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摘 ?要:語文是小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需要教師重點進行教學策略探究的學科。在現代化的素質教育中,人們不再僅僅關注學生語文知識的獲得,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和語文素養的培養。閱讀教學作為學生語文知識學習和相應語文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如何實施科學有序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成為了當前廣大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有效閱讀,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對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梢哉f閱讀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以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對閱讀教學并不上心,教學方式的落后,更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提高,以及語文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改發展,迎合課程改革的潮流,文章將從教學方式的優化創新角度,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一、借助先進教育技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與現代媒體的飛速進步,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F如今已經有不少中小學逐漸構建完善智慧化網絡課堂,運用網絡與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學科教學的常態。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將靜態的課文內容以動態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進行觀看,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積極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搜集互聯網中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搜集有關圓明園毀滅后的圖片、視頻,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學生找一些有關圓明園的復原圖等,制作成課件并搭配以相應的音樂。在教學的開始,讓學生進行形象地觀看,帶領學生感受在列強毀滅圓明園之前,這一皇家園林是多么的壯美,而毀滅后的圓明園又是如何形象地展現列強的惡行。通過對比觀看,激發起學生的愛國情感,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此時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探究欲望高漲,教師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也能更加高效開展。
二、組織群文閱讀活動,鍛煉學生閱讀效率
群文閱讀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閱讀多篇相關文章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方式。群文閱讀最顯著的特點是以多篇文章為閱讀形式,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思維更豐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科學有序的群文閱讀活動開展,讓學生閱讀多篇文章,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開展《牛郎織女》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單元教學為出發點,讓學生在具體學習前觀看單元目錄,進而總結出這一單元是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閱讀學習。接著教師就可以以“民間故事”為主題,引導學生多篇文本進行一同閱讀學習,而除了單元中所設置的故事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帶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讓學生連同教材文本進行豐富的閱讀活動。在學生閱讀完成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文本講述的內容進行總結表述,提煉其中心思想。通過這一方式豐富學生的閱讀學習,同時讓學生在互相的交流探討中,促使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相應的鍛煉。
三、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提升學生閱讀效益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閱讀是知識的輸入,那么寫作就是知識的輸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實施,讓學生將閱讀的收益應用在寫作上,同時以寫作的鍛煉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益,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對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開展《松鼠》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地分析文本的寫作方式,以及其中作者對于松鼠的特征描寫,同桌或小組探討其寫作的特點。在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就可以以其他的動物為主題,像鯨魚、貓、狗等,讓學生仿照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相應的寫作鍛煉。以寫作為引導,讓學生在課下閱讀和主題有關的優秀文本,記錄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并創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通過這一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作為當前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當積極優化自身教育學觀念,清醒認識閱讀教學的地位,重視閱讀教學方式方法的優化和創新。通過學習與實踐,來切實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黃琍平. 關于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有效探討[J]. 中華辭賦,2019(02):40.
[2]陳海軍.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探析[J]. 才智,2017(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