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要:當今社會,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密切,在經濟體系、政治制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交流更為頻繁,全球化趨勢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旋律。在《共產黨宣言》的闡述里包含著豐富的全球化思想,主要集中表現在經濟發展全球化、政治發展全球化、文化交流全球化、社會問題全球化和生態問題全球化上。研讀這一經典著作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代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全球化思想 發展
中圖分類號:F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226-02
透過歲月的風塵,只有永恒精神的事物才能在歲月長河中經久不衰。170多年前,蘊含真理的馬克思主義隨著《共產黨宣言》的問世而誕生,《共產黨宣言》也因其深遠影響成為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經典著作。馬克思恩格斯筆下的全球化思想對社會發展遇到的種種難題作出了早期預測和判斷,在新時代,這些思想仍然為應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性問題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共產黨宣言》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共產黨宣言》原文中雖沒有明確寫明“全球化”一詞,但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使用了“世界市場”“全球”等字眼,進而對全球化現象、進程做了全面闡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
(一)全球化形成的歷史條件
《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從這些論斷中可以得出,地理大發現對于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有著不可泯滅的重要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作出高度評價,對它在開辟新市場領域,促進商品種類、數目增加等現象的出現進行了論證。由此可知,地理大發現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是促使全球化得以形成的歷史條件。
(二)全球化出現的歷史機遇
《共產黨宣言》強調:“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資產階級通過各種手段“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全球化正是在世界市場逐步形成的歷史機遇下應運而生的。
(三)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基礎
從《共產黨宣言》中可看出,市場在不斷擴大,商品需求亦在逐漸增加,“現代大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的擴展。同時,隨著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擴展,資產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大工業的快速發展為全球化進程奠定了重要基礎。
(四)科技進步推動了全球化進程
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中提到,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新時期的文明體系里包括了一切民族乃至最野蠻民族的文明,這離不開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和交通工具的便利。同時,隨著化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工業改革、農業生產等都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各種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相繼出現,如輪船、鐵路、電報等,以此為手段,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聯系往來更為便利,世界市場逐漸拓寬并被建立起來,這些都充分印證了在推進全球化進程中,科技進步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共產黨宣言》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內涵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全球化”的本質和后果的深刻揭示,正是當今世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內全球化的真實寫照。
(一)經濟發展全球化思想
1.市場全球化
新航路的逐步開拓和航運技術的日益成熟,使得各地之間的商業貿易往來日益緊密;科技的進步,工業革命的爆發,商品生產數量與日俱增,建立起真正的世界市場。
2.生產全球化
資本家為了獲得高額收益,需不斷尋求生產要素,擴大其生產能力,促使國際分工逐漸產生。在此基礎上,工業生產原料來自全球各地區,同時,傳統的民族工業已逐步被取代,跨國公司也隨之出現,滿足資本的生產需求。
3.經濟危機全球化
資本本身的逐利性,致使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不斷剝削工人,工人的勞動與付出得不到回報,貧富差距擴大,生產和消費的矛盾逐漸加劇,經濟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爆發。
(二)政治發展全球化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經濟全球化對政治全球化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隨之而來的就是政治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通過采取殖民掠奪、商品經濟貿易往來等手段拓寬世界市場,原本封閉的社會形態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為降低風險、促進自身經濟發展而參與其中,由此,生產資料集中,財產掌握到少數人手里,這勢必會導致政治的集中。政治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相輔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當今局勢下,歐盟等國際組織在推進政治一體化的進程中,增進交流聯系,以此更精準、全面地處理多種矛盾沖突,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三)文化交流全球化思想
民族文化的發展繁榮與經濟體系、政治制度的完善推進是密不可分的。《共產黨宣言》中也論述了隨著全球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推進,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也必然受到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助推影響。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各民族文化在平等交流對話中,相互借鑒,揚長避短,充分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豐富本民族文化內容,創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在此過程中培育民族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意識和本領。文化多樣性經過選擇,具有獨特性的民族文化也會在其他國家、地區得到運用與傳承。
(四)社會問題全球化思想
在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體系形成的基礎上,各國之間在貿易往來、政治對話、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聯系日益密切,與此同時,也形成了社會問題的國際化。由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技術的不斷改進,工人的體力要求不再是勞動工作的前提條件,促使人們所從事的簡單重復性工作逐漸被機器所取代,社會分工趨于細致化,因此,工人與機器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一方面,機器的作用突顯,可獨立完成工作任務,機器對人的依賴度大大降低。工廠普通勞動力條件放寬,婦女、兒童都參與其中,但工人工資卻越來越低。另一方面,工人在勞動實踐中對機器的依賴感增強。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下,工人生活境況愈發窘迫,收入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社會矛盾逐漸加劇。
(五)生態問題全球化思想
《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會帶來巨大物質財富進行了充分肯定,但隨著資本的不斷擴張和市場交易范圍的擴大,隨之也導致了貧困人口的增加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原有的自然經濟狀態受到了挑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被打破。除此之外,隨著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國家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利益損失,被迫選擇低價出賣本國的生產原料和土地,以吸引資本投資,也會導致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影響可持續發展進程。
三、《共產黨宣言》全球化思想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全球化思想內涵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闡釋,它所揭示的方法論對處理新形勢下世界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仍然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客觀分析全球化經濟局勢
全球化時代背景下,資本肆意擴張,全球性問題層出不窮,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全面挑戰。一方面,全球化在本質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是不公平的全球化,在日益推進拓展中,廣大發展中國家仍遭受著發達國家的威脅。另一方面,要辯證地看待與思考全球化的發展方向,沉著應對,抓住趨勢。發展中國家應積極參與全球化,客觀冷靜分析當前世界大局勢,充分利用世界市場,綜合衡量利弊,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審時度勢,促進經濟發展。我國在多年實踐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全球化浪潮中全面客觀地分析全球局勢,在競爭中謀求生存與發展。
(二)協調國際合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國渴望構建和平穩定的國際政治環境,但當前霸權主義、冷戰思維、國際恐怖主義等思想觀念仍然存在,強權政治下,局部戰爭、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事件仍然存在,極大地阻礙了世界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為了營造和諧安定的國際政治氛圍,習近平主席適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呼吁各方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在平等的基礎上深化多邊對話交流,不斷開創合作領域的嶄新局面,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三)主動學習交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各國具備主動的學習性十分重要。當前,全球文化正處于大交流、大融合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應提高自我鑒別的能力,增強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感,保持其穩定性、持久性。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發揮所長,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文化全球化,彌補缺陷,提升自身文化軟實力,樹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當前,我們要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在文化交流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安全。
(四)化解管控矛盾,促進全球穩定發展
新世紀,國際秩序面臨大轉型時期,全球化發展出現一系列新問題,資本主義體系弊端不斷顯現,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發展的貢獻率逐漸提升。中國在穩定全球發展大業中,不斷貢獻中國方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在國際上提升了中國的大國形象和地位。因此,在當今經濟、政治等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要對資本主義制度所表現出的弊端保持清醒的認識,堅定地走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五)研判生態問題,構建生態文明體制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生態問題已不是一國面對的問題,而是成為全球公共治理的問題,這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構建生態文明體制,攜手推動全球治理。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因此,中國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上作出重大貢獻,同時,世界各國更需要消除隔閡,意識到生態問題的嚴峻性,承擔全球治理的重大職責,深入推進全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營造綠色、健康的人類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謐.《共產黨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及其新時代價值[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9(3):30-35.
[3]王新穎.《共產黨宣言》中全球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學理論,2018(9):52-54.
[4]趙馨姝,李傳兵.《共產黨宣言》的全球化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J].理論月刊,2018(11):12-1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