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指南
摘要:目前多媒體制作軟件類課程改革利用“實踐+理論”的方式進行了中職院校教學創新探索,但是影視后期制作的課程教學效果與新課程改革要求有一定距離,如運用項目情境教學解決傳統課程理論大于實際的問題。以項目情境教學法在多媒體軟件類課程中進行影視后期處理(Premiere)教學創新為例,對影視后期處理課程的創新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項目情境教學法 多媒體軟件 Premier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69-02
影視后期處理(Premiere)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項目的情境教學手法,針對影視后期制作特征,結合課程教學改革目標,建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實訓課程,取得較好效果。
一、影視后期處理(Premiere)課程設置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日益發展,影視制作等相關產業受到國家大力扶持。影視制做主要包括前期準備、實際拍攝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就是將拍攝到的素材利用合成手段、三維動畫制作形成特技鏡頭,剪輯的工作包括影片和聲音的制作,要求后期制作人員熟練掌握編輯特效制作、非線性編輯、數字合成技術等相關技能。目前影視后期制作人才缺口較大,需求旺盛。院校在基礎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針對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應以市場化為導向,側重實際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1.影視后期制作課程重要性
隨著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影視作品成為大眾消費和休閑的主要方式。制作方和投資方對于影視后期制作的重視度逐漸提升。影視后期制作是利用實際拍攝素材,通過合成手段、三維動畫等將鏡頭加以剪輯,形成完整的影片。在進行制作的過程中,要運用到二維、三維等技術,以實際素材為加工處理的基礎,進行作品的二次創作。當前我國影視后期制作行業正處在上升時期,后期制作人員非常稀缺,優秀的后期制作技術人才為影視制作領域所重視。院校在開設專業過程中,對于影視后期制作的課程、教學手段等進行了大量創新,注重視頻獲取、剪輯、后期合成等實際技巧的教學。因為這是一門應用型較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改進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等方面,將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加以融合,培養出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以提升這一專業的就業率,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和薪酬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提供動力[1]。
2.影視后期制作教學任務
一是要將新技術和后期制作巧妙結合。學生要學會運用電腦技術,利用PC平臺、非線性編輯軟件Premiere和合成軟件等進行后期制作。二是在后期制作中強調藝術性與技術性的高度融合。教師要從藝術技術的角度,對現代數字動畫、影視非線性編輯和數字合成技術,強調藝術效果和技術的完美融合,提倡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雙重提升[2]。
二、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發展現狀
國內目前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不足,一是課程理論教學較多,實操較少,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不足。二是實訓內容以簡單案例為主,學生自我的設計理念創新實驗不足。在實驗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三是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相對的師資力量和設備力量不足,學生操作課時較少,實際教學過程中與企業合作較少。
通過階段性教學課程的設置,突出實際能力培訓,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提升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并配備一定的教師和實驗教師,推廣精品課程,實現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操作和小組協作,完成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的典型案例的學習,以案例教學帶動學生理解。從簡單到復雜的案例講解中,引導學生學會視頻的編輯和合成,在實踐環節中培養實際能力,配備先進的多媒體虛擬演播室和非線性編輯設備,引導學生在實際的制作和合成中強化課程學習效果[3]。
三、影視后期制作(Premiere)項目情境教學案例分析
以項目情境設置的方法在影視后期制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例進行分析,影視后期制作課堂上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Premiere軟件操作技能,因此采用項目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上的創新。
首先,教師進行任務的創建,設置素材制作項目。學生先期就項目進行預習,預先了解多媒體的發展概況、發展歷程。在情境式教學的預習階段,學生了解和掌握素材基礎編輯技能。
其次,在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先要進行編輯基本操作、剪輯素材和編輯基礎的相關內容講解,對于PREMA11的最新版本非線性編輯軟件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其應用特征。教學中教師主要講解了軟件的工作方式、特點、新增功能和工作環境。按照應用軟件的工作要求、影片編輯方式,以項目為主導,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剪輯數字視頻編輯,形成完整的數字影視作品;采用便攜式數字攝影機和磁帶錄像機獲取視頻素材,使用錄音設備獲取音頻素材;對數字圖形、視頻和音頻進行剪輯,在影視作品上創建字幕和動態字母效果;使用軟件制作文件,完成影視作品觀看最終效果。
