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曉寧
關鍵詞:藝術小鎮;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河北
目前,旅游業發展迅速,其所承載的功能變得多樣。從游客角度來說,旅游業是供其休閑娛樂的產業。而從社會角度來說,旅游業需兼顧當地的文化傳承、藝術發展使命。建設藝術小鎮可為當地藝術與文化傳承提供一個平臺,也可以繁榮藝術創作,探索創新旅游業發展新途徑。其中,文化創意人才是影響藝術小鎮特色化建設的關鍵因素。但在此過程中,由于相關人員對當地環境缺乏研究,導致藝術小鎮缺乏創新特色,小鎮形式風格也千篇一律。因此,為促進藝術小鎮的長足發展,需深入分析創意人才培養。
我國于2006 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寫入《國家“十一五”時期發展綱要》,國內許多學者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了相關研究,分別從經濟視角與文化視角解讀文創產業的核心,而我國也加大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也愈發受到相關企業的關注,旅游業的內涵也日漸豐富。
以河北為例,河北地處華北,自然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政策的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觀念也日漸深入人心,為河北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游客數量持續增長[1]。不足之處在于河北旅游景點規模較小,且景點較為分散,主要集中在秦皇島,當然,承德地區也有不少景點,其余地區的旅游業發展狀況則并不樂觀。后旅游業進一步發展,藝術小鎮也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藝術小鎮可實現旅游景點的集約化管理,可結合區域特色以動漫、電影、文學及藝術品為景點特色元素構建產業循環系統,既可保護歷史文化,也可促使旅游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可改善傳統旅游市場疲乏的狀況。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創意人才去推動藝術小鎮的創新發展,然而,目前我國藝術小鎮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仍面臨許多問題,其中,相關人員缺乏對藝術小鎮發展特色的深入分析是關鍵原因。
2.1 藝術產業化
藝術小鎮可實現藝術的有形化,將藝術視作產品,構建藝術與其他行業的聯系,從而形成一條藝術產業鏈,既可推動藝術事業的發展,又可挖掘藝術的潛在價值。以河北保定百里峽藝術小鎮為例,百里峽藝術小鎮位于野三坡百里峽景區對面,前身為河北茍各莊民俗村,在百里峽藝術小鎮中,聚集了美食、文學、民間藝術等元素,并以此為核心打造了一條產業鏈,通過藝術產業化,增強了藝術生命力,促進藝術與文化融合,推動了藝術及設計服務業的發展。
2.2 綜合性強
藝術小鎮是在原有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設計,在文創人員及相關行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發揮藝術經濟作用的同時,也可挖掘藝術的潛在價值。藝術小鎮并非只照顧單一的藝術性,也兼顧經濟需求,進行藝術的多元化創作,藝術設計人員可以以地域文化為素材,而地域文化也可通過藝術設計得到更好的發展。由于地域文化綜合性較強,在此環境下,藝術小鎮也體現出綜合性強的特點,如地域文化包括農耕文化、方言文化、飲食文化等,而以此為基礎的設計則可將文化與藝術融合。
2.3 注重創新
創新是藝術小鎮的特色之一,區別于其他產業,文化產業的主觀性較強,對設計者的審美及藝術創造能力要求較高,而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為藝術小鎮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2]。
2.4 注重游客體驗
藝術小鎮的經濟收入來自游客,因此,在打造藝術小鎮時,需加強游客體驗好感度的調查。目前,我國特色小鎮中大多設有體驗項目,意在提升游客的參與度,并可讓游客感知到藝術小鎮的魅力。因此,在打造藝術小鎮時,會增設更多的人性化設計,如許愿墻、文化體驗項目等。
3.1 需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
一名優秀的文化創意人才,不僅需要熟練掌握該行業的知識,同樣需要了解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才能實現藝術小鎮的綜合發展。如,美術專業的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畫畫技巧,還需了解當地文化特色,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質感與內涵。設計一件產品,就如寫一本書,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在多領域知識的支撐下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具可讀性。而藝術小鎮建設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由于其兼具產業化的發展特點,因此,有關人員需了解當地經濟市場情況及消費者心理。
3.2 思維靈活
在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后,需確保其能將相關知識運用到設計當中,因此,文創人才需具備靈活的思維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自身設計,讓設計作品發揮出其該有的價值。目前,藝術小鎮中的抄襲照搬現象使旅游業缺乏活性,藝術小鎮風格大同小異,并未較好地表現出當地特色,其原因之一便是設計人員思維不夠靈活,無法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3]。
3.3 觀察能力
創意來源于生活,只有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才能從生活中汲取養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分析問題人只看表象,能敏銳捕捉事件本質的卻不多。建設藝術小鎮需重視游客體驗,對此,需充分把握消費者的心理,才能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在此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顧及消費者心理需求。例如,旅游景點中常見的許愿墻便來源于設計者對生活的觀察。
3.4 職業素養與社會道德
