越位的情況。一個合格的民生新聞記者應當認真的篩選每一條新聞線索,幫助受眾辨別真假。對于每一個信用事件都要深入的調查采訪,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無論是新聞的采訪,還是新聞的報道,都要保持真實性和客觀性,不能增加自己的主觀意見,也不能夠為了吸引觀眾,迎合觀眾,過度的娛樂化的包裝。
除此之外,民生新聞記者必須要是一專多能的,因為當前采訪、寫稿、攝像、編輯這些工作崗位的界限逐漸的模糊,所以民生新聞記者要掌握這些技能勝任各個崗位。在此基礎上要玩轉網絡,掌握公眾號的維護運營、微博發送視頻直播,等不同的技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成為“融記者”。
三、結論
本文對于電視民生新聞在融媒體背景下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轉型提出了更多的發展新想法和策略。在新思路的引導下,電視民生新聞還要融合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制作更加精良量的內容,加強與觀眾的互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