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力學部分是高中物理的開篇部分,更是高中物理學習的核心重點。既與前面的基礎知識密切相關,同時與后邊的電磁學部分也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力學部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以及分析綜合能力。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分析力和運動的本質,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從力學與生活現象的緊密聯系入手。探索如何從生活現象中指導學生深度學習和理解高中物理的力學相關知識。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生活現象;學習
進入高中以后,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體系明顯增大。很多綜合性內容前后關聯性非常高,如果一個環節學生理解不透,就會增加后續學習的難度。而且物理力學的知識相對來講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記生活中的經驗相結合才可以深度理解。因此,高中物理力學的教學必須要借助生活現象來深刻剖析,幫助學生實現淺顯化理解,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效果。
一、高中物理力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關聯性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主要原因。力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非常緊密,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我們都可以結合力學原理為其找到恰當的解釋。但同時力學所涉及的內容相對來講比較抽象。很多知識我們用難以用肉眼直接辨別和理解,必須要借助科學分析和理性判斷才可以充分理解該部分內容。
在力學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生活現象來有效分析可以使物理的知識更加直觀,形象,而且顯著提升學生的思維縝密性。例如,通過的生活現象解讀,我們可以使力學的知識更加直觀而具體。以簡單的摩擦力而已。生活中我們接觸和運用摩擦力的現象非常普遍,但因為學生對此缺乏理解,所以對于這些現象并不重視。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等列舉不同的生活實例,使學生將物理與生活建立起直觀聯系。
同時,教師還可以從一些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有效分析運用物理原理,以更好地省力,提升工作效率。如在物體搬運時,我們是從后邊往前推比較省力,還是從前面拉更加省力。在搬運一個重大物體的時候,除了直接推之外,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降低工作難度,借助動滑輪、用帶有輪子的推車搬運等等。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和解讀,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熱情。另外,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解讀,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能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緊密抓住力學與生活的關聯性,指引學生開展對比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生活現象入手指引學生開展力學知識的有效策略
從生活現象入手,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知識學習的有效性。高中物理力學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從生活現象入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層層推進,使教學可以逐步展開。
1.從分析觀察入手,彰顯力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要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首先要培養學生較強的觀察意識,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有效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拉近物理與生活的關系,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后續學習的開展更加順利。對于力學知識的教學,就可以從觀察入手,讓學生從一些基本現象切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以摩擦力部分,除了我們學說的搬運物體外,還有汽車剎車、雨天快速行進、火車的軌道摩擦等現象,與此相關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慣性。讓學生們綜合分析同一現象不同情況下摩擦力的大小,不同物體產生的摩擦力有何不同?通過橫向的對比,縱向的分析,讓學生們充分理解摩擦力對生活的重要價值。同時懂得摩擦力與慣性的兩面性,他們既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危害。在學習的在物理力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如何發揮物理的有效價值鏈,通過多種途徑盡可能降低生活現象對我們帶來的傷害。這樣不僅可以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體現物理服務生活的重要價值,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應用意識。
2.從生活現象入手,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除了結合物理學的原來,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解讀之外,結合生活中一些常見現象,我們還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物理地學知識展開深層次的思考。
比如利用磁鐵,我們可以向學生解釋萬有引力,萬物相吸的基本原理。同時從小小的磁鐵入手,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深度思考萬有引力和重力之間有何相互關系。再比如,結合電場磁場與其力學部分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思考安培發現電磁原理重要意義,并讓學生們自主設計實驗論證,如何通過磁感線來判斷通電導線周圍磁場的方向,引發學生對生活現象一些深度思考。嘗試用物理學的原理來開展有效的自主探究和豐富的探究學習,從而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靈活創新,并鼓勵學生進行創意表達和物理實踐,穩步發展學生物理實驗探究的興趣。
總之,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力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結合這個部分,既可以恰當引入一些生活現象,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又可以從生活現象入手,讓學生學會理性分析和客觀解讀,綜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及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各項能力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新洋. 試論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J]. 高考, 2019(3):74-74.
[2]江克威. 從生活中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知識[J]. 好家長, 2018(68).
[3]張永根.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探究[J]. 高考, 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