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茶卡鹽湖作為生態型旅游景區,其優良的自然資源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幾年,隨著青海省茶卡鹽湖旅游業的發展及其知名度的上升,旅游者持續暴增,湖水污染、固體廢棄物胡亂堆放等環境問題越發突出,景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不完善導致鹽湖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在對茶卡鹽湖污染治理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剖析了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為其他景區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茶卡鹽湖;污染治理;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X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4-0072-03
1 茶卡鹽湖基本概況
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1]。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2,3]。2009年被評為生態與工業旅游并舉的3A級旅游景區。為了豐富景區旅游吸引物,州旅游局、烏蘭縣政府和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聘請沙雕藝術家打造了多座巨型鹽雕[4]。2010年景區以鹽雕文化為核心,成功舉辦首屆“鹽雕和鹽湖風光藝術攝影節”;2011年相關政府和企業再次對景區的鹽雕工藝品進行豐富,形成了包括“穆瑤洛桑瑪女神像、臥佛、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鹽山鹽晶雕塑”等不同主題的10余座鹽雕工藝品;同年6月為了更好地吸引攝影家與新聞媒體聚焦茶卡乃至海西,州旅游局、烏蘭縣政府和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茶卡鹽湖鹽雕藝術節暨祭敖包民俗文化節”,并以建設“高原旅游名州”為目的,邀請大量的旅游專家蒞臨文化節,進一步宣傳和推廣茶卡鹽湖景區[5]。2014年景區管理公司以“中國的天空之境”進行宣傳,一時之間茶卡鹽湖名聲大振,不少游客慕名而來[6],自此,茶卡鹽湖旅游人數逐年上升。2016年,茶卡鹽湖晉升為國家級4A級景區[7]。
隨著青海省經濟快速發展及其旅游業井噴式發展,茶卡鹽湖知名度迅速提升,眾多旅游者慕名而來,在推動當地經濟與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亂扔垃圾、湖水污染等環境問題,但在海西州委、州政府的積極管理和關注下,鹽湖開采過程及周邊環境基本上對茶卡鹽湖資源沒有明顯的破壞和污染。近2年來,茶卡鹽湖游客超過其景區本身環境容量,游客不嚴格按照景區規定任意踩踏鹽湖等導致湖體污染、游客隨意丟棄垃圾等現象較為普遍。而茶卡鹽湖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不完善及管理體系不合理,導致其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更好地接待旅游者,茶卡鹽湖景區多次停業進行基礎設施的完善與環境修復。
2 污染治理現狀
2.1 完善基礎設施
茶卡鹽湖自2016年重新對外開放以來,景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狠下功夫,如修建鹽湖大道,修筑迎賓廣場、停車場的給水管道及污水收集與排放管道,新建污水處理站;在景區人口處及其附近新設衛生間;為方便游客游覽景區,新建青鹽棧道、停車場、觀光游覽車及小火車等;為提升游客體驗質量,向游客提供集售票、景區形象展示、導游講解、休息、行李寄存等服務功能一體的游客中心,這些設施的改進一方面完善了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另一方面也為茶卡鹽湖旅游景區增添了不少特色。
2.2 治理被踩踏鹽湖
鹽湖經游客反復踩踏容易形成黑泥區,對于已形成的黑泥區可自行修復,但修復持續時間較長,一般需要2年時間。鑒于這種情況,為降低鹽湖在踩踏中承受的壓力,不允許游客穿雨鞋或直接穿鞋進入湖體,分散下湖區域,避免游客過于集中而對鹽湖造成過度踩踏。而對于大片形成黑泥的鹽湖區域,通過鋪設12萬t鹽進行治理。同時,在景區內劃定保護區,并用圍欄圍起來,禁止游客在保護區內下湖。
2.3 處置生活垃圾
首先,在景區人口處設置環境教育解說標語,無形中培養旅游者的環境保護意識。其次,景區內每隔一段距離設置垃圾桶,以方便旅游者丟棄垃圾,統一要求垃圾運載車在規定時間內將垃圾運送至垃圾處理場。但旅游者大量增加時,亂扔垃圾現象依然未能杜絕。最后,增加景區內環衛工人與工作人員,共同負責禁止游客在保護區內入湖或穿雨鞋入湖等工作。
3 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對鹽湖污染治理缺乏長效機制
黑泥的治理在整個鹽湖治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洽理部門為此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財力,如利用12萬t鹽覆蓋黑泥,規定游客在保護區內不能入湖或不能穿鞋入湖等措施,均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都未從根本上徹底根治。一方面鹽湖黑泥是由于過度踩踏造成,景區雖然分散了游客入湖的地點,但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多對黑泥形成依然造成很大壓力。另一方面,景區允許游客穿鞋套入湖,這依然會導致鹽表層承受不了游客踩踏壓力,存在被踩壞風險。
3.2 便利設施不完善
茶卡鹽湖在在烏蘭縣旅游局、環保部門及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游發展公司等努力下,基礎設施得到很大完善,但游客便利設施方面依然欠缺,如景區遮陰避雨的地方較少,棧道周圍供游客休息的地方很少,游客赤腳出鹽湖后沾滿結晶鹽,由于沒有配備專門沖洗結晶鹽設施,很多游客只能用紙、濕巾等擦拭,造成垃圾污染。
3.3 環境保護宜傳及監管不到位