文創人員需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與社會道德。例如,藝術小鎮的設計需最大程度地保護城市的原生狀態,這就需要文創人員具有較高的社會道德水平,不能僅從藝術創作角度出發而忽視了城市生態保護。
4.1 人才數量需求增加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社會對文化創意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據相關數據統計,河北省文化創意人才2018 年從業人數約為69.4 萬(注:數據來源于《2015-2018 年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4]。而近幾年隨著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特色小鎮在旅游行業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在此期間,需要大量的文創人才,才能保證特色小鎮的創新發展。而分析現狀可知,目前,文創人才從業人員與社會需求并不匹配。
4.2 高端設計人才較為缺乏
旅游綜合性的發展,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但目前,高端設計人員主要從事產品設計,導致藝術小鎮建設缺乏高端設計人才。結合河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可知,其雖有較為優渥的地理條件,但其旅游產品較為單一,聯動發展較為薄弱,旅游業始終作為一種休閑產業的形態存在,因而難以吸引高端設計人員的注意。
4.3 對人才綜合才能要求大大提高
社會迅速發展,藝術小鎮的建設需要從文化視角、經濟視角及社會視角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人才篩選門檻也有所抬高,其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目前,我國加大了對綜合人才培養的力度,但受限于客觀環境,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4.4 人才培養難度大
人才培養一直是社會發展的重點內容,但存在許多實際困難,尤其針對文化創意人才,其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才能切實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在文化、創意、產業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應當是應當是相互影響且相互促進的,而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創新能力培養的難度最大的。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發展,創意的內涵也更加豐富,其不是嘩眾取寵,對建設藝術小鎮來說,文化創意人才應當從當地文化出發,秉承文化傳承的原則,而目前我國的文化傳承教育相對較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
5.1 利用媒體,拓展人才開發渠道
目前,媒體的宣傳力量日漸增強,在藝術小鎮的建設中,可充分發揮媒體力量,宣傳藝術小鎮文化,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藝術小鎮建設的隊伍。在此期間,可以將電影作為媒介,通過電影向大眾普及藝術小鎮理念,并可邀請素人參演電影,加大電影的感染力。同時,也可通過城市廣播,創建藝術小鎮電臺,進一步強化人們對藝術小鎮的認知。
5.2 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拓展人才培養范圍
目前,人才開發主要通過公司招聘,較為被動,并且人才素質也難以保證。因此,可進一步優化人才開發機制,例如,可在藝術小鎮創設主題人才招聘,并可對機構進行特色化建設。如可在民俗體驗區設立求職通道,發掘潛藏人才。在此基礎上,也可集思廣益,完善人才評價指標,可在每一個體驗項目旁設立一扇求職墻,游客可以此為平臺反饋體驗信息,相關人員可以此為依據制定人才培養及招聘方案。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可為綜合人員的培養提供可靠性數據支撐,也可優化人才招聘標準。
5.3 加強與社會教育的合作,奠定人才培養基礎
社會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在進行人才開發時,相關企業可加強與社會教育的合作。目前,校企合作在社會教育中應用較廣,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對此,相關企業可與高校展開合作,如為高校優秀學生提供藝術小鎮體驗項目,增進學生對藝術小鎮的了解。通過校企合作,也可有效提升社會教育水平,從而為藝術小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此過程中,應當加強對社會教育的研究,加強教育與文化的融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并可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5.4 深入研究藝術小鎮發展特色,優化人才素質結構
藝術小鎮可有效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其在發展中需平衡藝術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其對于文化創意人才的要求也具有多元化特性。對此,應當深入研究藝術小鎮發展特色,從而優化人才素質結構。在此過程中,可加強工作分析,明確這一行業所需具備的基本素養,并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最大限度地挖掘現有人才資源的潛能。在此基礎上,可借鑒其他地區藝術小鎮的發展特色,完善人才培養理念,從而提升人才的思維靈活性,促使其能在設計過程中獲取更多的靈感。在此基礎上,應加強對當地文化特色的分析,全面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
結語:
藝術小鎮可有效優化旅游資源規劃方案,并可豐富旅游業的文化內涵,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對人才培養的研究,從而為藝術小鎮的發展注入活力。分析人才開發現狀可知,其面臨人才數量需求大、文創人才培養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對此,可通過媒體宣傳吸引高端設計人員的注意力,優化文化創意人才隊伍結構,在此基礎上,可加強與社會教育的結合,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奠定人才開發基礎。同時,需深入分析藝術小鎮發展特色,優化人才素質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