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春
摘? ? 要:土地資源畢竟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城市建設用一寸土地,農用土地就會少一寸耕地。可以說城市發展已經成為耕地面積減少最主要的原因。城市經濟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土地,而這會占用大量的耕地,這已經成為當代難以調和的社會矛盾。對此本文將深入分析城市規劃在耕地保護中的思路和想法。一定要改變過去的理念,要制定更合乎常規、合理的規劃方案。這樣才能夠減少對耕地的占用與影響。制定直接、有效的策略,協調人地矛盾問題。
關鍵詞:城市規劃;耕地保護;影響
1? 前言
面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如今我國陷入了很矛盾的時代問題,那就是耕地資源越來越少。耕地面積的減少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糧食的戰略儲備,眾所周知,雖然我國自產糧能夠滿足國民90%以上的需求,但如果耕地面積的進一步減少,勢必會讓我國的糧食安全變得岌岌可危。對此有必要做好耕地問題研究。從研究資料中可以看到,城市規劃是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主因。比如城市交通系統規劃、城市面積擴大,都會惡化我國的耕地資源問題。為了減少影響,保障糧食安全,就需要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保護策略。
2? 我國耕地使用狀況
有資料顯示,我國從1998年到2018年,城市建設用地總共占用了過去耕地114.3萬公頃,為建設總用量的31.2%,這使得我國耕地總面積減少了越6.1%。此外我國交通系統建設中,同樣有占用大量耕地,約為184.5萬公頃,這進一步縮減了我國的耕地面積,導致我國耕地面積又減少了11%。另外各種大型區域的基層設施,農村住房建設也有紛紛占用各種各樣的耕地。以上問題導致我國在20年內耕地縮減了越26.1%。該問題并沒有停止的勢頭,也就是說我國耕地面積變得越來越嚴峻。
從網絡數據可以看到,僅僅是2015年我國減少的耕地面積就有足足6.6萬公頃,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并不能明白其問題和嚴重程度,這里用對比的方式得知,6.6萬公頃=一個產量大縣。我國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勢必會威脅到國家安全[1]。
面對經濟利益的驅使,如今很多城市都在占用各種各樣的耕地。這些耕地占用以后,要么被挖土,要么被蓋樓,總之不論是用什么方式,都會破壞到原有結構。即便10年、20年以后這些城市占地被歸還,土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種植糧食,影響了土地的性能和質量。
3? 城市規劃對耕地保護的影響
3.1? 減少耕地數量
從前文可以知道的是,我國近些年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大部分都被轉化為城市建設。城市規模的不斷壯大,反作用給經濟發展[2]。雖然我國有出臺很多耕地保護政策與法律。但是從最后的統計數據來看,雖然出臺政策以后,耕地減少速度有下降,但耕地總體數量仍舊在不斷降低。可以得知的是,從理論層次來看,城市規劃政策能夠保護耕地,減少耕地的減少速度,但目前沒有治本解決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很多城市之所以能夠發展經濟,靠的就是占用大量耕地,發展建筑業創造泡沫經濟,所以才無法有效完成耕地的保護工作。
3.2? 耕地質量變差
當前城市規劃中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城市往往會將大量土地用于建設城市,而只有那些不適合建設城市的劣質土地才會用于耕作農作物。這種錯誤不科學的土地資源分配方法,勢必會降低糧食產量,無法保障耕地質量。結果就是糧食產量持續性降低與減產。雖然很多產量地區近些年的產量有開始上升,但是這種上升幅度并不快。有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優質耕地的數量與發達地區的比為,每公頃耕地中,我國優質耕地和發達地區耕地為0.47比0.79。如此懸殊的對比,令人非常震驚。在大量優質耕地被用在城市建設以后,勢必會持續性減少耕地數量、耕地產量。
4? 城市規劃保護耕地方法
4.1? 宏觀調控總量