由于政府、旅游業經營者、旅游開發者等對環境保護的宣傳不到位,旅游業開發及經營過程中對旅游資源利用方面缺少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對旅客的不規范行為有效監管力度不夠,造成旅游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使得旅游業成為鹽湖污染的一大來源,特別是在黃金周、節假日這樣超負荷旅游接待的高峰時期過后,更是造成巨大的污染,這與鹽湖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4 污染防治對策
4.1 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游
茶卡鹽湖作為生態型旅游景區,其優良的自然資源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幾年,隨著青海省經濟、茶卡鹽湖旅游業的發展及其知名度的上升,旅游者持續暴增,湖水污染、固體廢棄物胡亂堆放等環境問題越發突出,景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不完善導致鹽湖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所以,茶卡鹽湖景區在旅游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旅游者環保意識、規范旅游者行為,引導旅客自覺保護景區生態環境等;另一方面,協調旅游開發者、旅游經營者、旅游管理者共同管理,強化服務,增強旅游從業者的整體素養,加強對景區員工的生態知識培養和服務技能培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生態旅游進程。
4.2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景區的服務質量與旅游體驗質量,必須有健全和完善的旅游基礎設施,它為保證旅游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針對茶卡鹽湖景區目前旅游基礎設施的實際現狀,旅游管理部門應著力提升游客體驗質量,為游客提供優良的生態環境與旅游氣氛,那么在后續建設中,應逐步健全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在茶卡鹽湖景區建立環境解說系統。茶卡鹽湖作為生態型旅游景區,健全的環境解說系統有助推進環境教育、提升景區服務質量、提高游客旅游體驗,進而強化旅游者環保意識,規范旅游行為,以減少景區環境問題。二是完善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游覽道路等建設,提高景區綠化率,美化旅游服務設施,提升景區生態環境與旅游氛圍,利用旅游服務設施分散旅游者,進而提高景區生態環境承載量。三是繼續推進茶卡鹽湖景區生態旅游建設步伐,推動生態型景區的廁所革命,大力促進茶卡鹽湖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實現景區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4.3 加強公民的環保法律意識
改善鹽湖區污染問題,政府、旅游開發者、旅游經營者、旅游管理者不僅注重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更要重視前期對公眾的環保法律的宣傳,以增強其環保法律意識,減少破壞環境的行為。一方面,政府、旅游開發者、旅游經營者、旅游管理者應重視環保法制宣傳工作;另一方面,環保部門應協同旅游部門、旅游經營者等具體落實宣傳工作,如針對旅游者發放環保宣傳手冊、利用新媒體推送環保法制知識、在旅游景區舉辦有關環保法制知識的互動活動等來提高游客的環保法律意識等。
5 結論
為促進茶卡鹽湖旅游業健康、良性發展,茶卡鹽湖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生態旅游。茶卡鹽湖便利的交通、持續增加的旅游者、獨特的生態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多元化的旅游開發項目以及先進的制鹽工藝流程等都是其開展生態旅游的優勢,但隨著近幾年青海省經濟、茶卡鹽湖旅游業的發展及其知名度的上升,旅游者大幅度劇增,其在推動旅游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一系列問題,如旅游資源的破壞、管理混亂、基礎設施不完善、景區旅游體驗質量不高、監管力度不夠等制約了茶卡鹽湖的發展。針對其存在問題,剖析原因,提出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游,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公民的環保法律意識污染防治對策來改善其環境污染現狀,為茶卡鹽湖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甚至是青海旅游經濟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茶卡鹽湖[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C%B6%E5%8D%A1%E7%9B%90%E6%B9%96/2072000?fr=aladdin.
[2]中國經濟網.茶卡鹽湖青海工業旅游新看點[EB/OL].[2018-03-04].https://www.sohu.com/a/156337845_120702.
[3]撿人旅行.茶卡鹽湖:天空之境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EB/OL].[2017-10-23].https://www.sohu.com/a/199464680_374114.
[4]白夢,趙書虹.游客感知視角下生態型網紅景區可持續發展研究[J].旅游研究,2019.11(6):41~53.
[5]苗渭寧,羅生祥.鹽湖之濱綻放鹽雕奇葩第二屆“大美青海·魅力海西:2011茶卡鹽湖鹽雕藝術暨祭敖包民俗文化節”開幕[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1(3):65.
[6]杜華君.人類學閾網下茶卡鹽湖的工業開發與景區生產: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新時代縮影[J].青海社會科學,2018(1):71~78.
[7]何麗.青海茶卡鹽湖旅游業發展對甘肅工業旅游的啟示[J].經濟論壇,2018(3):25~29.
收稿日期:2020-01-06
作者簡介:肖慧(1983-),女,工程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廢水生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