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
摘要:會計信息將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如實反映出來,而通過對歷史信息和最新信息的對比,管理人員能夠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對問題進行解決。本文從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出發,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針對性探討了相關治理對策,希望能夠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推動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會計信息 失真 原因 對策
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企業經濟業務變得更加復雜,部分企業為了能夠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財務會計中存在舞弊行為,導致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其不僅會對投資方的決策造成誤導,也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引發惡性循環。對此,企業需要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進行分析,切實做好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治理工作,確保會計信息能夠將自身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如實反映出來。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會計信息主要是指通過財務報表、報告以及附注等形式,將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展示給投資者或者債權人的信息,其能夠為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必須切實保證真實性、完整性。會計信息失真則是指財務報告或者報表中體現的信息與原始會計憑證不相吻合,存在虛假信息,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信息流向失實和流量失實。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會計信息失真會影響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通常情況下,企業在制定戰略發展規劃的過程中,都會以會計信息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如果會計信息失真,將會引發管理層對單位生產經營狀況和市場發展情況的片面認知,導致決策失誤,極易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會計信息失真會引發企業利益受損。對于投資者,會計信息失真會導致其形成對經濟市場以及企業發展情況的錯誤認識,導致投資風險的增大,甚至可能引發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對于監管方,會計信息失真會影響其市場監督以及調控職能的發揮,無法根據真實的會計信息制定出有效的市場調控政策,容易對經濟市場整體發展形成阻礙。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人員素質不高
經濟新常態下,政府宏觀政策和會計準則不斷變化,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能夠很好地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對自身的專業素質進行強化。但是目前來看,不少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一味沿用傳統的工作模式,沒有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造成專業判斷偏離。信息化時代,會計電算化越發普及,而個別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相對偏低,缺乏對最新電子賬務核算技能的掌握,也不知道該遵循怎樣的財務政策,業務能力不足以適應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另外,部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迫于高層壓力,存在造假行為,或者為了自身利益做假賬,職業道德缺失,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
(二)法律法規不健全
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分析,在會計制度及法律法規的制定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相關制度沒有能夠就財會工作中的部分問題作出嚴格規定,模糊不清的條款無法為會計核算工作的清晰實施提供參考。而會計管理本身存在很強的專業性,稍有失誤就可能導致最終結果差距巨大。外部監督的不健全,使得部分執法部門在面對違法現象時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處罰力度小,在違法成本低于收益的情況下,企業會計造假導致資本市場暴雷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利益驅使問題
利益的驅動是會計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不少企業管理層一味注重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不惜違反法律法規,導致企業沒有能夠做到腳踏實地,為了能夠對賬面信息進行粉飾,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出現了“兩本賬”的現象,對投資者和政府監管部門形成了誤導。也有部分企業向上級管理部門以及投資者虛報經濟業務,賬目匯總的成本費用混亂,甚至存在賄賂審計部門的現象,導致了審計層面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提高人員素質
會計工作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必須由高素質專業化的人員開展和實施,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此,需要切實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講,一是在進行人員招聘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出發,適當提高招聘門檻,關注會計人員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同時也需要對其職業道德素質進行考核,對于能力達標但是職業道德欠缺的人員不能聘用;二是應該定期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促進其職業素養和專業理論知識的不斷提高,也應該做好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提高其職業道德水準,以免在工作中發生違法亂紀的現象;三是應該設置相應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做好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的考核,對于成績優秀的人員,予以物質和精神激勵,激發其自我提升的積極性。
(二)完善法律法規
一是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快相關財經法律法規的建設,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指導,借助法律的強制力來保證各項工作的實施效果;二是企業應該完善內控管理機制,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構建起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要求管理層能夠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責任進行區分,在出現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時,要求相應負責人承擔連帶責任;三是應該重點關注上市公司以及大中型企業,確保其能夠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如果發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應該做好嚴厲懲罰,起到警示作用;四是企業應該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做好監督審計工作,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來保證審計機構信譽良好,同時也需要對其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審計結果的及時公布;五是應該實施社會監督,有社會自律組織和個人對企業進行監督,發現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開展相應的審核工作,如果情況屬實,則可以給予舉報人一定報酬,提升其積極性。
(三)做好利益協調
一是應該強化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確保其能夠抵御利益的誘惑,維護會計報告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源頭上遏制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發生;二是應該通過有效的利益協調來盡可能機減少利益沖突。以委托代理為例,應該做好權限的合理分工,保證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引入項目經理制度,通過競爭的方式選擇合適人選,確保其能夠將自身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三是應該增強市場活力,積極引入優秀人才,配合相應的激勵機制,確保會計人員能夠獲得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企業面臨著新的發展環境,其財務管理問題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面對越發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企業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進行明確,采取有效的治理對策來實現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治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為投資者提供更加真實更加完善的會計信息,提升企業會計工作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韋國告.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2):30.
[2]邢萍.淺析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對策[J].納稅,2019,13(28):92-93.
[3]潘麗萍.淺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財富時代,2019(08):139.
[4]劉波.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217.
[5]孫文明.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8(35):35.
作者單位: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