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青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教育模式的不斷變革,在未來必將使得教學模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此主要圍繞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之后收獲的價值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為以后中高等數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老師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提高對數學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愛上數學、享受數學,而不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用一種更加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他們將知識用一種更為簡單的方式消化吸收,以此幫助老師加快教學進程,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意義重大
1.提高學生的小學數學水平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進行講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更加喜愛數學,以便他們可以收獲到更多的知識。此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溝通、自己主動鉆研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充分展現出學生吸取知識的整個過程,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受益許多,還有助于老師講課的順利進行。
2.增強同學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更加高效,成果更加明顯,但是人們普遍認為,數學是一門十分枯燥、沒有樂趣的學科,因此,大多數人不喜歡學習數學,數學因為其本身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學方式枯燥無味,這些原因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差,教師的教學工作的實施很難進行。因此,教師在講課時,特別是教師在進行講課時,應當重點關注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程度,努力使學生愛上數學,愉快高效地度過每一節數學課。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愛程度,運用短視頻的形式使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轉變為一種更加簡單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以此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式
1.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學模型,與生活相結合
首先教師應當教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幫助學生利用數學建模更好地理解知識。《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規定: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要求每位老師要適當地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與生活實際相吻合,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可見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平時講課的時候,應當積極尋找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轉變為生活中的趣事,以此促進學生更加準確地看待問題,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生活作為數學教學背景,不能讓學生單純地認為應付考試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而應該讓他們知道數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
2.適當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同學們創新意識的形成
小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采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來加快教學的進程,推動教學變革、教學方法的創新。利用此種方式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小學數學課堂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知識轉化為游戲視頻的模式,以此增加同學們的新鮮感,有效地提高同學們學習的效率。
3.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把復雜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變為直觀可以理解的信息,以此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在進行100以內四則運算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電腦播放相關知識的動畫視頻,給學生出趣味問題,智力測試等活動,激發他們的思維。這種教學模式避免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起尷尬,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輕松地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我國科技水平穩步上升,在多數學校學科的教育中,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達到了十分優秀的效果,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許多益處。在小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進度可以輕松完成,并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在進行講課的時候,教師應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的技巧,找到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最佳方式,使信息技術完全融合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羅志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J].學周刊,2013(6).
[2]代振業.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
編輯 段麗君