為保護耕地,就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宏觀指導作用,通過并村、撤村建鎮、空閑宅基地置換、復墾等一系列的方法重新規劃布局農村結構,集中建設居民區,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減少耕地占用情況,推動新農村發展。在農村規劃中,一定要滲透城市規劃理念,保障每一寸耕地都能夠得到充分使用。要貫徹我國的一戶一宅政策,打擊各種隨意亂用耕地情況。如果有農戶有許多宅基地,那么政府就有必要用有償收購的方法回收土地,擴大農村耕地面積。也就是說用集約用地的方法合理規劃與調整,這是擴大耕地面積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4.2? 調整居住用地
以中觀角度來看,在調整用地過程中,有必要加強農村土地建設和治理,做好農村建筑用地優化與調整工作。明確村莊與鄉鎮的類型、地位。永久保留類村莊的土地利用和規劃范圍需要優先確定農田保護區,做好彈性控制區設計與規劃,明確表示保護面積、保護要求。舊村莊要做好內部用地結構的調整,使用閑置用地建設住房,騰出多余區域作為耕地。要模糊村民小組界限。使用集中方法擴建耕地面積。居民區的內部布局尤其要主要爹就是功能分區的優化。要平等對待公用設施、道路用地、農戶宅基地。要做好謹慎規劃,根據村鎮的中期、近期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情況編制和確定規模,保障規劃合理性。
4.3? 農村住宅優化設計
考慮到當前農村地區土地使用情況問題,尤其是實際用地遠超批準用地情況,一定要有嚴格的約束條件、約束方法。要加以控制曬場、庭院、附房問題。要優化設計農村地區住宅,減少農戶的用地面積,合理使用土地資源。
4.4? 大力改進城市規劃制度
為了更好的體現對城市規劃重視度,有效完成土地規劃工作,調整耕地比例,為人們創造舒適生活環境的同時,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就需要改良規劃制度。首先要有限處理的就是限制城市的建筑總面積。有資料顯示,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出現大量爛尾樓,該現象十分嚴重、影響巨大。爛尾樓不僅浪費經濟,同時占用大量土地。所有地方規劃部門一定要采用強制性措施處理這些爛尾樓。城市規劃管理中要做好開放商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加強管理、加強規劃。以專家決策、科學論證、長遠發展眼光作為前提,規劃城市結構、空間結構、經濟結構。規劃中不可以各自為政,而是要綜合考慮,以鄉鎮作為基礎單位。規劃土地資源的時候,合理分配住宅空間和農田空間比例。長時間沒有用于建設用地的土地,根據情況實施退耕復墾政策。要有序、科學的調整住宅用地,做好城鄉規劃發展。從上級到下級,層層遞進,保障城市規劃可行性、合理性,推動和發布相關法律條文和指導書,為我國的耕地規劃提供思路。
4.5? 完善土地管理方法
政府作為社會的領導者、管理者、服務者,一定要提高土地管理力度,改善管理土地方法。所有的土地行為都要受到城市規劃以及公眾監督、制約。如果改變土地的用途,在土地上建設建筑物,需要先評價該行為帶來的環境影響。對于違反城市規劃規定和土地利用規則的,要嚴格懲罰。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監督體系,做好土地規劃管理。在動態管理中,完善管理政策、管理方式。將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保護土地資源整合到一起,建立公眾參與機制,讓所有群眾都能夠擁有土地使用監督權、參與權、知情權。以此為基礎按照市場化條趨勢,管理和經營土地設施。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基礎上,探索多樣化土地資源使用方法,讓民眾能夠公平參與其中,完成土地規劃、土地管理。
5? 結語
面對社會的發展,為了推動文明的進步,就需要協調耕地保護與城市發展追求,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建設與規劃城市的時候,要合理使用、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用地制度。這樣才能夠保護耕地,推動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 滕曉波,周長武.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完善節約集約用地機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5):69~72.
[2] 黃忠.邁向均衡:我國耕地保護制度完善研究[J].學術界,2020(2):122~135.
[3] 方捷.城鎮化建設中土地規劃利用問題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