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在體育課程制訂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堂學習中以健康為中心。體育中的健康教育是目前在教學過程中缺失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未來讓學生開展體育學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初中階段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體育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提高自身素質,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關鍵詞:新課改;健康課堂;體育與健康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對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教師要逐漸在教學過程中對體育與健康教學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屢見不鮮,每一次改革都是為了讓相關課程的教學意義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讓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能夠實時更新,以生為本,以健康為目標是每一個人所期望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堅持健康第一這一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的安全。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接觸到的體育運動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在此時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更應該讓學生盡快地彌補之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能夠有安全意識,有健康意識,重視體育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一、立足學生體質,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
每一個階段,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初中階段體育健康課堂上,面對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學生更應該思考此時何種教育才是最適合他們的,他們最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所以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體質,制訂出他們最適合的教學模式,分析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實現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例如,在學習前拋實心球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就發現班級里有一些學生,尤其是女學生在體力方面明顯不足,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胳膊酸痛。在發現這一問題以后制訂課堂計劃時我更愿意讓學生先從基礎入手,掌握前拋實心球的技巧,然后在課堂運動過程中,根據他們自身的實力循序漸進地展開相應的練習,避免高強度的練習給學生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保證學生在體育參與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安全地完成相應的練習,不會給自己造成傷害。
二、重視理論教學,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上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仍然相對偏重于體育,讓學生通過運動完成相應的課程目標。但是,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上,教師需要展開教學的并不只是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更需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理論知識尤其是在一些體育運動過程中應該如何實現自我保護,了解體育的發展歷史,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如何調節情緒。這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往往是被教師們所忽視的,但是在如今的體育與健康課堂上,教師應該實現教授學生這種基礎知識,充分讓學生接觸此類知識,完善此類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體育鍛煉和社會適應”這一部分內容時,該部分主要是向學生講述一些基本的體育運動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此類內容往往是忽略不計的。在新課改出臺的背景下,我將課堂教學轉向為理論與實踐并重,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習,了解我國目前存在怎樣的體育運動方式,各種運動又是如何進行的,體育運動能夠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怎樣的好處。在這種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加重視體育,更加重視身體健康,能夠尋找到更加合適的情緒宣泄方法,從而實現個人的健康成長,讓體育與健康課堂可以教授學生更多的知識。在很多學科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都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體育課堂與傳統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更能夠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果此時再配備一些其他的教學工具,如多媒體視頻等,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會明顯提高。
三、興趣引領教學,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在哪一門學科的學習上這都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在體育與健康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為了能夠讓活動的選擇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投票或者是課堂表述意見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意見,然后根據學生的意見選擇呼聲最高的運動項目或者是教學內容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因為課堂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所以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會明顯提升,在參與活動或者是學習過程中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根據教學目錄對他們最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進行排序,然后展開相應的體育訓練。在課堂意見提出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體操教學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他們被一些運動員優美的體操動作所吸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先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運動員參加體操比賽的視頻,然后實際教授學生一些體操動作讓學生跟隨進行模仿,從而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總之,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與小學階段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此時學生面臨著青春期,心理狀態不穩定,情緒的波動明顯。所以,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上更應該時時注意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學生的特征出發,制定最適合的教學模式,讓體育與健康課堂能夠發揮其最理想的效用。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