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指出了玉溪市水土流失嚴重,直接影響到當地經濟發展與居民的正常生活,為解決當地水土流失問題,利用衛星監測玉溪市沙化現狀的數據,分析了當地沙地情況,發現玉溪市元江水系其河段水流急、干濕季節分明、河流挾帶泥沙,淤泥堆積,導致河床變寬等因素是當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進而提出了爭取專項資金、實施分類治理、多措施并舉以及研究區城沙化土地分布情況、多渠道整合現有項目、加強沙化土地監測等多種方法,采用這些方式處理土地水土流失后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能有效解決干濕季節分明、淤泥堆積對當地土質的影響。
關鍵詞:沙化土地現狀;防治措施;研究;玉溪市
中圖分類號:S7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4-0077-03
1 引言
我國為了實現中國夢,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城市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到城市發展,我國環境保護問題困難重重,自改革開放之后,一味地只顧經濟發展,環境受到工業污染的情況愈加嚴重,同時還有其它諸多因素影響著城市環境。以玉溪市為例,玉溪市在云南省內,存在水土流失問題,沙化問題存在良久,進行防沙、治沙工作時,需要引入現代技術,通過監測了解玉溪市沙化土地在每個時間段的情況,掌握詳盡的資料,這樣才能根據玉溪市環境特點,制定防沙、治沙政策。
2 玉溪市沙化土地現狀
玉溪市沙化監測面積34586.80hm2,其中:沙化土地面積2882.98hm2,占監測面積的8.34%;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1688.75hm2,占監測面積的4.88%;非沙化土地面積47965.13hm2,占86.78%,沙化土地面積統計如表1所示。
2.1 沙化土地按類型統計情況
玉溪市沙化土地總面積2882.98hm2。其中:流動沙地262.92hm2,占9.09%;半固定沙地98.55hm2,占3.41%;固定沙地299.85hm2,占10.40%;沙化耕地2222.66hm2,占77.10%。沙化土地按類型統計如表2所示。
2.2 沙化土地按沙化程度統計
玉溪市沙化土地總面積2882.98hm2。其中:輕度1945.38hm2,占總面積的67.48%;中度510.24hm2,占總面積的17.70%;重度66.89hm2,占總面積的2.32%;極重度360.47hm2,占總面積的12.50%。沙化土地按沙化程度統計如表3所示。
2.3 沙化土地按土地利用類型統計
玉溪市沙化土地面積2882.98hm2,其中:耕地2222.66hm2,占沙化土地面積的77.10%;林地302.21hm2,占10.48%;草地98.55hm2,占3.42%;未利用地259.56hm2,占9.00%。沙化土地利用類型統計如表4所示。
2.4 沙化土地按治理措施統計
玉溪市沙化土地面積2882.98hm2,其中有治理措施面積660.32hm2,無措施面積2222.66hm2。有治理措施沙化土地中:生物措施面積1.8hm2、封山(沙)育林治理措施面積3.17hm2、農藝措施面積87.43hm2、人工造林(喬、灌)面積214.11hm2、化學措施面積28.66hm2、其他措施面積320.26hm2、機械沙障面積4.89hm2。沙化土地按治理措施統計如表5所示。
2.5 沙化土地按治理程度統計
玉溪市沙化土地面積2882.98hm2,按治理程度統計:初步治理面積105.22hm2,中等治理面積293.18hm3,其它(沙化耕地不要求填治理程度)治理面積2484.58hm2,沙化土地按治理程度統計如表6所示。
3 玉溪沙化特點
玉溪市沙化監測范圍內沙化土地面積占比不大,占監測區面積的8.34%。沙化土地中沙化類型以沙化耕地為主占沙化面積的77.10%,沙化程度以輕度為主占沙化面積的67.48%,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占沙化土地面積的77.10%,沙化土地中有治理措施面積少僅占沙化土地面積的22.90%。
研究玉溪市土地沙化時,必須要在了解當地沙化土質分布的位置后,才能合理地開展其它工作,玉溪市的水系干流及支流周圍存在大量的沙湖土地,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玉溪市元江水系其河段水流急,干濕季節分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地的土質,易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2]。
除了以上因素,在研究中還發現玉溪市當地土質會因為河流挾帶泥沙,在淤泥堆積過程因為河床變寬等原因,出現水土流失,水蝕為主的沙化土地也是致使玉溪市出現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4 土地沙化的對策和建議
(1)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治沙是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目前玉溪市沒有防沙治沙專項資金,應積極向上級爭取防沙治沙專項資金。
(2)實施分類治理、多措施并舉。區域內導致沙化土地發展的原因主要是水蝕,雨季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采用沖蝕溝口修建谷坊、攔沙壩等工程措施攔截泥沙,坡面溝頭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理。治山與治沙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喬、灌、草相結合,盡早、盡快使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3)研究區域沙化土地分布在溫度較高地段,熱區經濟林木和經濟作物市場廣闊群眾積極性高。在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時與治理規劃緊密結合選擇條件適宜的沙化地塊適度發展經濟林木和經濟作物,使得沙化土地治理的同時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
(4)多渠道整合現有項目。整合區域內生態建設項目、引水灌溉項目、能源建設項目和河道整治項目等在沙化區域內實施,從而恢復植被、遏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的沉積、促進植物生長、減少人民對現有植被的破壞使沙化土地正向演變。
(5)加強沙化土地監測,定期監測,調查弄清沙化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加強防治技術研究,應用適用技術和模式。
5 結語
土地沙化治理工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期間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玉溪市開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期間,根據當地沙地情況,以及沙地動態變動信息,劃分玉溪市沙化土地按類型、土地沙化程度,劃分區域土地所屬類型,根據不同地域水土流失情況,積極開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實施分類治理、多措施并舉、研究區域沙化土地分布情況、多渠道整合現有項目、加強沙化土地監測,以上做法初見成效,但是仍有不合理之處,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需要根據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優化防治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光耀.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環境公平問題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8
[2]趙斌.呼倫貝爾市土地荒漠化與沙化消長變化及其防治對策[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7.
[3]張偉.三江源區土地荒漠化的時空模擬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4]張國禎.北京市沙化土地現狀評價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
[5]凌俠.寧夏河東沙地荒漠化態勢評價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
收稿日期:2020-02-14
作者簡介:余正才(1982-),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