第三,項目情境教學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的主題包括視頻特效,如扭曲、變形、模糊化和收縮等組接鏡頭等,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視頻編輯的基本操作。學生在進行視頻編輯時,要學習添加刪除軌道、標記素材、復制素材和移動素材鎖定、隱藏素材,并學會使用工具按鈕改變合成選項和真融合等相關操作。利用切換效果的平滑過渡性質,最終以不同格式的數字影視文件進行網上傳輸[4]。
第四,課程情景模擬企業的工作過程,將機房改造為影視公司,學生按照工作室的模式分組,由教師擔任項目總監,小組按照職場崗位進行分工協作,包括執行總監、創意總監、技術總監、市場總監、項目總監等,各個崗位協同合作討論實施任務,各工作室進行作品的展示,并聽取客戶的評價,引導各工作室根據客戶意見統一進行作品的修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通過展示點評作品,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作品評價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組進行學習項目的設計和完成,以項目為驅動,將工作任務應用在學習中,以項目的方式進行教學的組織和協調完成。學生在具體的完成任務過程中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并培養了職業素養[5]。
最后,影視后期制作理論學習后進行綜合實訓課程的設置時,通過組織學生到企業調研,邀請企業專家舉行教學研討會,并采取案例分析法、頭腦風暴法,教師對工作任務進行教學方法的分析,并組織學生討論。在課程實訓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影視后期制作崗位的具體要求。有針對性地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了解影視構圖、色彩、鏡頭與稿本、Premiere基礎入門,對于相關崗位有了充分認識,掌握了軟件的相關操作技能,為今后快速進入實際的影視后期制作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四、項目情境教學的創新點分析
首先,教學中對于新建項目的情境設置采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具體操作步驟為:選擇文件夾中的新建位置和輸入項目名稱,雙擊項目面板中的視頻素阿材拖至時間線面板,視頻、軌道中使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后續幾個素材的托取。在節目監視器窗口中預覽該視頻并進行組合。視頻編輯階段,教師要求學生要進行編輯基本操作,進行素材的剪切和編輯基礎的學習。主要內容是創建了編輯基本操作和編輯基礎的情境應用課本和視頻結合的方法。此時教師對學生進行素材導入的提問,要求學生注重視頻簡單剪輯的課程內容。
其次,項目情境設計思路是建立在工作過程為主導的影視技術行業的崗位工作要求而進行教學的,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做好影視技術、剪輯和特效制作的相關課程內容的學習。通過對影視技術行業的崗位群的設置,學生充分了解崗位工作任務,教師輔助職業能力分析,讓學生對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有了充分的認識,培養了課程學習目標;同時在制作過程中制作出來的視頻作品,如宣傳片、電子相冊等經過上網傳送之后,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受到人們的喜愛,可關注用以設定課程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學生掌握理解了視頻剪輯理論、合成基本概念,掌握視頻剪輯方法,充分掌握使用影視編輯軟件進行視頻編輯的方法,熟練掌握音頻處理軟件和特效制作軟件,以及音頻綜合合成的方法,在技能目標上能夠熟練使用影視編輯軟件,運用視頻轉場特效和視頻濾鏡的簡單制作字幕,能熟練運用特效制作軟件進行基礎動畫運作,并制作攝像機的運動效果,以及高級視頻效果等等。了解如何進行構圖、色彩協調和鏡頭語言的表達等。
最后,通過情境項目目標設置,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意識,養成認真細致的工作習慣。學生開始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提升了影視視頻的鑒賞能力,并樹立了為工作單位服務和敬業精神。學生更加了解工作崗位,培養了職業素養,為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幫助。
五、結語
基于工作過程進行影視后期制作(Premiere)綜合實訓課程的改革,采用項目情境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在項目完成后學生不僅掌握了專業技能,而且對于實踐的工作能力也有所提升,幫助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為其今后快速進入市場成為合格的技術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玉嬌.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中Adobe Premiere6.0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9):57.
[2]李靜,曹衛兵.非線性編輯軟件在影視后期合成制作中的應用[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11):176.
[3]段永平,楊再祥.高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科學時代,2012(9).
[4]董倩雯.淺談影視作品后期制作與處理[J].大眾文藝,2012(11):172.
[5]宋雅麗.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Premiere課程教學實踐模式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6):115-116.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