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是為我國發展提供人才的重要輸出地,但是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較大的難度。有學者指出,激勵管理模式是開展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激勵管理模式主要以激勵原理為指導,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激勵途徑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動意識,促進學生積極配合教師開展管理工作,實現高職院校地有效管理。本文主要針對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析。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在校狀況,接著提出推動激勵原理應用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激勵原理;班級管理;方法對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在我國的普遍應用,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育管理工作愈加重要。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性格相對叛逆,他們的思想理念和價值目標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對他們開展管理工作也更加困難。高職院校在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勇于創新,運用激勵原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路徑。
一、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在校狀況
1.學習熱情不高,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習學習熱情和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能力上與普通本科院校地學生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他們對待學習缺乏一定的熱情,并且也不了解該怎么去學習,如何學習是有效的,對待學習方法缺乏認知。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智力水平相當的學生相比,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產生巨大的差異,長此以往,他們才會失去對學習的信心,最終影響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效果。
2.缺乏自信心
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信心相對不足,他們常常會拿自己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導致他們的內心存在的自卑感,常常否定自己。并且在日常的校園學習生活中,他們經常經受不住教師的批評,對自身缺乏正確的認知。
3.沉迷于網絡
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校園生活不像高中那么緊張,學習上的壓力也相對減輕,他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因此在互聯網的普遍應用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甚至出現有的同學將游戲作為校園生活主要部分的現象,他們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同時也可能受到網絡中不良文化因素的影響,這加大了學校管理的難度。
二、推動激勵原理應用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對策
將激勵原理運用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開展。那么該如何將激勵原理應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呢,以下是幾點對策:
1.實行榜樣激勵 引導學生向好發展
設立榜樣是激勵學生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榜樣有許多種,例如樂于助人的榜樣、無私奉獻的榜樣、堅持奮斗的榜樣等等。這些榜樣都值得學生學習,并且對學生的思想精神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充滿激情和實現自我的時期,學校對他們的管理應該與時俱進,實行榜樣激勵引導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在具體落實到班級過程中,可以在學生中尋找優秀的學生代表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這些優秀的學生代表與高職院校的學生密切聯系,沒有遙遠的距離感,這樣學生就容易產生強烈的斗志,向好看齊,不斷奮發圖強,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2.引導學生設定目標激勵自我
目標激勵就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內選定一個難度合適的目標作為這一階段的任務,并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實行目標激勵方式,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時期設定目標,讓學生先設一個小目標,在小目標完成之后再引導學生去完成更大的目標,循序漸進,推動學生不斷地發展。例如:四級英語考試,六級英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等。學生在擁有明確目標的前提下,也會擁有發展方向,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他們在高職院校內的日常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充實。
3.運用獎懲制度激勵學生
在推動激勵原理應用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實行獎懲制度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高職院校可以運用獎勵或處分的方式,對在校園內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學習態度惡劣違背校園制度的學生則實行懲罰。這樣獎懲鮮明的對比制度,可以激勵學生遵守校園規范,努力學習,最終獲得進步。另外,教師也要注重獎懲的方式。第一,獎勵方面。在物質上可以對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頒發獎學金,在精神上則可以為他們頒發獎狀、證書等。最好做到二者兼顧,給予學生更大的鼓勵和自信心。第二,懲罰方面。在懲罰學生方面,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狀況,根據學生的犯錯程度進行處罰,對待犯錯較輕的學生可以運用批評教育的方式,對待嚴重犯錯的學生運用處分方法,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強化對錯誤的認識,避免在今后的生活中再范此類錯誤。教師應也要注重獎懲的公平性,做到獎懲分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4.舉辦校園競賽激勵學生
每個人都存在一定的勝負欲。在高職院校的校園管理工作中,為了激勵原理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多種類型的校園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而讓學生的進取意識和動手能力在比賽中能夠獲得提高。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他們在比賽中通過與對手的競爭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在壓力的驅動下,進行學習探究,可以促使學生獲得進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并且在比賽中可以提高團隊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高職院校可以為學生定期舉辦主持人大賽,英語演講比賽,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各種與專業知識技能相關的比賽,通過比賽競爭的形式激勵學生,推動學生管理工作在競賽的形式下取得成效。
結語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范圍較廣難度較大,學校應該積極推動激勵原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幫助學生在學習方面、心理方面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雷鳳城.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路徑淺述[J].中外企業家,2020(11):160.
[2]張釗.基于激勵原理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福建質量管理,2016(05):20.
[3]孫曉霞.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與探討[J].商,2015(47):109+44.
[4]姜華木,郭沁榮,宋新新.激勵理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意義與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09):224-225.
作者簡介:
李大川(1992年-),男,漢,陜西渭南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